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误触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47783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误触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数据,其中,触控事件包括按下事件、至少一个移动事件和抬起事件,触控事件的数据包括按下事件的第一数据、抬起事件的第二数据和各个移动事件的第三数据;根据电子设备的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确定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误触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边缘误触故障,且能够识别边缘误触故障的类型。且能够识别边缘误触故障的类型。且能够识别边缘误触故障的类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缘误触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触控
,具体涉及一种边缘误触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触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及教学一体机等设备的显示屏中集成有触控面板,使得设备在显示的同时具有触控的功能。另外,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设置有触控面板,也能够实现触控功能。
[0003]这些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设备,在应用时,容易出现边缘误触。尤其在电子设备屏占比越来越高,边框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边缘误触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对边缘防误触的算法要求越来越高。就边缘防误触算法来说,无论是算法设计阶段、算法测试阶段、算法应用阶段,还是算法改进阶段,都需要识别和检测边缘误触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边缘误触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识别和检测边缘误触故障。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边缘误触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6]获取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数据,其中,触控事件包括按下事件、至少一个移动事件和抬起事件,触控事件的数据包括按下事件的第一数据、抬起事件的第二数据和各个移动事件的第三数据;根据电子设备的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
[0007]可选的,若待检测的触控事件属于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某一种,则可以提示边缘误触故障。
[0008]可选的,若待检测的触控事件不属于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任何一种,则该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不属于边缘误触事件。
[0009]第一方面提供的边缘误触的检测方法中,通过获取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根据电子设备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该方法能够确定出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边缘误触事件,便于后续的分析或处理;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确定边缘误触的类型,对于边缘误触事件的检测结果更加精准,从而使得后续的分析或处理更加精准,提高对于边缘误触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边缘误触检测的过程中,不仅基于按下事件的第一数据和抬起事件的第二数据进行检测,而且基于各个移动事件的第三数据进行检测,全面考虑触控过程中用户手指或手写笔等的抬起、按下和移动情况,进一步提高了边缘误触事件检测的准确性。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有些实现方式中,根据电子设备的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包括:
[0011]根据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触控距离和各个移动距离;其中,触控距离用于表征触控事件中按下事件的位置与抬起事件的位置在预设方向上的距离,各个移动距离用于表征触控事件中各个移动事件的位置与按下事件的位置在预设方向上的距离;根据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触控距离和各个移动距离,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
[0012]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方法还包括:
[0013]根据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时长;触控时长用于表征触控事件中抬起事件的发生时刻与按下事件的发生时刻的时间差;
[0014]根据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触控距离和各个移动距离,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包括:
[0015]根据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触控距离、各个移动距离和触控时长,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
[001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包括:边缘长摁误触事件、边缘滑动误触事件和边缘连续点击误触事件。
[0017]边缘长摁误触事件、边缘滑动误触事件和边缘连续点击误触事件均是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会遇到的边缘误触类型。该实现方式中,充分考虑用户使用终端过程中的真实体验,能够智能的检测出触控事件中的边缘长摁误触事件,与用户实际使用中发生的边缘误触故障类型匹配,便于后续针对边缘长摁误触事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改进,提高用户体验。
[001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边缘误触区域包括第一预设区域,根据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触控距离、各个移动距离和触控时长,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包括:
[0019]若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属于第一预设区域,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各个移动距离中至少一个移动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且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长摁时长,则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为边缘长摁误触事件。
[0020]可选的,第一预设区域可以为X坐标为0pixel至5pixel的区域,以及X坐标为width

6pixel至width

1pixel的区域,其中,width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像素宽度。
[0021]可选的,第一预设距离可以为30pixel。
[0022]可选的,预设长摁时长可以为1500ms。
[0023]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触控距离、各个移动距离和触控时长是否与边缘长摁误触事件的参数条件相匹配,以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边缘长摁误触事件。第一预设区域、第一预设距离和预设长摁时长能够量化的体现出边缘长摁误触事件的特征,因而,该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能够准确的检测出边缘长摁误触事件,提高对于边缘长摁误触故障检测的准确性。而且,该实现方式中,将触控距离和移动距离同
时作为参数来检测边缘长摁误触,能够保证抬起事件与按下事件的相对位置,以及移动事件与按下事件的相对位置均满足预设的条件,进一步提高了边缘长摁误触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002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位置包括触控事件中按下事件的位置、各个移动事件的位置和抬起事件的位置;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属于第一预设区域,包括:
[0025]待检测的触控事件中按下事件的位置、各个移动事件的位置和抬起事件的位置均属于第一预设区域。
[0026]该实现方式中,在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中抬起事件的报点坐标、各个移动事件的报点坐标和按下事件的报点坐标均属于第一预设区域的情况下,确定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属于第一预设区域,这样能够保证边缘误触事件中每个事件、每个报点均位于第一预设区域,防止对边缘误触的误判,使得边缘误触故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缘误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数据,其中,触控事件包括按下事件、至少一个移动事件和抬起事件,触控事件的数据包括按下事件的第一数据、抬起事件的第二数据和各个移动事件的第三数据;根据电子设备的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确定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子设备的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确定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包括:根据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确定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触控距离和各个移动距离;其中,触控距离用于表征触控事件中按下事件的位置与抬起事件的位置在预设方向上的距离,各个移动距离用于表征触控事件中各个移动事件的位置与按下事件的位置在预设方向上的距离;根据所述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触控距离和各个移动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所述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确定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时长;触控时长用于表征触控事件中抬起事件的发生时刻与按下事件的发生时刻的时间差;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触控距离和各个移动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所述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包括:根据所述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触控距离、各个移动距离和触控时长,确定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所述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包括:边缘长摁误触事件和边缘滑动误触事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边缘误触区域包括第一预设区域,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触控距离、各个移动距离和触控时长,确定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所述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包括:若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属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各个移动距离中至少一个移动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且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长摁时长,则确定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为所述边缘长摁误触事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触控位置包括触控事件中按下事件的位置、各个移动事件的位置和抬起事件的位置;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属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包括:
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中按下事件的位置、各个移动事件的位置和抬起事件的位置均属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时间段内边缘误触事件的第一数量;所述第一时间段是指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中按下事件的发生时刻与抬起事件的发生时刻之间的时间段;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触控事件的第二数量;若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则确定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为用户可感知的边缘长摁误触事件。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边缘误触区域包括第二预设区域,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边缘误触区域以及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触控距离、各个移动距离和触控时长,确定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是否为所述多个预设类型的边缘误触事件中的一种,包括:若所述待检测的触控事件的触控位置属于所述第二预设区域,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帅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