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413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松柏科植物复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定一棵出现土壤板结的松树或柏树;步骤二、检测所述松树或柏树树干主体的胸径,根部土壤的湿度、PH值和电导率;步骤三、挖透气孔或复壮沟,往透气孔中放入透气管;步骤四、在地面配制并混合多份透气管混合肥或复壮沟混合肥,在地面配制并混合多份透气管园林基质或复壮沟园林基质;步骤五、往透气管中铺设透气管混合肥或往复壮沟中铺设复壮沟混合肥;步骤六、往所述透气管混合肥上铺装透气管园林基质,或往复壮沟混合肥上铺装复壮沟园林基质;步骤七、往透气管园林基质或复壮沟园林基质上铺装营养土;步骤八、往所述营养土上铺装透气地砖。地砖。地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松柏科植物复壮
,具体为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松柏科植物全为木本,为高度分枝的乔木或灌木。茎具真式中柱,无叶隙,初生木质部内始式,髓和皮层相对占体积小,次生木质部发育,密木型,管胞径向壁上为具缘纹孔,射线常单列,少数多列。古人常以松柏赞誉世人青春常驻、坚强不屈的品性,因此松柏科植物常常作为优良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然而松柏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出现根部土壤板结,根部土壤板结后松柏科植物就会出现早期落针、新枝条生长量少、针叶黄化严重、枝条黄化严重、枯枝量多、针叶萌发量少、主杆发霉发黑、枝条迅速干枯、针叶稀疏等症状,因此,提出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使松柏科植物能恢复生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选定一棵出现土壤板结的松树或柏树;
[0007]步骤二、检测所述松树或柏树树干主体的胸径,检测所述松树或柏树树干主体根部土壤的湿度、PH值和电导率;
[0008]步骤三、围绕步骤二所述的树干主体挖透气孔或复壮沟,往透气孔中放入透气管;
[0009]步骤四、根据所述步骤二中的检测结果在地面配制并混合多份透气管混合肥或复壮沟混合肥,根据检测结果在地面配制并混合多份透气管园林基质或复壮沟园林基质;
[0010]步骤五、往每根透气管中铺设一份透气管混合肥或往每条复壮沟中铺设一份复壮沟混合肥;
[0011]步骤六、往所述透气管混合肥上铺装透气管园林基质,或往复壮沟混合肥上铺装复壮沟园林基质;
[0012]步骤七、往步骤六中所述透气管园林基质或复壮沟园林基质上铺装营养土;
[0013]步骤八、将步骤七所述的营养土踩踏平整后,往所述营养土上铺装透气地砖。
[0014]进一步,在步骤三和步骤四中,所述透气管混合肥或复壮沟混合肥的成分为有机肥,所述透气管混合肥或复壮沟混合肥的铺设厚度范围是2~3cm,所述透气管园林基质或复壮沟园林基质的铺设厚度范围是20~60cm;
[0015]当电导率大于500ms/cm时,每份透气管混合肥中添加500g腐殖酸、100ml菌根菌和100ml复合微生物菌种剂,当电导率大于500ms/cm且土壤湿度大于50%RH时,所述透气管园林基质为草炭土,草炭土的填充量应高于透气孔深度的二分之一;
[0016]当电导率小于500ms/cm且土壤湿度小于或等于50%RH时,所述透气管园林基质由腐殖土和草炭土组成,所述腐殖土和草炭土的配制比例为1:1,所述腐殖土和草炭土的填充
量应高于透气孔深度的二分之一;
[0017]当电导率大于500ms/cm时,每份复壮沟混合肥中添加2000g腐殖酸、400ml菌根菌和400ml复合微生物菌种剂,当电导率大于500ms/cm且土壤湿度大于50%RH时,所述复壮沟园林基质为草炭土,草炭土的填充量应高于复壮沟深度的二分之一;
[0018]当电导率小于500ms/cm且土壤湿度小于或等于50%RH时,每份复壮沟园林基质由腐殖土和草炭土组成,所述腐殖土和草炭土的配制比例为1:1,所述腐殖土和草炭土的填充量应高于复壮沟深度的二分之一。
[0019]进一步,在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当土壤的PH值范围在7.4~8之间时,每份透气管混合肥中添加5g螯合铁,当土壤的PH值大于8时,每份透气管混合肥中添加10g螯合铁;
[0020]当土壤的PH值范围在7.4~8之间时,每份复壮沟混合肥中添加20g螯合铁,当土壤的PH值大于8时,每份复壮沟混合肥中添加40g螯合铁。
[0021]进一步,在步骤三中,所述透气孔到树干主体的距离为5~150cm,所述透气孔的打孔深度范围为60~120cm,所述透气孔的打孔个数为4~10个,4~10个所述透气孔以所述树干主体为中心等角度设置。
[0022]进一步,所述透气管包括波纹管体,盖设在所述波纹管体顶端的盖体,设置于所述波纹管体上的多个透气孔,所述波纹管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波纹凹陷,所述波纹凹陷中箍设有加强环;所述透气管的外径范围是15~30cm,透气管的长度范围是40cm~120cm。
[0023]进一步,在步骤三中,所述复壮沟设置有6~10个,6~10个所述复壮沟以所述树干主体为中心等角度设置,所述复壮沟从树冠垂直投影向内十公分处向外开挖,所述复壮沟的长度、宽度和深度范围分别是:50cm

120cm、40cm

100cm和50cm

120cm。
[0024]进一步,所述营养土的回填应当与地面齐平;所述透气地砖为青砖或木板等透气砖体。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通过检测松树或柏树树干主体的胸径,根部土壤的湿度、PH值和电导率,围绕树干主体挖透气孔或复壮沟,根据检测结果配制相应的透气管混合肥、复壮沟混合肥、透气管园林基质和复壮沟园林基质,并将透气管混合肥和透气管园林基质用于透气管中,复壮沟混合肥和复壮沟园林基质用于复壮沟中,针对性解决了土壤板结后松柏科植物出现的问题,促进了松柏科植物复壮;本专利技术针对性解决了土壤板结后松柏科植物出现的早期落针、新枝条生长量少、针叶黄化严重、枝条黄化严重、枯枝量多、针叶萌发量少、主杆发霉发黑、枝条迅速干枯和针叶稀疏问题,促进了松柏科植物复壮,使松柏科植物能恢复生机。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步骤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挖透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挖复壮沟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透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树干主体10;透气孔101;复壮沟102;波纹管体1;透气孔11;盖体2;加强环3。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步骤一、选定一棵出现土壤板结的松树或柏树;
[0036]步骤二、检测所述松树或柏树树干主体10的胸径,检测所述松树或柏树树干主体10根部土壤的湿度、PH值和电导率;
[0037]步骤三、围绕步骤二所述的树干主体10挖透气孔101或复壮沟102,往透气孔101中放入透气管;
[0038]步骤四、根据所述步骤二中的检测结果在地面配制并混合多份透气管混合肥或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定一棵出现土壤板结的松树或柏树;步骤二、检测所述松树或柏树树干主体(10)的胸径,检测所述松树或柏树树干主体(10)根部土壤的湿度、PH值和电导率;步骤三、围绕步骤二所述的树干主体(10)挖透气孔(101)或复壮沟(102),往透气孔(101)中放入透气管;步骤四、根据所述步骤二中的检测结果在地面配制并混合多份透气管混合肥或复壮沟混合肥,根据检测结果在地面配制并混合多份透气管园林基质或复壮沟园林基质;步骤五、往每根透气管中铺设一份透气管混合肥或往每条复壮沟中铺设一份复壮沟混合肥;步骤六、往所述透气管混合肥上铺装透气管园林基质,或往复壮沟混合肥上铺装复壮沟园林基质;步骤七、往步骤六中所述透气管园林基质或复壮沟园林基质上铺装营养土;步骤八、将步骤七所述的营养土踩踏平整后,往所述营养土上铺装透气地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和步骤四中,所述透气管混合肥或复壮沟混合肥的成分为有机肥,所述透气管混合肥或复壮沟混合肥的铺设厚度范围是2~3cm,所述透气管园林基质或复壮沟园林基质的铺设厚度范围是20~60cm;当电导率大于500ms/cm时,每份透气管混合肥中添加500g腐殖酸、100ml菌根菌和100ml复合微生物菌种剂,当电导率大于500ms/cm且土壤湿度大于50%RH时,所述透气管园林基质为草炭土,草炭土的填充量应高于透气孔(101)深度的二分之一;当电导率小于500ms/cm且土壤湿度小于或等于50%RH时,所述透气管园林基质由腐殖土和草炭土组成,所述腐殖土和草炭土的配制比例为1:1,所述腐殖土和草炭土的填充量应高于透气孔(101)深度的二分之一;当电导率大于500ms/cm时,每份复壮沟混合肥中添加2000g腐殖酸、400ml菌根菌和400ml复合微生物菌种剂,当电导率大于500ms/cm且土壤湿度大于50%RH时,所述复壮沟园林基质为草炭土,草炭土的填充量应高于复壮沟(102)深度的二分之一;当电导率小于500ms/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柏超刘翰杰贠萌苏丽娜仪志颖褚娜刘鹏史泽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林佳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