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64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包括外包装袋、管口,外包装袋的内部分为上层和下层,下层内装填有中药药液,且管口和下层对接且连通设置,上层内分为多个隔间,每个隔间内均固定连接有水包和粉体,粉体包裹水包。本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袋装中药,添加了自加热系统,从而使其稍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获得了较大的便利性,从而在局部地区更好的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袋装中药,尤其涉及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


技术介绍

1、袋装的中药都是在医院或者药房代煎出来的,本身的材质是无菌的包装,煎煮出来之后进行灌注之后进行热封,热封之后细菌就很少,从便于携带和快速使用。

2、但袋装中药在常规情况下还需要将其倒出加热,之后再正常服用,特别是在北方冬季等环境中,几乎是无法直接或正常使用的,因此。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包括外包装袋、管口,所述外包装袋的内部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下层内装填有中药药液,且管口和下层对接且连通设置,所述上层内分为多个隔间,每个隔间内均固定连接有水包和粉体,所述粉体包裹水包。

4、优选地,所述隔间在外包装袋内依次排列,每个隔间空间大小相等。

5、优选地,所述粉体包括碳酸钠、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盐。

6、优选地,所述上层和下层之间设有无纺布夹层,所述无纺布夹层的厚度不低于2mm。

7、优选地,所述外包装袋的外部镶嵌有多个刺破板,多个刺破板对应多个隔间,所述刺破板的下端呈尖钉状,所述刺破板与水包靠近设置,且与外包装袋密封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外包装袋的外部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刺破板设置于凹槽内,且刺破板的端面低于凹槽的槽口。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0、1、通过设置的水包、粉体、无纺布夹层的配合,以达到利用水包、粉体的混合在短时间内发出热量来加热中药药液,使其达到能够直接进行使用的状态,从而避免了在寒冷冬季的情况下不便使用的弊端,从而使其稍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获得了较大的便利性,从而在局部地区更好的进行使用。

11、2、通过设置的隔间和刺破板、凹槽,以达到利用隔间来将水包、粉体分成多组分别放置,从而方便人员利用刺破板来进行对应的加热操作,自主选择需要的加热能量,同时凹槽的存在也更好的防止了刺破板被误触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包装袋(1)、管口(2),所述外包装袋(1)的内部分为上层(3)和下层(4),所述下层(4)内装填有中药药液(5),且管口(2)和下层(4)对接且连通设置,所述上层(3)内分为多个隔间(6),每个隔间(6)内均固定连接有水包(7)和粉体(8),所述粉体(8)包裹水包(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6)在外包装袋(1)内依次排列,每个隔间(6)空间大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3)和下层(4)之间设有无纺布夹层(9),所述无纺布夹层(9)的厚度不低于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装袋(1)的外部镶嵌有多个刺破板(10),多个刺破板(10)对应多个隔间(6),所述刺破板(10)的下端呈尖钉状,所述刺破板(10)与水包(7)靠近设置,且与外包装袋(1)密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装袋(1)的外部设有多个凹槽(11),所述刺破板(10)设置于凹槽(11)内,且刺破板(10)的端面低于凹槽(11)的槽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包装袋(1)、管口(2),所述外包装袋(1)的内部分为上层(3)和下层(4),所述下层(4)内装填有中药药液(5),且管口(2)和下层(4)对接且连通设置,所述上层(3)内分为多个隔间(6),每个隔间(6)内均固定连接有水包(7)和粉体(8),所述粉体(8)包裹水包(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6)在外包装袋(1)内依次排列,每个隔间(6)空间大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袋装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糜德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