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448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泥层,所述基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隧道基层,所述隧道基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水泥层,固定水泥层的内部设置有排风管,排风管的两侧均连通有连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抽风机构,可以将固定水泥层内部的空气抽出,减小固定水泥层内部的气压,使固定水泥层外部的空气进入固定水泥层的内部,从而达到了通风换气效率高的效果,解决了基坑隧道通风换气效率低的问题,该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备通风换气效率高的优点,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进行快速通风换气,基坑隧道内部的氧气含量高,不会对基坑隧道内部的人员造成伤害。不会对基坑隧道内部的人员造成伤害。不会对基坑隧道内部的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隧道
,具体为一种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
[0003]基坑隧道是隧道的一种,基坑隧道在进行通风换气时都是直接通过两侧的出入口进行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效率低,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无法进行快速通风换气,基坑隧道内部的氧气含量低,会对基坑隧道内部的人员造成伤害。
[0004]因此,需要对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无法进行快速通风换气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备通风换气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基坑隧道通风换气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泥层,所述基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隧道基层,所述隧道基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水泥层,所述固定水泥层的内部设置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两侧均连通有连管,所述排风管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抽风机构;
[0007]所述抽风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顶部,所述电机的底部贯穿至连接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贯穿至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所述皮带轮一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二的表面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一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套,所述通风套的底部贯穿至连接板的底部,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延伸至通风套的内部,所述传动杆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通风套的顶部与连管连通。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排风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侧分别与固定水泥层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横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外侧与固定水泥层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底部与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承,所述限位轴承外环的顶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传动杆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承,所述定位轴承外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的两侧分别与通风套内壁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外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板,所述稳固板的两侧分别与通风套内壁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使用者驱动电机,电机通过输出端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皮带轮一转动,皮带轮一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二转动,皮带轮二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扇叶转动,通过扇叶使通风套抽风,通过通风套将固定水泥层内部的空气抽出,然后执行S2;
[0016]S2:通风套将的空气传入连管的内部,连管将的空气传入排风管的内部,通过排风管将的空气排出,由于抽出了固定水泥层内部的气体,会使固定水泥层内部的气压变低,从而使外部的气体从固定水泥层的进出口快速进入,保证固定水泥层内部的气压。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抽风机构,可以将固定水泥层内部的空气抽出,减小固定水泥层内部的气压,使固定水泥层外部的空气进入固定水泥层的内部,从而达到了通风换气效率高的效果,解决了基坑隧道通风换气效率低的问题,该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备通风换气效率高的优点,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进行快速通风换气,基坑隧道内部的氧气含量高,不会对基坑隧道内部的人员造成伤害。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机架和横板,可以对排风管进行固定,防止排风管出现晃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正视结构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正视剖面结构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右视剖面结构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右视结构图。
[0026]图中:1、基层;2、水泥层;3、隧道基层;4、固定水泥层;5、排风管;6、连管;7、连接板;8、抽风机构;81、电机;82、连接杆;83、皮带轮一;84、皮带轮二;85、传动杆;86、通风套;9、扇叶;10、机架;11、横板;12、加固板;13、固定套;14、限位轴承;15、定位轴承;16、连板;17、固定轴承;18、稳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包括基层1,基层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泥层2,基层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隧道基层3,隧道基层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水泥层4,固定水泥层4的内部设置有排风管5,排风管5的两侧均连通有连管6,排风管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顶部设置有抽风机构8;
[0029]抽风机构8包括电机81,电机8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7的顶部,电机81的底部贯穿至连接板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2,连接杆82的底部贯穿至连接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83,皮带轮一8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皮带轮二84,皮带轮二84的表面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一83传动连接,皮带轮二8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5,连接板7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套86,通风套86的底部贯穿至连接板7的底部,传动杆85的顶部延伸至通风套86的内部,传动杆85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扇叶9,通风套86的顶部与连管6连通。
[0030]参考图3,排风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机架10,机架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1,横板11的两侧分别与固定水泥层4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机架10和横板11,可以对排风管5进行固定,防止排风管5出现晃动的现象。
[0032]参考图2,横板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2,加固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泥层(2),所述基层(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隧道基层(3),所述隧道基层(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水泥层(4),所述固定水泥层(4)的内部设置有排风管(5),所述排风管(5)的两侧均连通有连管(6),所述排风管(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顶部设置有抽风机构(8);所述抽风机构(8)包括电机(81),所述电机(8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7)的顶部,所述电机(81)的底部贯穿至连接板(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2),所述连接杆(82)的底部贯穿至连接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83),所述皮带轮一(8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皮带轮二(84),所述皮带轮二(84)的表面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一(83)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二(8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5),所述连接板(7)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套(86),所述通风套(86)的底部贯穿至连接板(7)的底部,所述传动杆(85)的顶部延伸至通风套(86)的内部,所述传动杆(85)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扇叶(9),所述通风套(86)的顶部与连管(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机架(10),所述机架(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的两侧分别与固定水泥层(4)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2),所述加固板(12)的外侧与固定水泥层(4)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隧道用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兴民张益锋陈璞曹振东庞晋寿凌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燧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地矿勘察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