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06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包括牵引机、位置识别机构和裁切机,牵引机控制长导管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位置识别机构包括多个光电传感器,多个光电传感器绕长导管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一个光电传感器朝向长导管的射光路径相对长导管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或者,位置识别机构为电感式环形传感器,电感式环形传感器贯穿开设有感应圈,长导管移动地穿过感应圈设置;裁切机包括旋转控制机构和裁切刀具,旋转控制机构控制裁切刀具旋转以使得裁切刀具的刃口端裁切长导管,且裁切刀具的旋转轴线与长导管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能够有效提升工作准确性和可靠性,裁切口面更平整,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产效率高。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硬膜外麻醉为目前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腹部及泌尿、妇产、双下肢等手术,此外还用于术后镇痛。麻醉导管临床置入操作为,医护人员借助穿刺针将麻醉导管的一端插入到人体内,麻醉导管的另一端引出人体之外连接有相应的接头,通过接头向麻醉导管内输入麻药,之后麻药通过麻醉导管插入到人体内的一端的出药孔注入到人体内。硬膜外麻醉不仅可以提供手术区域良好的镇痛和肌松,满足手术要求,而且患者术后恢复快,经济负担轻。
[0003]为了增加硬膜外麻醉导管的柔韧性、抗折弯性,硬膜外麻醉导管的管周壁内嵌有弹簧,从而形成内嵌弹簧导管。内嵌导管内的弹簧包括在导管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相连接的透视窗段和支撑段,透视窗段的弹簧节距大于支撑段的弹簧节距,且透视窗段远离支撑段的一端延伸至导管的出药端。
[0004]内嵌弹簧导管在生产过程中,裁切装置的牵引机控制内嵌弹簧的长导管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裁切装置的裁切刀对内嵌弹簧的长导管进行一段一段裁切,以获取所需长度规格的内嵌弹簧导管。参见图1,现有裁切装置设置有一个光电传感器13,该光电传感器13的射光路径垂直长导管11的长度方向设置,即光电传感器13的射光路径垂直长导管11的移动方向设置,对长导管11内的弹簧12位置进行识别,进而向裁切装置反馈长导管11的裁切位置。但是,现有裁切装置的光电传感器13的射光路径垂直长导管11的移动方向设置,则光电传感器13垂直长导管11的移动方向照射在长导管11内嵌的弹簧12上,由于弹簧12包括相连接的透视窗段122和支撑段121,且透视窗段122的弹簧12节距大于支撑段121的弹簧12节距,则弹簧12透视窗段122反射回光电传感器13的光数值与长导管11的空管段(相邻两个弹簧12之间的导管)反射回光电传感器13的光数值特别接近,加上弹簧12和长导管11本身的直径很小,容易造成位置识别有误,从而影响位置检测的准确性,导致裁切装置的裁切刀无法避开弹簧12对长导管11进行裁切,进而影响裁切装置的工作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工作准确性和可靠性、裁切口面更平整、自动化程度高且生产效率高的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
[0006]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包括牵引机、位置识别机构和裁切机,位置识别机构和裁切机在长导管的移动方向上分别位于牵引机的两端,牵引机可控制长导管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长导管的管周壁内嵌有多个弹簧,多个弹簧在长导管的移动方向上并排设置,且每一个弹簧包括在长导管的移动方向
上延伸并相连接的透视窗段和支撑段,透视窗段的弹簧节距大于支撑段的弹簧节距,位置识别机构包括多个光电传感器,多个光电传感器绕长导管的周向均匀分布在长导管的外周,且每一个光电传感器朝向长导管的射光路径相对长导管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或者,位置识别机构为电感式环形传感器,电感式环形传感器在长导管的移动方向上贯穿开设有感应圈,长导管可移动地穿过感应圈设置;裁切机包括旋转控制机构和裁切刀具,旋转控制机构可控制裁切刀具旋转以使得裁切刀具的刃口端裁切长导管,且裁切刀具的旋转轴线与长导管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
[0007]从上述方案可见,伴随着本技术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牵引机匀速控制长导管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长导管内嵌的某个弹簧的头端先被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中位置识别机构的多个光电传感器识别,准确检测出该弹簧的头端位置,并将头端识别信号反馈到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总控制系统,接着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总控制系统开始做延时或者编码器计数。随着牵引机继续匀速控制长导管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中位置识别机构的多个光电传感器识别到该弹簧的尾端位置,并将尾端识别信号反馈到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总控制系统,接着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总控制系统向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裁切机发送裁切信号,则裁切机的旋转控制机构控制裁切刀具旋转以使得裁切刀具的刃口端对长导管邻接弹簧头端的位置进行避开弹簧裁切。接着,伴随着本技术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牵引机持续匀速控制长导管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中位置识别机构的多个光电传感器识别到下一个弹簧的头端,并将下一个弹簧的头端识别信号反馈到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总控制系统,随后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总控制系统向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裁切机发送裁切信号,则裁切机的旋转控制机构控制裁切刀具旋转以使得裁切刀具的刃口端对长导管邻接弹簧尾端的位置进行避开弹簧裁切,从而获取到所需长度规格的内嵌弹簧导管。随后,伴随着本技术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牵引机持续匀速控制长导管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中位置识别机构的多个光电传感器识别到下一个弹簧的末端,并将下一个弹簧的末端识别信号反馈到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总控制系统,随后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总控制系统向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的裁切机发送裁切信号,则裁切机的旋转控制机构控制裁切刀具旋转以使得裁切刀具的刃口端对长导管邻接弹簧前端的位置进行避开弹簧裁切,从而将相邻两个弹簧之间的空管段进行切除。从而,本技术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能够自动化裁切生产内嵌弹簧导管,且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技术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中位置识别机构包括多个光电传感器,多个光电传感器绕长导管的周向均匀分布在长导管的外周,且每一个光电传感器朝向长导管的射光路径相对长导管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相对现有裁切装置只设置一个光电传感器,且现有光电传感器的射光路径垂直长导管的移动方向设置,而本技术每一个光电传感器的射光路径相对长导管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并通过增加光电传感器的数量以及改变光电传感器的射光路径倾斜设置后,能够大大增加了红外光的照射面积,不管光电传感器的红外光照射到弹簧的支撑段还是透视窗段的任何位置,都能够有足够多的红外光反射回光电传感器,即光电传感器对弹簧的任何位置都能准确检测到信号,而长导管的空管段(相邻两个弹簧之间的导管)没有信号反馈,从而提高检测准确率,能够有效提升裁切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裁切刀具的刃口端无法避开弹簧而对长导管进行裁切现象出现,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并且,本实用新
型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中裁切机通过旋转控制机构控制裁切刀具旋转以使得裁切刀具的刃口端裁切长导管,且裁切刀具的旋转轴线与长导管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能够保证长导管裁切后的裁切面与长导管的移动方向保持垂直,使得裁切口面更平整,从而提高生产质量。
[0008]此外,本技术电感式环形传感器的感应圈内设置有均匀对称的线圈排列,能够对细小的金属物体准确可靠地检测,在长导管带动多个弹簧匀速移动地穿过电感式环形传感器的感应圈过程中,电感式环形传感器的感应圈对弹簧的支撑段还是透视窗段的任何位置都能准确检测到信号,而长导管的空管段(相邻两个弹簧之间的导管)没有信号反馈,从而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包括牵引机,所述牵引机可控制长导管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长导管的管周壁内嵌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在所述长导管的移动方向上并排设置,且每一个所述弹簧包括在所述长导管的移动方向上延伸并相连接的透视窗段和支撑段,所述透视窗段的弹簧节距大于所述支撑段的弹簧节距,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还包括位置识别机构和裁切机,所述位置识别机构和所述裁切机在所述长导管的移动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牵引机的两端;所述位置识别机构包括多个光电传感器,多个所述光电传感器绕所述长导管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长导管的外周,且每一个所述光电传感器朝向所述长导管的射光路径相对所述长导管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或者,所述位置识别机构为电感式环形传感器,所述电感式环形传感器在所述长导管的移动方向上贯穿开设有感应圈,所述长导管可移动地穿过所述感应圈设置;所述裁切机包括旋转控制机构和裁切刀具,所述旋转控制机构可控制所述裁切刀具旋转以使得所述裁切刀具的刃口端裁切所述长导管,且所述裁切刀具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长导管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识别机构包括多个所述光电传感器,每一个所述光电传感器朝向所述长导管的射光路径与所述长导管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
°
至60
°
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识别机构为所述电感式环形传感器,所述电感式环形传感器的所述感应圈的孔直径为6毫米至100毫米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弹簧导管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包括两组传送机构,两组所述传送机构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长导管的两侧,每一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调频电机、皮带、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在所述长导管的移动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逸帆时勇黎桂锋林伟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金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