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液防挥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782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0
一种废液防挥发装置,包括进液管、排气管和设有容纳腔的箱体,所述进液管和排气管均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中部设有可容纳废液的缓冲段,所述缓冲段的上方设有第一阀体,所述缓冲段的下方设有第二阀体,所述排气管设有第三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用于在废液进入进液管时打开,并在废液进入缓冲段后关闭;所述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均用于在废液进入缓冲段且第一阀体关闭后打开,并在废液进入容纳腔后关闭。上述方案避免了在倾倒废液时的容纳腔内的废液挥发问题,有效降低了污染程度,并且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具备较好的实用性。具备较好的实用性。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液防挥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液防挥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废水包括产生于手术过程中残留的液体,也包括因液态药品未使用完所剩余的液体。医疗废水作为废液中的一种,由于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若直接排放对环境、水资源造成的危害巨大,因而往往需要进行无害化的特殊处理。仅是通过已经成为危害群众健康的一个主要源头,亦多次引起公众关注。目前在医院等环境中,医疗废水一般需要倒入专用的废液池来暂时储存。然而,这种方式下废液池中的刺激性液体依然容易挥发,导致公共空间被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刺激性废液挥发导致污染的废液防挥发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液防挥发装置,包括进液管、排气管和设有容纳腔的箱体,所述进液管和排气管均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中部设有可容纳废液的缓冲段,所述缓冲段的上方设有第一阀体,所述缓冲段的下方设有第二阀体,所述排气管设有第三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用于在废液进入进液管时打开,并在废液进入缓冲段后关闭;所述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均用于在废液进入缓冲段且第一阀体关闭后打开,并在废液进入容纳腔后关闭。
[0005]上述方案通过在箱体上设置进液管和排气管,在闲置状态下,进液管上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排气管上的第三阀体均为关闭状态,保证对容纳腔内的废液的封闭;当需要倾倒新废液时,首先第一阀体被打开,新废液经第一阀体而进入缓冲段,随后第一阀体关闭,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自动打开,此时缓冲段的新废液即可流经第二阀体而进入容纳腔实现暂存,而第三阀体则用于实现排气管对容纳腔内废液的体积补偿调节,最后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恢复关闭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避免了在倾倒废液时的容纳腔内的废液挥发问题,有效降低了污染程度,并且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0006]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液管沿竖向设置,所述进液管的下部连通至容纳腔,所述进液管的的上端设有漏斗,从而保证废液能够更稳定地流入进液管。
[0007]作为优选的,还包括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朝向所述漏斗的上端面设置,从而在需要时通过喷水组件对漏斗进行清洁,防止废液粘附在漏斗上造成污染。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缓冲段包括连接至所述进液管上部的u形管和连接至所述进液管下部的n形管,且所述u形管和n形管相连通,从而一方面实现对新废液的容纳缓冲,另一方面实现对容纳腔内废液的挥发气体的容纳缓冲。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上设有可拆卸的气体过滤器,从而使得经排气管向外界排出的气体能够被有效过滤,进一步降低污染。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均为球形阀,具备较好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废液防挥发装置的轴测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1‑
箱体;2

进液管;2.1

缓冲段;2.1a

u形管;2.1b

n形管;2.2

第一阀体;2.3

第二阀体;3

排气管;3.1

第三阀体;3.2

气体过滤器;4
‑ꢀ
喷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5]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液防挥发装置,包括进液管2、排气管3和内部设有容纳腔(图中未示出)的箱体1,进液管2和排气管3均与容纳腔相连通,进液管2的中部设有可容纳废液的缓冲段2.1,缓冲段2.1的上方设有第一阀体2.2,缓冲段2.1的下方设有第二阀体2.3,排气管3设有第三阀体3.1;第一阀体2.2用于在废液进入进液管2时打开,并在废液进入缓冲段2.1后关闭;第二阀体2.3和第三阀体3.1均用于在废液进入缓冲段2.1且第一阀体2.2关闭后打开,并在废液进入容纳腔后关闭。
[0016]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阀体2.2和第二阀体2.3实现了对进液管2的开关,第三阀体3.1实现了对排气管3的开关。在闲置状态下,进液管2上的第一阀体2.2和第二阀体2.3、排气管3上的第三阀体3.1均为关闭状态,保证对容纳腔内的废液的封闭;当需要倾倒新废液时,首先第一阀体2.2 被打开,新废液经第一阀体2.2而进入缓冲段2.1,随后第一阀体2.2关闭,第二阀体2.3和第三阀体3.1自动打开,此时缓冲段2.1的新废液即可流经第二阀体2.3而进入容纳腔实现暂存,而第三阀体3.1则用于实现排气管3对容纳腔内废液的体积补偿调节,最后第二阀体2.3和第三阀体3.1 恢复关闭状态。
[0017]在本实施例中,进液管2优选为沿竖向设置,进液管2的下部连通至容纳腔,进液管2的的上端设有漏斗,从而保证废液能够更稳定地流入进液管2。作为对进液管2的进一步优化,漏斗的上方还设有喷水组件4,喷水组件4朝向漏斗的上端面设置,从而在需要时通过喷水组件4对漏斗进行清洁,防止废液粘附在漏斗上造成污染。
[0018]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段2.1包括连接至进液管2上部的u形管2.1a和连接至进液管2下部的n形管2.1b,且u形管2.1a和n形管2.1b相连通,从而一方面使得缓冲段2.1具备较大的长度以实现对新废液的容纳缓冲,另一方面n形管2.1b的设置实现了对容纳腔内废液的挥发气体的容纳缓冲,避免该挥发气体从进液管2流动至外界造成污染。
[0019]作为对排气管3的进一步优化,排气管3的中部设有可拆卸的气体过滤器3.2,从而使得经排气管3向外界排出的气体能够被有效过滤,进一步降低污染。气体过滤器3.2可以是在第三阀体3.1的上方,也可以是在第三阀体3.1的下方,本设计对此不做限定。
[0020]第一阀体2.2、第二阀体2.3和第三阀体3.1均为球形阀,具备较好的性价比。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避免了在倾倒废液时的容纳腔内的废液挥发问题,有效降低了污染程度,并且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0022]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对本领域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液防挥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2)、排气管(3)和设有容纳腔的箱体(1),所述进液管(2)和排气管(3)均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进液管(2)的中部设有可容纳废液的缓冲段(2.1),所述缓冲段(2.1)的上方设有第一阀体(2.2),所述缓冲段(2.1)的下方设有第二阀体(2.3),所述排气管(3)设有第三阀体(3.1);所述第一阀体(2.2)用于在废液进入进液管(2)时打开,并在废液进入缓冲段(2.1)后关闭;所述第二阀体(2.3)和第三阀体(3.1)均用于在废液进入缓冲段(2.1)且第一阀体(2.2)关闭后打开,并在废液进入容纳腔后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液防挥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沿竖向设置,所述进液管(2)的下部连通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加铭王硕徐文利杨茗予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恒瑶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