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磁控胶囊内窥镜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医护人员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手动操作磁控设备引导胶囊内窥镜实现对目标区域的检查;第二种是安装有控制软件的终端设备控制磁控设备引导胶囊内窥镜实现对目标区域的自动检查。第一种控制方式,胶囊内窥镜的控制过程受医护人员的经验影响较大;第二种方法中,磁控设备按照既定路线控制大磁体牵引胶囊内窥镜在目标区域运动,其结构复杂,路线固定,对非标准胃部受检者检查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受检者体位单一,对检测效果也存在负面影响,比如仰卧位存在泡沫粘液遮挡胃前壁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旨在实现自动控制胶囊内窥镜在目标区域内进行扫描,提高对胶囊内窥镜控制的有效性及效率,进而提高检测效率,减少操作时间。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包括:胶囊内窥镜、磁控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内窥镜、磁控设备、终端设备及检查床,所述磁控设备包括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内置于所述磁控设备中,所述第一磁体沿X轴和Z轴移动,所述第一磁体沿R1轴和R2轴转动;所述胶囊内窥镜进入受检者的胃部;所述检查床用于承载所述受检者;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受检者的体位确定是胃上部巡航、胃中部巡航或者胃下部巡航;当所述胃上部巡航或所述胃下部巡航时,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胶囊内窥镜拍摄的当前特征为起点建立子目标区域巡航路径;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子目标区域巡航路径上各个待扫描的目标特征的扫描顺序,并根据各个所述目标特征之间的相邻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磁体的运动的对应关系、图像识别结果通过所述磁控设备控制所述胶囊内窥镜依次对各个待扫描的所述目标特征进行扫描;当所述胃中部巡航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AI模型识别出胃大弯,通过所述磁控设备控制所述胶囊内窥镜对所述胃大弯进行扫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胃上部巡航对应的所述受检者的体位为:以面向所述磁控设备为准,所述受检者头朝左边仰卧;所述胃下部巡航对应的所述受检者的体位为:以面向所述磁控设备为准,所述受检者头朝右边右侧卧;所述胃中部巡航对应的所述受检者的体位为:以面向所述磁控设备为准,所述受检者头朝右边左侧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胃上部的所述目标特征包括:贲门、胃底、胃小弯及上胃体腔;胃下部的所述目标特征包括:胃角、胃窦、幽门及下胃体腔;胃中部的所述目标特征包括:所述胃大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场景或场景组合中的主要被看到的部位包括目标部位,且次要被看到的部位包括所述目标部位的所有相邻部位时,所述目标部位被完整检查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胃部的24个所述目标部位都被完整检查到时,所述磁控设备控制所述第一磁体回到初始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部位没有被完整观察到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磁控设备控制所述胶囊内窥镜重新进行扫描。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胃上部巡航时,所述胶囊内窥镜位于胃上部的大弯区域;所述胃下部巡航时,所述胶囊内窥镜位于胃下部的胃窦区域;所述胃中部巡航时,所述胶囊内窥镜位于胃上部的贲门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磁控设备控制所述胶囊内窥镜对所述目标特征进行十字扫描和/或区域面扫描。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磁控设备控制所述胶囊内窥镜依次进行所述胃上部巡航、所述胃中部巡航和所述胃下部巡
航。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AI模型对所述胶囊内窥镜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得到所述图像识别结果,所述图像识别结果包括所述目标特征的名称。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各个所述目标特征之间的相邻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磁体的运动的对应关系来调整所述第一磁体的运动,以带动所述胶囊内窥镜从所述当前特征向所述目标特征运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图像识别结果定位所述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刚,陈庆瑜,王建平,阚述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