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下水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95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4
本申请涉及管道运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沉管下水运输车,包括:底板,水平设置;多个车轮,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端;管托,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端,所述管托的顶端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橡胶垫板,铺设在所述管托的顶端;耳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以及吊装带,与所述耳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板上管托以及管托顶端铺设的橡胶垫板的作用,便于承托运输沉管,沉管表面的防腐层和结构层不会受到损伤,沉管不仅方便在岸上运输,也方便由岸上向水面转移,使沉管下水过程中均无需与地面接触。使沉管下水过程中均无需与地面接触。使沉管下水过程中均无需与地面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管下水运输车


[0001]本技术属于管道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沉管下水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给排水管道沉管施工过程中,由于管道需要从岸上运输至水面上方可开始沉管作业,而其中的运输方法普遍为以下两种:方法1.使用浮吊船从水面将管道直接拖拉入水,存在的缺陷:

拖拉过程可能对管道的防腐层、结构层造成磨损;

浮吊船对于长距离的管道可能出现牵引力不足的现象;

现场施工随意、形象差。方法2.使用吊车从岸上将管道悬吊入水,存在的缺陷:

吊车行动能力及范围受限;

对长距离管道需要多台吊车同时配合,施工成本高;

多吊车配合时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施工工期长;

环保形象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沉管下水运输车,解决了现有沉管从岸上运输至水面的过程中,管道结构层易磨损,施工不便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沉管下水运输车,包括:
[0005]底板,水平设置;
[0006]多个车轮,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端;
[0007]管托,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端,所述管托的顶端面为内凹的圆弧面;
[0008]橡胶垫板,铺设在所述管托的顶端;
[0009]耳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以及
[0010]吊装带,与所述耳板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管托包括:
>[0012]至少两块第一立板,相平行且间距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端,每块所述第一立板的顶端面均为内凹弧面,所述至少两块第一立板的顶端面位于同一内凹弧面上且构成所述管托的顶端面;以及
[0013]至少两块第二立板,设置在两块所述第一立板之间,且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第一立板连接,所述第二立板还与所述底板连接。
[0014]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多块第一立板的呈内凹弧面的顶端面作为管托的顶端面,用于与沉管接触,不仅可以保证与沉管良好的接触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相比于传统的横向设置的弧形面板而言,受力面小,不会存在局部变形或扭曲的情况,也不会因摩擦接触面积大而造成管道外壁磨损。
[0015]进一步,所述两块第一立板和所述两块第二立板两两相对设置,且首尾相拼接围合形成框架结构。
[0016]进一步,所述橡胶垫板为内凹弧形板铺设在所述框架结构的顶端,所述框架结构与所述橡胶垫板和所述底板密封连接,且围合形成密闭腔体。
[0017]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橡胶垫板、框架结构和底板密封连接形成密
闭腔体,为沉管下水运输车提供浮力,即使其从岸上移动至水下,也不会下沉,便于打捞后再次使用。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立板或所述第二立板的侧端设置有加劲肋,所述加劲肋还与所述底板连接。
[0019]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劲肋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管托的刚度和强度。
[0020]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底端还设置有泡沫浮板。
[0021]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泡沫浮板的作用,使沉管下水运输车移动至水下时,可漂浮在水面,不会下沉,实现沉管从岸上运输至水面的无缝衔接,沉管完全不会与地面接触,对沉管的防腐层和结构层起到有效保护。
[0022]进一步,所述耳板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管托的两侧;所述吊装带的两端与两个所述耳板一一连接。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板上管托以及管托顶端铺设的橡胶垫板的作用,便于承托运输沉管,沉管表面的防腐层和结构层不会受到损伤,沉管不仅方便在岸上运输,也方便由岸上向水面转移,使沉管下水过程中均无需与地面接触,吊装带可将管托与沉管有效固定,即使沉管被转移至水面,沉管下水运输车也不会沉入水底,利用吊装带可将沉管下水运输车拖出水面后再次使用。另外,管托的竖向受力面积小,其顶端的圆弧面不易变形扭曲,不会损伤沉管。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沉管下水运输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两个沉管下水运输车配合使用运输沉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0

底板;20

车轮;30

管托;31

第一立板;32

第二立板;40

橡胶垫板;50

耳板;60

吊装带;70

加劲肋;80

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2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8]如图1所示的一种沉管下水运输车,包括底板10、车轮20、管托30、橡胶垫板40、加劲肋70、耳板50以及吊装带60。
[0029]底板10水平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0优选为18mm厚的钢板加工制作而成,其长度为1200mm,宽度为600mm。
[0030]多个车轮20,设置在底板10的底端。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轮20有四个,均匀分布在底板10的底端。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轮20为万向轮。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车轮20包括滚轮及设置在滚轮轴向端的支架。滚轮采用成品钢滚轮,包括钢轴承和钢滚筒。其中,钢轴承外径为190mm,钢滚筒的外径为40mm,钢滚筒安装在支架上,钢轴承套装在钢滚筒上。支架采用18mm厚的钢板加工制作而成,支架的高度为160mm。
[0031]管托30设置在底板10的顶端,管托30的顶端面为内凹的圆弧面。
[0032]橡胶垫板40,铺设在管托30的顶端,橡胶垫板40为与管托30的顶端圆弧面内凹且轮廓一致的圆弧面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橡胶垫板40的厚度为10mm。橡胶垫板40的面积等于
或大于管托30的顶端面的面积。沉管水平放置并搁置在橡胶垫板40的顶端。
[0033]耳板50设置在底板1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板50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管托30的两侧;吊装带60的两端与两个耳板50一一连接。吊装带60用于抱箍沉管在管托3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板50优选为18mm厚钢板加工而成,高度为80mm,底部长100mm,顶部弧形部分的直径为55mm,耳板50上的连接孔的直径为20mm。
[0034]管托30包括两块第一立板31和两块第二立板32。在一个实施例中,管托30可以包括更多个第一立板31和更多个第二立板32。
[0035]至少两块第一立板31相平行且间距设置在底板10的顶端,每块第一立板31的顶端面均为内凹弧面,至少两块第一立板31的顶端面位于同一内凹弧面上且构成管托30的顶端面。由于第一立板31竖立设置,其顶端面为受力面。相比于传统管道运输车中与管道配合的部件采用内凹的弧形面板的方式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立板31的受力面积较小,不易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管下水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水平设置;多个车轮,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端;管托,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端,所述管托的顶端面为内凹的圆弧面;橡胶垫板,铺设在所述管托的顶端;耳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以及吊装带,与所述耳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下水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托包括:至少两块第一立板,相平行且间距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端,每块所述第一立板的顶端面均为内凹弧面,所述至少两块第一立板的顶端面位于同一内凹弧面上且构成所述管托的顶端面;以及至少两块第二立板,设置在两块所述第一立板之间,且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第一立板连接,所述第二立板还与所述底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管下水运输车,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刚向前陈汉桥方思杰华茂森范福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