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聚絮凝及高流速气浮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409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聚絮凝及高流速气浮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室,自反应室的进水口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凝区和助凝区,混凝区用于对待处理水体进行混凝反应,助凝区用于对混凝反应后的水体进行助凝反应;接触室,与助凝区的出水口连通,用于使助凝区的出水与微气泡接触共聚形成絮体;分离室,与接触室的出水口连通,用于利用分离室下向流速分离絮体得到上层浮渣和下层清水;浮渣渠,与分离室连通,用于排出上层浮渣;出水室,与分离室连通,用于承接并排放下层清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集反应与气浮为一体,具有运行稳定性好、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且集成装置化、模块化等优势。模块化等优势。模块化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聚絮凝及高流速气浮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共聚絮凝及高流速气浮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浮法是以微小气泡作为载体,粘附水中的杂质颗粒,使其视密度小于1,然后颗粒被气泡夹带浮升至水面与水分离去除的方法,其适用对象有:固

液分离、给水方面净化、液

液分离、活性污泥浓缩等。
[0003]气浮过程包括气泡产生、气泡与颗粒(固体或液滴)附着以及上浮分离等连续步骤。实现气浮法分离的必要条件有2个:第一,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数量的微细气泡,气泡理想尺寸为15~30um;第二,必须使目的物呈悬浮或疏水性质,从而附着于气泡上浮升。
[0004]按气泡产生方式分:溶气气浮、充气(布气)气浮、电解气浮等。气浮法与重力沉淀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表面负荷高,

有预曝气、脱色、降低COD等作用,出水和浮渣都含有一定量的氧,有利于后续处理或再用,泥渣不易腐化,

对于那些很难用沉淀去除水,去除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聚絮凝及高流速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室,自所述反应室的进水口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凝区和助凝区,所述混凝区用于对待处理水体进行混凝反应,所述助凝区用于对混凝反应后的水体进行助凝反应;接触室,与所述助凝区的出水口连通,用于使所述助凝区的出水与微气泡接触共聚形成絮体;分离室,与所述接触室的出水口连通,用于利用分离室下向流速分离所述絮体得到上层浮渣和下层清水;浮渣渠,与所述分离室连通,用于排出所述上层浮渣;出水室,与所述分离室连通,用于承接并排放所述下层清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絮凝及高流速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区包括第一混凝区、第二混凝区、第三混凝区、第四混凝区和第五混凝区;其中,所述第二混凝区与所述第三混凝区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混凝区的出水分别流入所述第二混凝区和所述第三混凝区;所述第二混凝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四混凝区,所述第三混凝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五混凝区;所述第四混凝区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五混凝区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助凝区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聚絮凝及高流速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凝区与所述混凝区之间以及两个相邻的所述混凝区之间采用隔板相隔,所述隔板上设有过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絮凝及高流速气浮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连接有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飞李莹刘明志羊樟发舒晓明陈逸帆李哼特陈雨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永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