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包括由角度旋钮(24)转动的滑轮(26),以及形成在滑轮(26)的外周表面上的螺旋凹槽(46)。一对拉线(28a、28b)的底端部从凹槽(46)的端部(46a、46b)沿凹槽(46)卷绕。拉线(28a、28b)的顶端部分从滑轮(26)延伸出来,并且通过连接件(32a、32b)连接到角度线(34a、34b)。拉线(28a、28b)通过沿与凹槽(46)的盘绕方向相同的方向搓捻多个线材(56、56…)构成。(*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尤其涉及用于随着角度旋钮的转动操作将内窥镜的插入部件的弯曲部分弯曲到期望方向的弯曲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内窥镜设有插入体腔内的插入部件,并且弯曲部分设置在该插入部分顶端的附近。弯曲部分通过设置在手操作部件处的角度旋钮的转动操作被上下弯曲或左右弯曲。即,内窥镜设有用于随着角度旋钮的转动操作使弯曲部分弯曲的弯曲操作装置。弯曲操作装置由可转动地通过角度旋钮操作的滑轮和其底端部分沿滑轮的凹槽卷绕的一对拉线构成。拉线的顶端连接到通过插入部件插入的角度线。在如上构成的弯曲操作装置中,滑轮通过执行角度旋钮的转动操作转动,并且拉线被操作以便被推动和拉动。连接到拉线的角度线被推动和拉动,并且由此弯曲部分被操纵以弯曲。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91686中描述了其中滑轮的凹槽以螺旋状形成的弯曲操作装置。一对拉线的底端部份固定到螺旋凹槽的两端部分,并且该一对拉线沿公共的螺旋凹槽卷绕。拉线的顶端从螺旋凹槽放出并且连接到弯曲部分。根据这种弯曲操作装置,一对拉线沿公共螺旋凹槽卷绕,由此能够使滑轮结构紧凑。然而,当拉线卷绕的滑轮被操作转动时,拉线被卡在滑轮中,出现引起操作失效的担心。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这些情况研制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该弯曲操作装置没有引起操作失效的担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所述用于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手操作部件处并且具有形成在外周表面上的螺旋凹槽的滑轮;以及一对线,所述线的底端部分从各自所述螺旋凹槽的端部沿所述螺旋凹槽卷绕并且所述线的顶端部分从所述螺旋凹槽延伸出来,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通过沿与所述螺旋凹槽的盘绕方向相同的方向搓捻多个线材构成。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线,当所述螺旋凹槽沿逆时针盘绕方向形成时,利用S形搓捻线,而当所述螺旋凹槽沿顺时针搓捻方向形成时,利用Z形搓捻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当滑轮拉紧松弛状态的线时,线的线材的搓捻方向为大体垂直于滑轮径向方向的方向,由此能够防止线的线材卡在螺旋凹槽地开口部分中。结果,螺旋凹槽能够平稳地拉紧线,因此能够防止线从螺旋凹槽偏离和被卡住。从而,能够防止线损坏,并且能够增强弯曲部分的弯曲可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的内窥镜的侧视图;图2是描述滑轮的支撑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描述滑轮的侧视图;图4是描述滑轮的侧剖视图;图5是沿图3中的线A-A的剖视图;图6是滑轮的凹槽的展开图;图7A至7C是依照凹槽形状的操作的说明图;图8A至8C是依照凹槽形状的操作的说明图;图9是描述拉线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0A和10B是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的说明图;以及图11A和11B是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弯曲操作装置的内窥镜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内窥镜主要包括插入体腔室中的插入部件12,设置在并且连接到该插入部分12的底端部分的手操作部件14,以及从手操作部件14延伸并且连接到光源和处理器(图中未示出)的通用绳部件16。插入部件12由顶端部分18、弯曲部分20和柔性部分22构成,并且弯曲部分20构成为至少可上、下弯曲,或至少可左、右弯曲。弯曲部分20通过转动设置在手操作部件14处的角度旋钮24弯曲。即内窥镜设有用于随着角度旋钮24的转动操作使弯曲部分20弯曲的弯曲操作装置。弯曲操作装置主要由滑轮26和一对拉线28a和28b构成。滑轮26可转动地支撑在手操作部件14的内部,并且通过滑轮转轴30连接到角度旋钮24。因此,滑轮26通过操作角度旋钮24转动。一对拉线28a和28b的底端部分围绕滑轮26卷绕,而顶端部分从滑轮26放出并且连接到连接件32a和32b。连接件32a和32b每一个都以正方形杆的形状形成,并且由设置在手操作部件14内部的导向件(图中未示出)支撑,以能够沿图1中的左右方向往复移动。角度线34a和34b的底端部分连接到连接件32a和32b,并且角度线34a和34b的顶端部分固定到弯曲部分20的顶端套36。在上述构造的弯曲操作装置中,滑轮26通过操作角度旋钮24转动,并且拉线28a和28b中的一个与滑轮26的转动对应由滑轮26拉紧,而拉线28a和28b中的另一个从滑轮26放出。结果,角度线34a和34b被操作以被推动或拉动,并且弯曲部分20被操作以弯曲。例如,当拉动角度线34a并且推动角度线34b时,弯曲部分20如图1中所示向下弯曲。图1中的附图标记38表示角度旋钮24的锁定杆。图2是描述滑轮26的支撑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滑轮26的侧视图,图4是滑轮26的侧剖视图。如图3和4中所示,滑轮26安装到滑轮转轴30的下端。滑轮转轴30以圆筒形形成,并且图2中的角度旋钮24连接到滑轮转轴30的上端。滑轮26支撑在由上部外壳40和下部外壳42制成的外壳内。在下部外壳42内,柱形轴承44垂直设置,并且轴承44插入滑轮转轴30内。由此,可转动地支撑滑轮转轴30和滑轮26。一对凹口40a和40b形成在上部外壳40中,从而当上部外壳40和下部外壳42组装时开口形成在外壳的侧面中。当外壳组装时,拉线28a和28b通过该开口(凹口40a和40b)插入。用于卷绕拉线28a和28b的凹槽46形成在滑轮26的外周表面上。凹槽46形成为大约螺旋形切沿滑轮26的圆周方向连续。具体而言,凹槽46由形成在垂直于滑轮26轴的平面上的第一台阶部分46c、形成在与第一台阶部分46c平行地向下沿滑轮26的轴向平移的平面上的第二台阶部分46d、以及沿倾斜方向形成并且允许第一台阶部分46c和第二台阶部分46d彼此连接的中间部分46e。因此,如图6中所示,当展开凹槽46时,第一台阶部分46c和第二台阶部分46d沿垂直于滑轮26的轴向方向的方向(图6中的上下方向)形成,并且以线性形状彼此轴向平移,而用于允许第一台阶部分46c和第二台阶部分46d彼此连接的中间部分46e沿滑轮26的轴向方向形成为倾斜线状。如图2和5中所示,圆筒状的捕获孔48a和48b以沿滑轮26的轴向方向穿透的状态形成在凹槽46端部46a和46b的附近。凹口50a和50b形成在凹槽46的端部46a和46b,以与捕获孔48a和48b连通。凹口50a自滑轮26的顶表面形成,而凹口50b自滑轮26的底表面形成。插入捕获孔48a和48b中的球形捕获件52a和52b分别安装到拉线28a和28b的底端。在捕获件52a从滑轮26的顶表面插入捕获孔48a内之后,拉线28a通过凹口50a并且沿凹槽46的第一台阶部分46c从凹槽46的端部46a卷绕。在捕获件52b从滑轮26的底表面插入捕获孔48a中之后,拉线28b通过凹口50b并且从凹槽46的端部46b沿凹槽46的第二台阶部分46d卷绕。以这种方式,从两个端部46a和46b围绕凹槽46卷绕的拉线28a和28b在它们彼此重叠之前从滑轮26放出。上述沿凹槽46卷绕的拉线28a和28b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卷绕,并且当滑轮26沿图5中的点线方向转动时,拉线28a被滑轮26拉紧,同时拉线28b从滑轮26放出。另一方面,当滑轮26沿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包括:滑轮,所述滑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手操作部件处并且具有形成在外周表面上的螺旋凹槽;以及一对线,所述线的底端部分从各自螺旋凹槽的端部沿所述螺旋凹槽卷绕,并且所述线的顶端部分从所述螺旋凹槽延伸出来,其中所述 线通过沿与所述螺旋凹槽的盘绕方向相同的方向搓捻多个线材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樋野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