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结构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304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包括电池组件和灭火槽;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单元,所述电芯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软包电芯;所述灭火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所述壳体上设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与所述灭火槽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模组结构,通过将软包电芯设置于壳体内,使得软包电芯能够直接进行CTP方案的布置,同时节省结构件,有利于提高软包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同时,通过设置灭火槽,能够抑制电芯热失控时喷出的火焰或高温气体,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结构及电池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电动汽车的续航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般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池模组,而每个电池模组内又包括多个电芯。目前主流的电芯类型有圆柱电芯、方壳电芯和软包电芯。其中软包电芯在能量密度上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其机械强度差,往往需要在集成模组的过程中设置较多的机械结构以增加其机械强度,故而拉低了软包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在更有市场竞争力的CTP(cell to pack,无模组技术)结构中,软包电芯由于其机械强度差的原因,无法直接参与CTP结构布置。
[0003]另外,由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稳定性相对较低,电池热失控导致电动汽车起火的事故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因对能量密度的追求,电池系统内部的电芯排布紧凑,一旦有电芯发生热失控,很容易将热量传导至其他电芯,诱发其他电芯热失控,从而导致连锁的热失控,最终使整个电池系统起火爆炸,对司乘人员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地威胁。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件和灭火槽(2);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电芯单元(3),所述电芯单元(3)包括至少一个软包电芯(31);所述灭火槽(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至少一侧,所述壳体(1)上设有泄压口(13),所述泄压口(13)与所述灭火槽(2)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主体部(11)和端板(12),所述主体部(11)的端部设有开口(111),所述端板(12)设置于所述开口(111)处;所述泄压口(13)设置于所述端板(12)上,所述灭火槽(2)对应所述端板(12)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的相对两端均设有所述开口(111),所述端板(12)包括第一端板(121)和第二端板(122),所述第一端板(121)和所述第二端板(122)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相对两端的开口(111)处;所述灭火槽(2)对应所述第一端板(121)和/或所述第二端板(122)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方形壳体,所述灭火槽(2)设置于所述壳体(1)沿所述壳体(1)长度方向(L)上的一侧或相对两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主体部(11)和端板(12),所述主体部(11)沿所述长度方向(L)上的至少一端设有开口(111),所述端板(12)设置于所述开口(111)处;所述泄压口(13)设置于所述端板(12)上,所述灭火槽(2)对应所述端板(12)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槽(2)内设有灭火通道(21),所述泄压口(13)与所述灭火通道(21)连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槽(2)上设有与所述灭火通道(21)连通的通孔(22),所述泄压口(13)通过所述通孔(22)与所述灭火通道(21)连通。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口(13)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坤陈伊新肖宁强叶明军郭峰赵恒陈国梁郭晓迪
申请(专利权)人: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