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培养基及用其培养食用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596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食用菌培养基及用其培养食用菌的方法。所述培养基包含,以该培养基的干重计,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用菌培养基及用其培养食用菌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培养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食用菌培养基及用其培养食用菌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普洱熟茶茶叶深加工产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茶渣,茶渣处理不好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对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茶渣的绿色循环尤为重要。
[0003]食用菌培育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玉米芯、棉籽壳、麦麸等,食用菌从这些原料中获取所需营养来维持菌丝和菇的生长,但这些主要原料由于运输等成本的上涨限制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寻找替代的原料已成为培育食用菌日益重要的途径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食用菌培养基及用其培养食用菌的方法。
[0005]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0006](1)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含,以该培养基的干重计,30

98%重量的发酵茶渣,0

60%重量的木屑,0

8%重量的麦麸,1%重量的碳酸钙和1%重量的贝壳粉,以及占所述培养基干物质总重量60

70%重量的水。
[0007](2)根据(1)所述的培养基,其中所述培养基仅由以下成分组成:以该培养基干重计90

98%重量的发酵茶渣,0

8%重量的麦麸,1%重量的碳酸钙和1%重量的贝壳粉,以及占所述培养基干物质总重量60

70%重量的水。
[0008](3)根据(1)或(2)所述的培养基,其中所述发酵茶渣为发酵普洱茶经水浸提后留下的茶叶废渣。
[0009](4)一种培养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提供(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基;
[0011]2)将食用菌菌种接入所述培养基进行培养。
[0012](5)根据(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食用菌为糙皮侧耳和姬菇。
[0013](6)根据(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菌种的接种量为15

35g/kg培养基。
[0014](7)根据(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培养包括:
[0015]I)在28

30℃下避光培养30

40天;
[0016]II)在14

16℃下、85%以上湿度下不避光培养7

14天。
[0017](8)根据(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基用于培养糙皮侧耳和姬菇的应用。
[0018](9)发酵普洱茶渣用于制备食用菌培养基的应用。
[0019](10)根据(9)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食用菌为糙皮侧耳和姬菇。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以发酵茶的茶渣作为主要原料开发了食用菌培养基,该培养基配方简单,
培养过程简单,生物学效率高,培养出的菌丝密,菌菇质量好,能够使菌菇中的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且特别适用于糙皮侧耳和姬菇的培养。
[0022]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茶叶废渣,减少了污染,同时为食用菌特别是糙皮侧耳和姬菇的栽培提供了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均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考虑到发酵茶的茶渣不含重金属,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非水溶性蛋白及多种有益活性成分,并且茶渣的吸水量可以保证栽培料的湿度,因此提出利用发酵茶渣开发食用菌的培养基,这样还可以充分利用茶叶废渣,减少污染。
[0025]术语“发酵茶渣”是指发酵茶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茶叶废渣,该加工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对发酵茶中的有益成分进行提取等。相应地,“发酵普洱茶渣”是指发酵普洱茶经所述加工后的茶叶废渣。
[0026]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含,以该培养基的干重计,30

98%重量的发酵茶渣,0

60%重量的木屑,0

8%重量的麦麸,1%重量的碳酸钙和1%重量的贝壳粉,以及占所述培养基干物质总重量60

70%重量的水。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水的量如果太低,则茶渣不能充分浸湿,如果太高则出菇不好。其中,水的量是与培养基中干物质的总重量之比。
[002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培养基仅由以下成分组成:以该培养基干重计90

98%重量的发酵茶渣,0

8%重量的麦麸,1%重量的碳酸钙和1%重量的贝壳粉,以及占所述培养基干物质总重量60

70%重量的水。
[0029]发酵茶渣包括但不限于普洱熟茶茶渣、红茶茶渣等。优选为普洱熟茶茶渣。
[0030]培养基中其他成分均可商购获得。
[0031]碳酸钙优选轻质碳酸钙。
[0032]本专利技术发现,与用生茶茶渣制备食用菌培养基相比,用发酵茶的茶渣制备食用菌培养基能够得到更好的食用菌培养效果。不希望受到理论的束缚,但推测其原因为发酵茶渣无重金属,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非水溶性蛋白及多种有益活性成分,并且茶渣的吸水量可以保证栽培料的湿度,发酵过的茶渣茶多酚大多已经转化,且pH上升,而未发酵过的茶渣中仍然含有较多的茶多酚,会抑制食用菌的生长,因此使用生茶渣会使菌丝生长慢且在高含量下有可能不出菇。
[0033]另外,本专利技术利用发酵茶渣配制的食用菌培养基配方简单,只需少数成分即可达到良好的培育效果,生物学效率高,培养出的菌丝密,菌菇好,而且配制方法和培养方法也简单易操作。
[0034]优选地,所述发酵茶渣为经过微生物渥堆发酵的普洱茶经水浸提后留下的茶叶废渣。水浸提的条件例如为,80

90℃热水提取两次,每次30分钟。
[0035]所述微生物渥堆发酵是指用特定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在人工控制的特定发酵条件下发酵普洱茶。所述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酵母菌、黑曲霉、埃莫森罗萨氏菌。
[0036]本专利技术通过比较还发现,所述培养基特别适用于糙皮侧耳和姬菇的培养。
[0037]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基用于培养糙皮侧耳和姬菇的应用。
[0038]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配制:将各成分按比例混合,加入水,混合均匀,将混合物装袋加装窝口接种棒后,121℃灭菌1小时即可获得培养基。
[0039]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培养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1)提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基;
[0041]2)将食用菌菌种接入所述培养基进行培养。
[0042]优选地,所述食用菌为糙皮侧耳和姬菇。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含,以该培养基的干重计,30

98%重量的发酵茶渣,0

60%重量的木屑,0

8%重量的麦麸,1%重量的碳酸钙和1%重量的贝壳粉,以及占所述培养基干物质总重量60

70%重量的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中所述培养基仅由以下成分组成:以该培养基干重计90

98%重量的发酵茶渣,0

8%重量的麦麸,1%重量的碳酸钙和1%重量的贝壳粉,以及占所述培养基干物质总重量60

70%重量的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其中所述发酵茶渣为发酵普洱茶经水浸提后留下的茶叶废渣。4.一种培养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正蛟贾鳗杨智李科先赵能王鹏丁章贵高林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