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车外壳及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605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衡车外壳,所述平衡车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转轴,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环绕所述转轴的防护带,所述防护带所围空间为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防护带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空腔。上述的平衡车外壳与转轴安装到位时,防护带部分伸入第二空腔,使得转轴的外部完全被第一壳体、防护带以及第二壳体罩住,以确保从平衡车外壳的外部各个角度观察,都无法看到内部的转轴,有利于提升产品美观,并对转轴起到一定防尘、防受损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车外壳及平衡车


[0001]本技术涉及代步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平衡车外壳及平衡车。

技术介绍

[0002]平衡车(又称代步车)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具有体积小、骑行灵活的特点。平衡车的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础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
[0003]目前,市场上的平衡车常为两侧连接的结构,通常采用转轴实现对平衡车两侧的微调。在平衡车行进的过程中,两端壳体也会产生相应的动作。为了对转轴进行保护,目前市场上常在平衡车两侧壳体连接处设置套筒结构,以保护防止转轴直接裸露在壳体外。然而,上述这种方式的套筒结构较为复杂,且需要有对应的装配步骤,使用麻烦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制作和装配的平衡车外壳及平衡车。
[0005]一种平衡车外壳,所述平衡车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转轴,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环绕所述转轴的防护带,所述防护带所围空间为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防护带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空腔。
[0006]上述的平衡车外壳与转轴安装到位时,防护带部分伸入第二空腔,使得转轴的外部完全被第一壳体、防护带以及第二壳体罩住,以确保从平衡车外壳的外部各个角度观察,都无法看到内部的转轴,有利于提升产品美观,并对转轴起到一定防尘、防受损效果。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带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以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为起点,朝所述第一空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延伸部朝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延伸。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以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为起点,朝向所述第二空腔的方向延伸。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带,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带,所述第一间隙带与所述第二间隙带连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三延伸部平齐或延伸超过所述第三延伸部。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上壳和第一下壳,所述第一上壳与所述第一下壳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一上壳与所述第一下壳连接时,形成所述第一空腔。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上壳和第二下壳,所述第二上壳与所述第二下壳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二上壳与所述第二下壳连接时,形成所述第二空腔。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带的纵截面为圆形。
[0015]一种平衡车,所述平衡车包括控制器、感应器、两个车轮、以及上述的平衡车外壳,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感应器设于所述平衡车外壳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两个所述车轮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并设于所述平衡车外壳的两端。
[0016]上述的平衡车中,平衡车外壳与转轴安装到位时,防护带部分伸入第二空腔,使得转轴的外部完全被第一壳体、防护带以及第二壳体罩住,以确保从平衡车外壳的外部各个角度观察,都无法看到内部的转轴,有利于提升产品美观,并对转轴起到一定防尘、防受损效果。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和第三轴体,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第三轴体固定,所述第二轴体通过轴套与所述第一轴体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带设在所述第二轴体的外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平衡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平衡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图2中圈A部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平衡车的剖视图;
[0022]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图4中圈B部分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平衡车;10、平衡车外壳;100、第一壳体;110、第一上壳;120、第一下壳;130、第一空腔;140、防护带;141、第一延伸部;142、第二延伸部;150、第一间隙带;160、第二间隙带;200、第二壳体;210、第二上壳;220、第二下壳;230、第二空腔;240、第三延伸部;300、第一踏板垫;400、第二踏板垫;20、转轴;21、第一轴体;22、第二轴体;23、第三轴体;30、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配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转轴,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环绕所述转轴的防护带,所述防护带与所述第一壳体所围空间为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防护带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带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以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为起点,朝所述第一空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延伸部朝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以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为起点,朝向所述第二空腔的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带,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带,所述第一间隙带与所述第二间隙带连通。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殿旋唐方毅曾辉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车泰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