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81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包括枕头主体,枕头主体包括弹性基层和与弹性基层相复合一体的位于弹性基层顶部的弹性支撑层,弹性支撑层的顶面设有凹形枕槽,凹形枕槽的底壁上设有网状凉感体,网状凉感体包括网格支撑体和位于网格支撑体外周的用于夹固在弹性基层与弹性支撑层之间的固接外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透气枕头的凉感需求,凉感区位于凹形枕槽内,提供较为可靠地接触凉感舒适度,同时易于实现网状凉感体的搭载成型,生产方便简单。网状凉感体具备较为可靠地结构强度与弹性支撑舒适性,有效延长了枕头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满足水洗需求。枕面具备非常丰富地差异化支撑区,使得枕头使用体感更丰富。使得枕头使用体感更丰富。使得枕头使用体感更丰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属于功能性枕头的


技术介绍

[0002]枕头,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
[0003]枕头一般采用柔软性材料,具备较优地接触舒适度,同时存在一定地保温性,而在炎热季节使用时,头部与枕头接触区域会产生大量地热,影响到使用舒适性,在传统枕头使用时,人们会在枕头上套上一层凉感层,该凉感层一般为草席或竹席,该草席和竹席一般为平面接触,而为了提高枕头的舒适性,一般会存在高低起伏的功能区设计,传统凉感层很难实现搭载使用,另外,草席和竹席很难成型在枕头上。公开号CN10857741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揭示了一种舒面蔺草凉席枕头,其为曲面设计,但该曲面功能性较差,基本为曲度面的包裹,也无法与枕头一体成型。
[0004]针对传统凉席缺陷,授权公告号CN201624384U的中国技术揭示了一种清凉床垫或枕头,其上具备吸汗清凉凝胶层,通过吸汗清凉凝胶层能提供一定地凉感接触,起到吸汗清凉的效果,通过其说明书内容所述,该吸汗清凉凝胶层为聚合物水凝胶层,而凝胶在起到清凉作用时存在一定吸汗沾粘性,接触体感较差,另外该吸汗清凉凝胶层为黏附在枕头基体上的,其黏结作业困难,同时凝胶层结构强度较差,在水洗甩干情况下会产生形变乃至破损,实际实用性不高,较难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具备凉感枕头存在诸多缺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包括弹性基层和与所述弹性基层相复合一体的位于所述弹性基层顶部的弹性支撑层,
[0008]所述弹性支撑层的顶面设有凹形枕槽,所述凹形枕槽的底壁上设有网状凉感体,所述网状凉感体包括网格支撑体和位于所述网格支撑体外周的用于夹固在所述弹性基层与所述弹性支撑层之间的固接外缘。
[0009]优选地,所述网格支撑体包括至少一层网格筋,所述网格筋包括若干等距间隔的横向筋与若干等距间隔的纵向筋。
[0010]优选地,所述网格支撑体包括两层相复合一体的网格筋,两个所述网格筋的横向筋之间存在夹角。
[0011]优选地,所述夹角为45
°

[0012]优选地,所述网状凉感体为TPE热塑性弹性体。
[0013]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层上设有围绕所述凹形枕槽的第一侧枕凸起、第一颈枕凸起、第二侧枕凸起及第二颈枕凸起。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枕凸起和所述第二侧枕凸起上分别设有若干S型凸起部。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颈枕凸起上设有若干矩阵式分布的按摩凸点。
[0016]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层包括两个侧枕基、位于两个所述侧枕基之间的中间枕基,所述第一颈枕凸起、所述第二颈枕凸起及所述凹形枕槽位于所述中间枕基上。
[0017]优选地,所述枕头主体为由所述弹性支撑层与所述弹性基层热模压成型的复合体。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9]1.满足透气枕头的凉感需求,凉感区位于凹形枕槽内,提供较为可靠地接触凉感舒适度,同时易于实现网状凉感体的搭载成型,生产方便简单。
[0020]2.网状凉感体具备较为可靠地结构强度与弹性支撑舒适性,有效延长了枕头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满足水洗需求。
[0021]3.枕面具备非常丰富地差异化支撑区,使得枕头使用体感更丰富。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图1中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中网状凉感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中网状凉感体的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的优选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枕头主体1,枕头主体1包括弹性基层2和与弹性基层2相复合一体的位于弹性基层顶部的弹性支撑层3,弹性基层2和弹性支撑层3均采用透气弹性材料,一般采用仿生蜂巢棉,参照授权公告号
CN104805600B揭示的仿生蜂巢棉,其具备非常优异地弹性与透气性。
[0032]一般情况下,透气枕头由仿生蜂巢棉进行热模压成型即可,而本案为了满足凉感区需求,采用了弹性基层2与弹性支撑层3相结合的方式。
[0033]具体地,弹性支撑层3的顶面设有凹形枕槽4,凹形枕槽4的底壁上设有网状凉感体5,网状凉感体5包括网格支撑体51和位于网格支撑体51外周的用于夹固在弹性基层与弹性支撑层之间的固接外缘52。
[0034]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
[0035]首先,在弹性支撑层3上形成了用于头枕的凹形枕槽4,如此起到仿形支撑需求,提高了头枕舒适度,凹形枕槽4外周形成凸起,从而满足对颈部支撑需求。
[0036]通过在凹形枕槽4底壁上设计的网状凉感体5,其能提供接触凉感,同时网状结构易于透气散热,其上的固接外缘52能夹持在弹性基层与弹性支撑层之间,从而满足内置夹固需求,易于实现弹性基层2、弹性支撑层3及网状凉感体5之间组合成型需求。
[0037]如图4所示,该网格支撑体51包括至少一层网格筋,网格筋包括若干等距间隔的横向筋511与若干等距间隔的纵向筋512。
[0038]网状结构体一般即采用此结构,其属于网状体的惯用技术手段,例如纱窗等,均采用此横向筋511与纵向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包括弹性基层和与所述弹性基层相复合一体的位于所述弹性基层顶部的弹性支撑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层的顶面设有凹形枕槽,所述凹形枕槽的底壁上设有网状凉感体,所述网状凉感体包括网格支撑体和位于所述网格支撑体外周的用于夹固在所述弹性基层与所述弹性支撑层之间的固接外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支撑体包括至少一层网格筋,所述网格筋包括若干等距间隔的横向筋与若干等距间隔的纵向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支撑体包括两层相复合一体的网格筋,两个所述网格筋的横向筋之间存在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45
°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具备凉感区的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刚梅先明何增
申请(专利权)人:腾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