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609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00
一种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用于连接位于上方的第一工程界面和位于下方的第二工程界面,包括钢绞线束以及被钢绞线束贯穿的支护件;钢绞线束的上端与第一工程界面锚固;支护件由若干节钢管桩接驳而成;其中,底节钢管桩通过第一锚杆固定于第二工程界面,底节钢管桩的内部设置有内部件,钢绞线的底端与内部件相连接,底节钢管桩的侧壁开设有用于锚固钢绞线束的操作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的安装更为容易,降低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且具有提高施工工效的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主梁悬臂施工时,会设置将主梁与塔柱临时固结的措施装置以抵抗施工过程中的不平衡弯矩和纵、横向水平力,待主梁合龙后再拆除临时锚固。临时锚固中用于抵抗不平衡弯矩的为竖向临时锚固,当主梁悬臂施工中产生不平衡弯矩时,通过竖向临时锚固的一侧受拉,其另一侧受压以起到抵抗作用,其中受拉结构通常采用钢绞线束。
[0003]而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的竖向临时锚固结构由于高度高、受力大,通常需要采用多组钢绞线束束作为受拉结构,钢绞线束的下端锚固设于承台上,其上端则锚固于主梁或钢管桩顶部。由于临时锚固设置存在时间长,为避免施工过程中焊接作业焊渣掉落烧伤钢绞线束,或者机械碰撞对钢绞线束造成损伤,钢绞线束需要进行外包保护,通常保护方式是将钢绞线束设置在钢管桩内部。
[0004]即在承台施工时将钢绞线束底端预埋锚固于承台之中,当钢管桩接高时,将钢绞线束从下向上穿过钢管桩,由于钢绞线束较长且为柔性结构,并且钢管桩需要数次进行接高,施工时间长,钢绞线束的穿管操作实现较为不方便,且施工过程容易造成钢绞线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使得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的安装更为容易,降低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且具有提高施工工效的作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用于连接位于上方的第一工程界面和位于下方的第二工程界面,包括钢绞线束以及被所述钢绞线束贯穿的支护件;所述钢绞线束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工程界面锚固;所述支护件由若干节钢管桩接驳而成;其中,所述底节钢管桩通过第一锚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工程界面,所述底节钢管桩的内部设置有内部件,所述钢绞线的底端与所述内部件相连接,所述底节钢管桩的侧壁开设有用于锚固所述钢绞线束的操作孔。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部件包括有周缘与所述底节钢管桩内侧壁无缝连接的内封板,所述内封板开设有多个供所述钢绞线束穿过的线孔。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封板与所述底节钢管桩的内壁侧之间设置有若干起到加固作用的加劲板。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封板的上端面设有多根竖直设置的隔离管道,所述隔离管道与所述线孔之间一一相对应设置,所述隔离管道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包围所述线孔在垂直方向的投影。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封板的上端面浇筑成型有砼体,所述砼体的高度不大于所述隔离管道的高度。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部件还包括与所述内封板底端相抵接的锚梁,所述锚梁在垂直方向的投影与多个所述线孔在垂直方向的投影之间相重合设置。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梁的两端分别从底节所述钢管桩的外侧壁延出,所述锚梁的轴线方向与底节所述钢管桩的轴线方向之间相垂直设置。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锚杆的上方竖直连接有第二锚杆,所述第一锚杆和所述第二锚杆同轴连接,所述第二锚杆的上端锚固于所述锚梁的延出段。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绞线束的数量至少设为两组。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护件的顶节钢管桩的上方设置有桩帽,所述桩帽开设有若干供所述钢绞线束穿过的穿孔;所述桩帽和第一工程界面之间设置有垫块。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孔位于所述内封板的下方设置,所述操作孔与所述内封板两者在同一垂直方向相切设置。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申请通过在底节钢管桩的内部安装内部件,并在底节钢管桩上开设操作孔,将钢绞线束底端由预埋于第二工程界面之中转换至锚固于底节钢管桩之上,无需在第二工程界面施工过程中即锚固钢绞线束,降低钢绞线束在施工过程中所带来的干扰,便于施工人员进行临时锚固结构的施工,起到提升施工工效的作用;
[0020]2.本申请通过将第二锚杆的上端锚固于锚梁的延出段之中,使得底节钢管桩、第二工程界面和锚梁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使得临时锚固结构更为稳固可靠;同时,将锚梁所承受的荷载转移至第二工程界面之中,提升了锚梁的抗压能力;
[0021]3.本申请在支护件施工完成之后,将钢绞线束的一端从主梁垂直下放至底节钢管桩之中,施工人员通过操作孔即可将钢绞线束锚固于内部件上,对钢绞线束的安装便捷;同时,由于钢绞线束贯穿于支护件的内部,使得支护件对钢绞线束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施工过程对钢绞线束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施例的临时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临时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施例的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0026]附图标记:1、承台;2、支护件;21、底节钢管桩;211、操作孔;22、内部件;221、内封板;222、隔离通道;223、砼体;224、锚梁;23、顶节钢管桩;24、桩帽;25、垫块;3、主梁;4、钢绞线束;51、第一锚杆;52、连接器;53、第二锚杆;54、外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0028]现有大桥通常采用全漂浮约束体系,即对主梁3悬臂施工时,塔柱处的主梁3需临时固结,以抵抗施工过程中的不平衡弯矩和纵、横向水平力,而临时锚固中用于抵抗不平衡弯矩的称为竖向临时锚固结构,在待主梁3合龙后再拆除竖向临时锚固结构,竖向临时锚固的一侧受拉,竖向临时锚固的另一侧受压,受拉的结构通常采用钢绞线束4结构。
[0029]其中,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通常应用于以下场景:一是缺乏横梁的索塔斜拉桥,并且主梁3距离承台1距离较大;二是横梁结构的纵桥向宽度较窄,且主梁3距离承台1距离大;三是连续梁桥的墩身较高,其纵桥向宽度窄,将临时锚固结构设置在横梁或墩身上受力无法满足所需要求;四是在大跨径高墩连续刚构桥,其墩身在主梁3悬臂施工中受力无法满足要求,需要额外设置竖向临时锚固结构。
[0030]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用于连接位于上方的第一工程界面和位于下方的第二工程界面,包括钢绞线束4以及被钢绞线束4贯穿的支护件2;钢绞线束4的上端与第一工程界面锚固;支护件2由若干节钢管桩接驳而成;其中,底节钢管桩21的底部与第二工程界面锚固,底节钢管桩21的内部设置有内部件22,钢绞线的底端与内部件22相连接,底节钢管桩2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锚固钢绞线束4的操作孔2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用于连接位于上方的第一工程界面和位于下方的第二工程界面,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绞线束以及被所述钢绞线束贯穿的支护件;所述钢绞线束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工程界面锚固;所述支护件由若干节钢管桩接驳而成;其中,底节钢管桩通过第一锚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工程界面,所述底节钢管桩的内部设置有内部件,所述钢绞线的底端与所述内部件相连接,所述底节钢管桩的侧壁开设有用于锚固所述钢绞线束的操作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件包括有周缘与所述底节钢管桩内侧壁无缝连接的内封板,所述内封板开设有多个供所述钢绞线束穿过的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板与所述底节钢管桩的内壁侧之间设置有若干起到加固作用的加劲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板的上端面设有多根竖直设置的隔离管道,所述隔离管道与所述线孔之间一一相对应设置,所述隔离管道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包围所述线孔在垂直方向的投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竖向临时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板的上端面浇筑成型有砼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皎肖向荣吴健夏江南鲜正洪刘炜温东昌卢晓亮张敬弦李传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