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甲状腺炎敷贴药膏分装混合涂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588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甲状腺炎敷贴药膏分装混合涂抹装置,包括存药管、前盖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药管为圆柱状空心管体,内部通过隔板沿一条直径分成药粉管和油管,药粉管和油管后段滑动安装推杆,药粉管和油管前端联通至混合管,混合管前端固定连接刷板,混合管后端侧壁固定连接气囊;所述存药管前后两端分别拆卸安装前盖和后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药粉管和油管,分装药粉和油液,即用即取;推杆配合体积刻度,能定量推药品;药品进入混合管混合成为粘稠糊状;挤压气囊,便能通过压强差将配置的药物从混合管下口送出,然后通过刷版进行涂抹;本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方便了药物的临时配制,节省了配置容器,节约药品。节约药品。节约药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甲状腺炎敷贴药膏分装混合涂抹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甲状腺炎敷贴药膏分装混合涂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甲状腺炎(thyroiditis)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甲状腺功能可正常,可亢进,可减退,有时在病程中三种功能异常均可发生,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永久性甲减。按病程分为急性(化脓性)、亚急性 (非化脓性)和慢性。按病因分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等。其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最为常见,又可分为桥本甲状腺炎 (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以及产后甲状腺炎等。
[0003]病因: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肉芽肿、药物、创伤等多种原因均与甲状腺炎的发病有关。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细菌感染,可引起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被认为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原因,也可发生于非病毒感染(如Q 热或疟疾等)之后。此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等因素也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的发病相关。
[0004]目前临床上对甲状腺炎的治疗办法之一是将特制的药粉和相应的油液混合,制成粘稠的糊状物,然后均匀涂抹在敷贴上,对患者进行敷药治疗,但是这样的药物需要即配即用,不能事先配置,否则药效会降低,达不到治疗要求,导致病情恶化;此外,药粉的用量和药粉与油液的比例也需要进行控制,一方面要起到治疗作用,又不能浪费药粉,另一方面不能太稀了容易流淌污染衣物,不能太干了药性传递缓慢。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甲状腺炎敷贴药膏分装混合涂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甲状腺炎敷贴药膏分装混合涂抹装置,该装置设置了药粉管和油管,将药粉和油液分装,即用即取;药粉管和油管安装带有活塞的推杆,配合存药管表面的体积刻度,能够定量推出药粉和油液;推出的药粉和油液进入混合管混合,成为可进行涂抹的粘稠糊状;由于混合管与气囊联通,挤压气囊,便能通过压强差将配置的药物从混合管下口送出,然后通过刷版进行涂抹。
[0007]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甲状腺炎敷贴药膏分装混合涂抹装置,包括存药管、前盖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药管为圆柱状空心管体,内部通过隔板沿一条直径分成药粉管和油管,药粉管和油管后段滑动安装推杆,药粉管和油管前端联通至混合管,混合管前端固定连接刷板,混合管后端侧壁固定连接气囊;所述存药管前后两端分别拆卸安装前盖和后盖。
[0008]进一步的,所述药粉管和油管后端设置有限位板,推杆中段的螺纹杆通过螺纹配
合安装在限位板上;螺纹杆后端固定连接旋钮,螺纹杆前端铰连接活塞。
[0009]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形状与药粉管或油管截面形状相同,活塞能够沿存药管轴向滑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药粉管和油管下端均设置单向阀。
[0011]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管为上段呈圆柱状、下段呈倒圆台状的空心容器,混合管下端设置有出药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存药管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存药管外表面设置有体积刻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甲状腺炎敷贴药膏分装混合涂抹装置,该装置设置了药粉管和油管,将药粉和油液分装,即用即取;药粉管和油管安装带有活塞的推杆,配合存药管表面的体积刻度,能够定量推出药粉和油液;推出的药粉和油液进入混合管混合,成为可进行涂抹的粘稠糊状;由于混合管与气囊联通,挤压气囊,便能通过压强差将配置的药物从混合管下口送出,然后通过刷版进行涂抹;本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方便了药物的临时配制,节省了配置容器,节约药品。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存药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存药管正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存药管剖视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存药管;2、前盖;3、后盖;4、气囊;5、油管;6、药粉管; 7、推杆;8、混合管;9、刷板;10、体积刻度;11、螺纹杆;12、旋钮;13、活塞;14、限位板;15、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甲状腺炎敷贴药膏分装混合涂抹装置,包括存药管1、前盖2和后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药管1 为圆柱状空心管体,内部通过隔板沿一条直径分成药粉管6和油管5,药粉管6和油管5后段滑动安装推杆7,药粉管6和油管5前端联通至混合管8,混合管8前端固定连接刷板9,混合管8后端侧壁固定连接气囊4;所述存药管1前后两
端分别拆卸安装前盖2和后盖3。
[0025]所述药粉管6和油管5后端设置有限位板14,推杆7中段的螺纹杆11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限位板14上;螺纹杆11后端固定连接旋钮12,螺纹杆11前端铰连接活塞13;转动旋钮12,带动螺纹杆 11转动,螺纹杆11在存药管1轴向运动,带动活塞13运动推出药粉或油液。
[0026]所述活塞13形状与药粉管6或油管5截面形状相同,活塞13能够沿存药管1轴向滑动。
[0027]所述药粉管6和油管5下端均设置单向阀15,单向的流通药品,防止污染。
[0028]所述混合管8为上段呈圆柱状、下段呈倒圆台状的空心容器,便于混合药物下泄,混合管8下端设置有出药孔,混合药物从出药孔流出。
[0029]所述存药管1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存药管1外表面设置有体积刻度10,便于控制药品的配比。
[0030]实施例2
[0031]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甲状腺炎敷贴药膏分装混合涂抹装置,该装置设置了药粉管6和油管5,将药粉和油液分装,即用即取;药粉管6和油管5安装带有活塞13的推杆7,配合存药管1表面的体积刻度10,能够定量推出药粉和油液;推出的药粉和油液进入混合管8混合,成为可进行涂抹的粘稠糊状;由于混合管8与气囊4联通,挤压气囊4,便能通过压强差将配置的药物从混合管8下口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甲状腺炎敷贴药膏分装混合涂抹装置,包括存药管、前盖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药管为圆柱状空心管体,内部通过隔板沿一条直径分成药粉管和油管,药粉管和油管后段滑动安装推杆,药粉管和油管前端联通至混合管,混合管前端固定连接刷板,混合管后端侧壁固定连接气囊;所述存药管前后两端分别拆卸安装前盖和后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甲状腺炎敷贴药膏分装混合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粉管和油管后端设置有限位板,推杆中段的螺纹杆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限位板上;螺纹杆后端固定连接旋钮,螺纹杆前端铰连接活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孟琼王慧新季黎明张洁杜程昊张美珠曾梓瑜张振苑侯君胡慧菁岑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