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经皮介入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770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皮介入套件,涉及医学外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便安全的经皮肤构建人工通道到达生物体内组织器官的组合套件。经皮介入套件包括可套装在一起的:针体、针芯、可沿穿刺针轴向滑动扩张器、通道鞘,且穿刺针的针芯配置有摄像功能。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可视、可控的经皮介入套件来执行手术,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患者受到副损伤的风险。受到副损伤的风险。受到副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皮介入套件


[0001]本技术属于医学外科
,特别是涉及一种经皮介入套件。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的需求增加。医务工作者也不断地对外科医疗手术进行改进。传统的开放手术从切开皮肤、肌肉、筋膜到达病变组织器官会形成较大的创伤。
[0003]由于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逐渐形成了只需要构建经皮肤直接到达病变的通道完成诊断或治疗的方式。微创手术最终只在皮肤上形成一个较小的孔洞,对患者负面影响较小。临床应用中,需要先进行细针穿刺到达病变,然后通过细针内腔置入柔性导丝,退出穿刺针后再沿导丝置入中空的锥形扩张器扩大针道形成足够宽大的通道,最后在形成的通道内置入坚韧的鞘管形成光滑管道直达病变,以便内窥镜和/或其它能量器械进入完成诊断或治疗操作。
[0004]上述操作过程可被分解为定位、穿刺、扩张三个步骤,其中“定位”和“穿刺“步骤均可在超声或者X线监视下完成,操作过程可视、可控。但超声监视受其成像原理限制,只能显示某一切面图像,穿刺针在经过该切面时仅显示为一个点,常无法准确感知针尖所处深度。而使用X射线监控可以较好的避免这些问题,但医生会长期受X射线辐射影响。另一方面,受成本限制以及历史问题,我国泌尿专科手术室很少配备健全的X射线防护。
[0005]再者,扩张器撕裂筋膜和组织形成通道的过程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通道周围组织会沿扩张器轴向方向被压缩并牵拉,皮肤到穿刺目标点距离缩短,当组织全层被扩开后产生回弹,穿刺针与皮肤交界处显示的穿刺深度再次发生改变,而针尖并未发生位移。而由于没有全程监控,这种穿刺深度的变化无法准确估算只能依靠医务人员经验判断。且对施术者来说扩张距离的控制加大了手术复杂程度,最终还有可能由于扩张深度过深造成副损伤,导致大出血、肠瘘等严重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皮介入套件及使用方法,解决相关技术中扩张过程中没法有效监控手术进程的问题。
[000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方面提供一种经皮介入套件,包括:穿刺针,其包括可摄像的针芯和可容纳所述针芯的针体,且所述针体为透明结构;可套装在穿刺针上做轴向滑动的扩张器;设置在所述针体上的第一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扩张器上的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相互配合使所述扩张器停止向穿刺方向移动;以及可套装在所述扩张器上的通道鞘。
[0008]一些实施例中,针体的一端设有针尾,另一端设有针尖,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针尾和针尖之间;所述扩张器包括扩张器主体,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扩张器主体内,且所述扩张器用于从所述针尾处套装在所述穿刺针上。
[0009]一些实施例中,扩张器主体一端设有锥形端部,当所述扩张器向穿刺方向移动到
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持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且所述锥形端部上的尖端开口不超过所述针尖的端面。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扩张器远离所述针尖的一端设有手柄。
[0011]一些实施例中,通道鞘包括:通道鞘主体,其可套装在所述扩张器上;用于和扩张器配合的密封构件,其套设在在所述通道鞘主体远离所述针尖的一端;以及设置在所述通道鞘主体上的侧支管。
[0012]一些实施例中,通道鞘主体为透明体。
[0013]一些实施例中,通道鞘主体靠近所述针尖的一端设有末端标记。
[0014]一些实施例中,针芯设有光纤式摄像系统。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经皮介入套件及使用方法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给针芯配置了摄像功能。因此手术是在影像监控下完成的,手术过程可视、可控有效保障了安全。
[0017]本技术的经皮介入套件设置了限位件。因此在扩张过程中扩张器不会因穿刺目标点距离缩短而导致穿刺过深。有效避免了扩张过程造成副损伤导致并发症的可能性。
[0018]本技术中,不需要使用X射线探测,因此不需要为此配置特殊的手术室,节省了手术成本。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穿刺针组件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扩张器组件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通道鞘组件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经皮介入套件整体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经皮介入套件使用流程图。
[0025]图中:1、穿刺针;2、扩张器;3、通道鞘;11、针体;12、第一限位件;13、针尖;14、针芯;15、针尾;21、手柄;22、第二限位件;23、扩张器主体;24、锥形端部;25、尖端开口;31、密封构件;32、侧支管接口;33、侧支管;34、通道鞘主体;35、末端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经皮介入套件,其主要应用在外科医学领域,
其包括:穿刺针1、扩张器2、通道鞘3;其中针芯14配置有摄像功能。在使用时,针芯14插装在针体中;扩张器2包绕在针体11外、通道鞘3包绕在扩张器2外。
[0029]本技术实施例一体化套件,可以一次性完成手术,不在如传统技术一样多次插入穿刺针1和扩张器2。由此减轻患者痛苦。
[0030]优选地,上述针芯14为光纤式摄像系统,光纤式摄像系统较为细小可安置在穿刺针中对穿刺和扩张过程进行监控。
[0031]具体地,扩张器2为可沿针体轴向滑动的锥形扩张器,且扩张器2整体长度小于穿刺针1。此举是为了手术人员在手术中穿刺过程中更方便推动穿刺针1执行穿刺步骤,且扩张器2的改动使扩张过程更加顺畅。
[0032]参见图2所示,扩张器2和穿刺针1配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扩张器的锥形端头在扩张器2滑动时超过穿刺针1的针尖13导致扩张过深,造成患者损伤。
[0033]值得说明的是,在扩张器2内壁设有第二限位件22,在穿刺针1的针体11外壁设有第一限位件12。上述两个限位件可以为设置在针体11和扩张器2上的相互配合的起阻挡作用的凸起,或者互相起摩擦作用的限位部件,只需要保证两个限位件相互配合可限制针尖13回缩到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介入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1),其包括可摄像的针芯(14)和可容纳所述针芯(14)的针体(11),所述针体(11)上设有第一限位件(12),且所述针体(11)为透明结构;扩张器(2),其可套装在所述穿刺针(1)上做轴向滑动,所述扩张器(2)上设有第二限位件(22),且所述第二限位件(22)用于与第一限位件(12)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扩张器(2)向穿刺方向移动;以及通道鞘(3),其套装在所述扩张器(2)上,且所述通道鞘(3)的一端设有供所述扩张器(2)和穿刺针(1)自由进出的开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介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1)的一端设有针尾(15),另一端设有针尖(13),所述第一限位件(12)设置在所述针尾(15)和针尖(13)之间;所述扩张器(2)包括扩张器主体(23),所述第二限位件(22)设置在所述扩张器主体(23)内,且所述扩张器(2)用于从所述针尾(15)处套装在所述穿刺针(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皮介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云鹤宋超廖文彪孟令超杨嗣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