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849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污水桶等,污水桶与过滤箱之间通过第一导流管连通,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都位于过滤箱的顶端上,第一气缸与第一清洁机构之间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第二气缸与第二清洁机构之间通过第二活塞杆连接,第一活塞杆、第一清洁机构、过滤网、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都位于过滤箱内,第一活塞杆、第一清洁机构都位于过滤网的一侧,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都位于过滤网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种措施进行去污,提高了净化效率,另外可以将污垢清除,利于后续污水的处理。利于后续污水的处理。利于后续污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在实际生活以及生产中对污水的处理也越来也严格,目前在生产中对污水的处理一般采用埋地管道,使污水通过自然重力流淌至收集处,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如此,污水的处理效果差,可能会存在泄露和渗透污染的问题,不仅不符合政府相关要求,而且也会严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污水桶、第一导流管、过滤箱、第一气缸、第一活塞杆、第一清洁机构、过滤网、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第二清洁机构、第二导流管、曝气箱、制氧机、通气管、通孔盘、填充物、第一旋转电机、第一转轴、第一搅拌叶片、第三导流管、第二旋转电机、第二转轴、第二搅拌叶片、沉淀箱、药液罐、加液泵、加液管,污水桶与过滤箱之间通过第一导流管连通,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都位于过滤箱的顶端上,第一气缸与第一清洁机构之间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第二气缸与第二清洁机构之间通过第二活塞杆连接,第一活塞杆、第一清洁机构、过滤网、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都位于过滤箱内,第一活塞杆、第一清洁机构都位于过滤网的一侧,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都位于过滤网的另一侧,过滤箱与曝气箱之间通过第二导流管连通,制氧机位于曝气箱的顶端上,制氧机与通孔盘之间通过通气管连通,填充物位于通孔盘的下面,第一旋转电机位于曝气箱的一侧,第一旋转电机与第一转轴连接,多个第一搅拌叶片固定在第一转轴上,曝气箱与沉淀箱之间通过第三导流管连通,第二旋转电机、药液罐、加液泵都位于沉淀箱的顶端上,第二旋转电机与第二转轴连接,多个第二搅拌叶片固定在第二转轴上,药液罐与加液管之间通过加液泵连通。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管上设有第一水泵和第一阀门。
[0006]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流管上设有第二水泵和第二阀门。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三导流管上设有第三水泵和第三阀门。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清洁机构、第二清洁机构都采用刮板或清洁刷。
[0009]优选地,所述过滤箱的底端设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的下方设有第一污物收集箱,第二盖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污物收集箱。
[0010]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11]一,污水桶中的污水通过第一导流管流入到过滤箱内,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将污水中的杂物进行拦截。制氧机通过通气管、通孔盘通入大量氧气,通过填充物使氧气能够充分与进入的污水交互,从而提升对污水的曝气处理效果,去除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同时,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第一搅拌叶片进行转动,使污水搅拌的更加均匀,充分接触氧气,从
而提高了净化效率。
[0012]二,药液罐通过加液泵、加液管往沉淀箱加沉淀液(比如絮凝剂等),加液泵可以控制搅拌过程中加沉淀液的量来使污水中的污泥能够最大限度地沉淀,最后,沉淀液加入到搅拌的污水中,第二旋转电机带动第二搅拌叶片转动,第二搅拌叶片能够将沉淀液充分分散在污水中并使污泥更快的沉淀,将污水中的杂物进一步的吸收。
[0013]三,过滤箱和过滤网长时间使用后会粘结有污垢,不利于污水的处理,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分别通过第一清洁机构、第二清洁机构上下移动,将污垢清除,利于后续污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桶1、第一导流管2、过滤箱3、第一气缸4、第一活塞杆5、第一清洁机构6、过滤网7、第二气缸8、第二活塞杆9、第二清洁机构10、第二导流管11、曝气箱12、制氧机13、通气管14、通孔盘15、填充物16、第一旋转电机17、第一转轴18、第一搅拌叶片19、第三导流管20、第二旋转电机21、第二转轴22、第二搅拌叶片23、沉淀箱24、药液罐25、加液泵26、加液管27,污水桶1与过滤箱3之间通过第一导流管2连通,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8都位于过滤箱3的顶端上,第一气缸4与第一清洁机构6之间通过第一活塞杆5连接,第二气缸8与第二清洁机构10之间通过第二活塞杆9连接,第一活塞杆5、第一清洁机构6、过滤网7、第二气缸8、第二活塞杆9都位于过滤箱3内,第一活塞杆5、第一清洁机构6都位于过滤网7的一侧,第二气缸8、第二活塞杆9都位于过滤网7的另一侧,过滤箱3与曝气箱12之间通过第二导流管11连通,制氧机13位于曝气箱12的顶端上,制氧机13与通孔盘15之间通过通气管14连通,填充物16位于通孔盘15的下面,第一旋转电机17位于曝气箱12的一侧,第一旋转电机17与第一转轴18连接,多个第一搅拌叶片19固定在第一转轴18上,曝气箱12与沉淀箱24之间通过第三导流管20连通,第二旋转电机21、药液罐25、加液泵26都位于沉淀箱24的顶端上,第二旋转电机21与第二转轴22连接,多个第二搅拌叶片23固定在第二转轴22上,药液罐25与加液管27之间通过加液泵26连通。
[0018]第一导流管2上设有第一水泵28和第一阀门29,方便进行控制污水的导通和关闭。
[0019]第二导流管11上设有第二水泵30和第二阀门31,方便进行控制污水的导通和关闭。
[0020]第三导流管20上设有第三水泵32和第三阀门33,方便进行控制污水的导通和关
闭。
[0021]第一清洁机构6、第二清洁机构10都采用刮板或清洁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22]过滤箱3的底端设有第一盖板34和第二盖板35,第一盖板34的下方设有第一污物收集箱36,第二盖板35的下方设有第二污物收集箱37,当需要排出污物的时候,打开第一盖板34和第二盖板35,将污物排放到第一污物收集箱36中、第二污物收集箱37中,方便进行收集,保护环境。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的污水桶1、第一导流管2、过滤箱3、第一气缸4、第一活塞杆5、第一清洁机构6、过滤网7、第二气缸8、第二活塞杆9、第二清洁机构10、第二导流管11、曝气箱12、制氧机13、通气管14、通孔盘15、填充物16、第一旋转电机17、第一转轴18、第一搅拌叶片19、第三导流管20、第二旋转电机21、第二转轴22、第二搅拌叶片23、沉淀箱24、药液罐25、加液泵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污水桶(1)、第一导流管(2)、过滤箱(3)、第一气缸(4)、第一活塞杆(5)、第一清洁机构(6)、过滤网(7)、第二气缸(8)、第二活塞杆(9)、第二清洁机构(10)、第二导流管(11)、曝气箱(12)、制氧机(13)、通气管(14)、通孔盘(15)、填充物(16)、第一旋转电机(17)、第一转轴(18)、第一搅拌叶片(19)、第三导流管(20)、第二旋转电机(21)、第二转轴(22)、第二搅拌叶片(23)、沉淀箱(24)、药液罐(25)、加液泵(26)、加液管(27),污水桶(1)与过滤箱(3)之间通过第一导流管(2)连通,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8)都位于过滤箱(3)的顶端上,第一气缸(4)与第一清洁机构(6)之间通过第一活塞杆(5)连接,第二气缸(8)与第二清洁机构(10)之间通过第二活塞杆(9)连接,第一活塞杆(5)、第一清洁机构(6)、过滤网(7)、第二气缸(8)、第二活塞杆(9)都位于过滤箱(3)内,第一活塞杆(5)、第一清洁机构(6)都位于过滤网(7)的一侧,第二气缸(8)、第二活塞杆(9)都位于过滤网(7)的另一侧,过滤箱(3)与曝气箱(12)之间通过第二导流管(11)连通,制氧机(13)位于曝气箱(12)的顶端上,制氧机(13)与通孔盘(15)之间通过通气管(14)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立仲晓源于耿戴琳琳吴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易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