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692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茶叶样品分散在酸中,水解反应得到水解产物;取所述水解产物,加入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全球约有70%的国家和地区及1/3人口在饮茶,因其具有众多保健功效而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茶叶的营养健康功效离不开其复杂的化学成分,氨基酸是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也是茶叶中重要含氮物质之一,是蛋白质组成的基本单位,茶叶中氨基酸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化合物,与茶叶的香气、滋味关系密切。因此,准确测定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对于其饮用价值研究、品质鉴定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有关茶叶氨基酸分析的研究不多,大部分参照国标(GB 5009.124—2016)测定食品中氨基酸含量,样品预处理过程复杂,试剂用量大,控温不准确,且大多使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而少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茶叶中氨基酸的测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检测技术处理过程复杂、试剂用量大、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将茶叶样品分散在酸中,水解反应得到水解产物;
[0007]取所述水解产物,加入2,4

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在55~65℃、暗处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检测样品;
[0008]取所述检测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检测得到所述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
[0009]可选地,在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检测波的波长为360nm。
[0010]可选地,在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
[0011]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
[0012]梯度洗脱所用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和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A包括乙腈,所述流动相B包括乙酸钠;
[0013]进样量为1~30μL;
[0014]流速为0.8~1.2mL/min;以及,
[0015]柱温为22~30℃。
[0016]可选地,所述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的粒度为0.7~5μm;和/或,
[0017]所述乙腈的浓度为90~100%;和/或,
[0018]所述乙酸钠的浓度为0.01~0.1mol/L;和/或,
[0019]所述乙酸钠的pH值为5.2~5.4。
[0020]可选地,在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梯度洗脱程序包括:
[0021]0~1min,流动相A:16%、流动相B:84%;
[0022]15~22min,流动相A:20%、流动相B:80%;
[0023]25~35min,流动相A:31%、流动相B:69%;
[0024]42~45min,流动相A:36%~72%、流动相B:64%~28%;
[0025]50~55min,流动相A:85%、流动相B:15%;
[0026]56~60min,流动相A:16%、流动相B:84%。
[0027]可选地,将茶叶样品分散在酸中,水解反应得到水解产物的步骤包括:
[0028]将茶叶粉碎,获得茶叶样品,将所述茶叶样品分散在盐酸溶液中,在110~120℃的条件下,水解23~25h,赶酸蒸发定容过滤,获得水解产物。
[0029]可选地,所述茶叶样品与所述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10~0.12);和/或,
[0030]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5~6mol/L。
[0031]可选地,取所述水解产物,加入2,4

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在55~65℃、暗处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检测样品的步骤包括:
[0032]取所述水解产物,加入2,4

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在55~65℃、暗处的条件下反应50~70min,冷却至20~30℃,定容静置过滤,获得检测样品。
[0033]可选地,所述水解产物与所述2,4

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的体积比为(2~3):1。
[0034]可选地,取所述检测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得到所述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的步骤包括:
[003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获得氨基酸混标液的色谱图,以色谱峰保留时间定性,通过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获得所述检测样品的色谱图,根据所述氨基酸混标液中的色谱图中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对所述检测样品定性,以各色谱峰的面积代入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出所述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分析过程简单、快速、准确,广泛适用于各种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能够准确的评估出各种茶叶的品质;其中,采用柱前衍生化向茶叶中的氨基酸同时引入360nm处有强吸收基团的二硝基苯酚氨基酸衍生物,在360nm下同时测定茶叶中常见的氨基酸,解决了茶叶中氨基酸最大吸收波长不同,而导致HPLC直接测定时波长难以选择问题,同时通过筛选色谱柱、流动相组成、流动相pH值、色谱柱柱温及优化洗脱时间梯度等措施,确定了最优检测色谱条件;通过液相色谱结果证实,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条件进行检测,图谱中各个氨基酸峰峰形好,分离度高,大大降低了相邻组分峰间的重叠比例,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中氨基酸混标液的色谱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中检测样品的色谱图;
[004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检测样品的色谱图;
[0042]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3中检测样品的色谱图。
[0043]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茶叶样品分散在酸中,水解反应得到水解产物;取所述水解产物,加入2,4

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在55~65℃、暗处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检测样品;取所述检测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检测得到所述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检测波的波长为360n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梯度洗脱所用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和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A包括乙腈,所述流动相B包括乙酸钠;进样量为1~30μL;流速为0.8~1.2mL/min;以及,柱温为22~3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的粒度为0.7~5μm;和/或,所述乙腈的浓度为90~100%;和/或,所述乙酸钠的浓度为0.01~0.1mol/L;和/或,所述乙酸钠的pH值为5.2~5.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梯度洗脱程序包括:0~1min,流动相A:16%、流动相B:84%;15~22min,流动相A:20%、流动相B:80%;25~35min,流动相A:31%、流动相B:69%;42~45min,流动相A:36%~72%、流动相B:64%~28%;50~55min,流动相A:85%、流动相B:15%;56~60min,流动相A:16%、流动相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杰张娜叶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