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定比费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23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定比费控装置,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负荷控制终端,用于接收系统主站发出的控制信号;闸杆,一端设有合闸触头、另一端设有导电绕组,导电绕组与负荷控制终端电连接;第一永磁体,间隔设于所述导电绕组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磁极方向沿所述导电绕组的轴向延伸;第二永磁体,间隔设于所述导电绕组的另一端,且第二永磁体的磁极方向沿导电绕组的轴向延伸;其中,负荷控制终端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导电绕组电流的方向和通断,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磁极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负荷控制终端控制铁芯外导电绕组的电流方向,控制闸杆的移动,以根据用电计费情况跳闸和合闸,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适于大量推广运用。大量推广运用。大量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定比费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定比费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执行单一电价的智能电表内置跳闸开关,可实现本地费控;但低压定比用户(通常指居民用电)需按比例执行多种电价,难以实现电力费控自动化。结合图1,现有针对低压定比用户,在其配电箱内装配有负荷控制终端、分励脱扣器,以在需要断电时,通过负荷控制终端给分励脱扣器供电,从而由分励脱扣器驱动脱扣器工作,以实现断电。虽然能够实现自动断电,在用户缴费后,需要用户自行合闸,或者是加装与负荷控制终端电连接的合闸装置,以通过合闸装置自动合闸。并且,现在有的分励脱扣器均是电磁铁原理,以通过衔铁驱动杠杆,从而由杠杆驱动搭钩脱扣。因此,现有的低压定比费控装置,结构复杂,难以大量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低压定比费控装置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定比费控装置,通过负荷控制终端控制铁芯外导电绕组的电流方向,控制闸杆的移动,以根据用电计费情况跳闸和合闸,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定比费控装置,包括:负荷控制终端,用于接收系统主站发出的控制信号;闸杆,所述闸杆一端设有合闸触头,所述闸杆另一端设有导电绕组,所述导电绕组与所述负荷控制终端电连接;第一永磁体,间隔设于所述导电绕组正对所合闸触头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磁极方向沿所述导电绕组的轴向延伸;第二永磁体,间隔设于所述导电绕组远离所述合闸触头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极方向沿所述导电绕组的轴向延伸;其中,所述负荷控制终端能够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导电绕组电流的方向和通断,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极方向相反。
[0006]现有低压定比费控装置通过衔铁驱动杠杆,从而由杠杆驱动搭钩脱扣,其虽然能够达到断电的目的,但是结构复杂、需要配合合闸装置一起使用,难以大量推广。因此,仅少部分低压定用户入户端适配有完整的费控装置,大部分低压定比用户欠费时仍能用电,导致月末欠费用户数量积压。对于该部分用户,系统在每月相应的日期生成欠费信息后,需客户经理逐户拨打电话或前往用户处催收,时间紧、任务重。若用户拒缴欠费,客户经理还需在履行告知义务后实施欠费拉闸,此过程易受到交通、天气等因素影响,既增加了工作量又增加了优质服务风险和安全风险。
[0007]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压定比费控装置,在设置有负荷控制终端的基础上还设置有闸杆,闸杆一端设有合闸触头、另一端设有与负荷控制终端电连接的导电绕组,导电绕组间隔设于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磁极方向沿导致绕组长度方向,且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磁极方向的相反,正常使用时,导电绕组处于断电的状
态,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无法驱动闸杆,使得合闸触头处于合闸的状态。
[0008]因此,当负荷控制终端在接收到系统主站发出的断电信号时,给导电绕组输入第一电流,由于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磁极方向的相反,在第一永磁体排斥导电绕组的同时,第二永磁体吸引导电绕组,从而通过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共同作用,带动闸杆移动,以自动跳闸。当负荷控制终端在接收到系统主站发出的合闸信号时,给导电绕组输入第二电流,第二电流的方向与第一电流的方向相反,由于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磁极方向的相反,在第一永磁体吸引导电绕组的同时,第二永磁体排斥导电绕组,从而通过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共同作用,带动闸杆复位,从而自动合闸。
[0009]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压定比费控装置在需要跳闸和合闸时,均通过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同时施加作用力在闸杆上,使得闸杆能够获得足够的驱动动力而产生相应的动作,不需要采用分励脱扣器带动杠杆进行跳闸,也不需要额外配置合闸装置,便可根据用电计费情况跳闸和合闸,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适于大量推广运用,避免低压定比用户欠费时仍能用电所带来的不便。
[0010]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跳闸信号、合闸信号和维持信号;在所述负荷控制终端接收到维持信号的状态下,所述负荷控制终端断开所述导电绕组的电流,使得闸杆保持合闸或分闸的状态。
[0011]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永磁体为环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永磁体间隔套设在所述闸杆的中部外,以便于第一永磁体的安装,且不需要设置传力部件,能够缩小费控执行机构的体积。
[0012]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绕组的两端均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内径;两所述限位环远离所述导电绕组的一侧均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用于容纳粘性油脂。
[0013]以通过限位环限制闸杆的移动范围,避免闸杆在跳闸过程中与其余触头接触,而导致线路错接,同时避免在合闸过程中行程过大,而损坏合闸触头和合闸线柱。使用时,在沟槽内装填粘性油脂,使得粘性油脂布满整限位环设置沟槽的侧面,进而在限位环与对应永磁体接触时,利用粘性油脂的阻尼特性,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永磁体受限位环的冲击而破裂,并且,在导电绕组未通电的状态下,可利用粘性油脂的粘性将限位环和对应的永磁体粘接在一起,确保合闸和跳闸状态的稳定性。
[0014]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沟槽内容纳有粘性油脂。
[0015]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闸杆包括依次相连的陶瓷段和可磁化段,所述导电绕组绕设在所述可磁化段外,以确保导电绕组、可磁化段与合闸触头之间的绝缘性能。
[0016]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闸杆为中空的结构,以减小闸杆自身的重量,从而减小驱动闸杆移动时的阻力。
[0017]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合闸触头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陶瓷段外;所述固定环的两侧设有合闸翼片,所述合闸翼片沿所述闸杆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合闸翼片的长度小于所述闸杆可移动的行程,以确保合闸触头与合闸线柱有足够的接触行程,确保合闸的稳定性。
[0018]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合闸翼片向远离所述可磁化段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合闸翼片为弹簧片,以通过弹簧片紧压合闸线柱,进一步确保合闸的稳定性。
[0019]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箱体,所述负荷控制终端、所述闸杆、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均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适配有箱门,所述箱门一侧设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负荷控制终端电连接,且所述负荷控制终端能够将所述行程开关的状态信号反馈至监控终端。
[0020]通过箱体可对各元件进行防尘和防水防护,确保费控装置的正常运行,而在箱体和箱门上适配行程开关,可实时将箱门的开闭状态反馈给监控终端,以及时的发现箱门未关闭和异常开启的情况,进而确保用电安全和避免偷电。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压定比费控装置,在设置有负荷控制终端的基础上还设置有闸杆,闸杆一端设有合闸触头、另一端设有与负荷控制终端电连接的导电绕组,导电绕组间隔设于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磁极方向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定比费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荷控制终端(10),用于接收系统主站发出的控制信号;闸杆(20),所述闸杆(20)一端设有合闸触头(30),所述闸杆(20)另一端设有导电绕组(40),所述导电绕组(40)与所述负荷控制终端(10)电连接;第一永磁体(50),间隔设于所述导电绕组(40)正对所述合闸触头(30)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永磁体(50)的磁极方向沿所述导电绕组(40)的轴向延伸;第二永磁体(60),间隔设于所述导电绕组(40)远离所述合闸触头(30)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永磁体(60)的磁极方向沿所述导电绕组(40)的轴向延伸;其中,所述负荷控制终端(10)能够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导电绕组(40)电流的方向和通断,所述第一永磁体(50)和所述第二永磁体(60)的磁极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定比费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包括跳闸信号、合闸信号和维持信号;在所述负荷控制终端(10)接收到维持信号的状态下,所述负荷控制终端(10)断开所述导电绕组(40)的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定比费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50)为环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永磁体(50)间隔套设在所述闸杆(20)的中部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定比费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绕组(40)的两端均设有限位环(41),所述限位环(4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永磁体(50)的内径;两所述限位环(41)远离所述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奇江冯渝皓廖庭艳徐露璐邓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