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式中药煎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451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层式中药煎药装置,包括锅体、锅盖,锅盖设置于锅体的上方,锅盖的一端活动连接锅体;锅盖的盖体内固定设置有落药机构;所述落药机构包括料斗、支架,料斗固定支撑于支架上;料斗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上下连通且彼此独立的至少三个置药区域;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三组开门机构,开门机构的落料门与置药区域的出口一一对应;开门机构通过控制落料门的伸缩,控制各所述置药区域的出口与所述锅体内腔的连通与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融合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层煎药的方式,能够满足先煎、后下的特殊煎煮要求;利用独立分层装药技术,以上下为分层方法,实现了分层独立装药,同层混合煎煮。同层混合煎煮。同层混合煎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层式中药煎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煎煮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分层式中药煎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的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更是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其中,中药汤剂是中药最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目前中医临床应用中也最为广泛。汤剂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并具有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以及药味加减便捷等几大特点,这使得中药汤剂成为了广大患者服用中药的首选方式。然而,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直接影响着药物对于人体的作用力度,是否正确煎煮和服用中药汤剂将对病情的发展趋势产生巨大的变化。
[0003]但是,目前家庭煎药普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煎药器具的材料选择存在盲点;煎药器具的选择对药液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历代医家都对此很重视;比如煎药忌用铁器,这是因为铁器化学性质不稳定,并能在煎煮过程中与中药所含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往往铁制锅具在家中却最为常见。第二,浸泡时间的确定;许多患者认为浸泡时间越长,对中药的煎煮更加有利,殊不知,如在夏季浸泡太长就极有可能导致药物变质。第三,加水量的确定;中药汤剂以水为溶媒进行煎煮,加水量的多少对煎出量以及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量都有重大影响,但是患者无法精确控制加水量。第四,煎药时间的确定;中药煎煮一般以武火煎至微沸,再用文火煎煮;但是像一些比较特殊的如解表药和滋补药等,虽说大致的煎法差不多,但是在时间和次数上却有着微妙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已经足以影响药物对人体的功效。以上诸多问题,导致家庭煎药的煎煮质量较差,所得的中药汤剂无法达到理想的药效。
[0004]因此,需要一款能够用于家庭使用的煎药设备,能够用于煎煮中药。既可以解决新接触中药的患者对中药的煎煮知识知之甚少,不知该如何煎煮中药的问题,又可以解决一些需要长期服用中药的慢性病患者,希望能用煎药设备进行每日煎药的问题。虽然现在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代煎服务,但是大部分患者出于各种原因对于代煎药并不是那么信任,仍然希望能够在家里自行煎药。
[0005]但是,现有的家用煎药机,无法实现先煎、后下的特殊要求,在先煎、后下等特殊药物的使用上并没有改进;很多的患者出于麻烦甚至都是直接将所有的药物全部放在一起煎煮,导致后下的药物没有煎透,而先煎的药物由于煎煮时间太久失去了应有的功效,导致整体药效大打折扣。并且,现有的家用煎药机并不能做到全程无人照看,所以并不是真正的全自动煎药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层式中药煎药装置,它可以实现全自动分层煎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分层式中药煎药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8]包括锅体1、锅盖2,锅盖2设置于锅体1的上方,锅盖2的一端活动连接锅体1;锅盖2的盖体21内固定设置有落药机构;所述落药机构包括料斗22、支架24,料斗22固定支撑于支架24上;料斗22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上下连通且彼此独立的至少三个置药区域;支架24上设置有至少三组开门机构,开门机构的落料门与置药区域的出口一一对应;开门机构通过控制落料门的伸缩,控制各所述置药区域的出口与所述锅体1内腔的连通与否。
[0009]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开门机构包括开门电机,开门电机的伸缩杆活动设置于密封套内;伸缩杆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压块;伸缩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落料门的下端,落料门的门板对应于所述置药区域的出口;开门电机能够带动落料门往复运动,以控制所述置药区域的出口与锅体1内腔的连通与否。
[001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4包括支架板24

1,所述开门机构设置于支架板24

1上;所述开门电机的上方设置有电机盖板,电机盖板与所述支架板24

1之间组成密闭空间,所述开门电机设置于密闭空间内。
[001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板24

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密封圈24

5;当所述锅盖2闭合时,密封圈24

5位于锅盖2的支架板24

1与锅体1的内锅11之间。
[001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板24

1上开设有排汽通道24

11;排汽通道24

11固定连接排汽机构25。
[001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锅体1包括内锅11,内锅11通过支撑座12固定设置于底座13上;内锅11的内腔活动设置有药物搅拌机构;所述药物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刀14,搅拌刀14的驱动轴穿过所述内锅11的锅底,驱动轴通过传动轴14

1固定连接搅拌电机14

2的输出轴。
[0014]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3上设置有供水泵15;供水泵15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进水管15

2的一端,第二进水管15

2的另一端与水箱3连通;所述水箱3固定设置于所述锅体的外侧;供水泵15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进水管15

1的一端,第一进水管15

1的另一端与内锅11的内腔连通。
[001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3上设置有排药泵16;排药泵16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出药管16

2的一端,第二出药管16

2的另一端与内锅11的内腔连通;排药泵16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出药管16

1的一端,第一出药管16

1的另一端作为出药口。
[0016]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2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锅体1。
[0017]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21的顶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加药门板26。
[0018]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0019]本技术在融合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层煎药的方式,能够满足先煎、后下的特殊煎煮要求;利用独立分层装药技术,以上下为分层方法,实现了分层独立装药,同层混合煎煮。
[0020]本技术在煎煮锅的上方设置落药机构,能够使下药更充分,避免药物滞留等问题。
[0021]本技术能够使先煎或后下的特殊药材能够按照需要自动掉落至群煎药品中混合后共同煎煮,并实现自动加水及自动出药,从而令使用者能够足不出户即实现全自动中药煎煮,在煎药过程中也可以真正达到无人看管且煎药效果显著的煎药过程,将便捷与高效合为一体。本技术彻底解决了目前中药煎煮费时费力,需要人员不定时守候在煎药锅前照看,煎煮过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说明仅是示意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所述原理可按多种方式应用,以实现许多不同的可替代实施方式。这些说明仅用于示出本技术的教导内容的一般原理,不意味着限制在此所公开的技术构思。
[0023]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式中药煎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锅盖(2),锅盖(2)设置于锅体(1)的上方,锅盖(2)的一端活动连接锅体(1);锅盖(2)的盖体(21)内固定设置有落药机构;所述落药机构包括料斗(22)、支架(24),料斗(22)固定支撑于支架(24)上;料斗(22)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上下连通且彼此独立的至少三个置药区域;支架(24)上设置有至少三组开门机构,开门机构的落料门与置药区域的出口一一对应;开门机构通过控制落料门的伸缩,控制各所述置药区域的出口与所述锅体(1)内腔的连通与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式中药煎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机构包括开门电机,开门电机的伸缩杆活动设置于密封套内;伸缩杆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压块;伸缩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落料门的下端,落料门的门板对应于所述置药区域的出口;开门电机能够带动落料门往复运动,以控制所述置药区域的出口与锅体(1)内腔的连通与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层式中药煎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4)包括支架板(24

1),所述开门机构设置于支架板(24

1)上;所述开门电机的上方设置有电机盖板,电机盖板与所述支架板(24

1)之间组成密闭空间,所述开门电机设置于密闭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层式中药煎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24

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密封圈(24

5);当所述锅盖(2)闭合时,密封圈(24

5)位于锅盖(2)的支架板(24

1)与锅体(1)的内锅(1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层式中药煎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24

1)上开设有排汽通道(2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