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冬青造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2355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沙冬青造林方法,属于林业技术领域,包括整地、浇水、种子处理、播种、透气、放苗、补种、检查,在播种后覆膜,所述覆膜是指将膜覆在种植穴上,且膜的中部凹陷,所述播种中种植穴的规格为长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冬青造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
,具体涉及一种沙冬青造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沙漠化是对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使土地滋生能力退化,农牧生产能力及生物产量下降,可供耕地及牧场面积减少。由于沙漠化而致的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已使不少国家遭致连年饥荒。全球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正在逐年增加。如果沙漠化继续下去而得不到有效抑制,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土地,封沙育草,营造防风沙林,实现林业治理,将会充分发挥植被群体效应以达到退沙还土的目的。
[0003]沙冬青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西北唯一常绿阔叶灌木,又称蒙古沙冬青等,灌木,四季常青,主要在宁夏、内蒙古等低山区域分布。沙冬青种子具有极强的吸水能力,适合在砂砾土壤中生长,能够很快发芽,耐旱、抗热性均很强,在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生长,为典型的旱生植物,能抗风抗沙,因此被广泛种植于我国的沙区。沙冬青的枝条、树叶都可以入药,目前是沙区植物中比较优良的种质资源。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科研院所利用野生沙冬青籽进行人工繁育,但沙冬青的出苗率只有30%,沙冬青大田苗移植造林不易成活,故常用容器苗或直播造林的方式栽培。
[0004]公开号为CN10316858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沙冬青容器育苗方法,其公开了容器育苗幼苗出苗整齐,苗木大小均匀,在移植造林中不易伤根,造林成活率高,但并未体现具体的成活率,因此该效果并不明确,在育苗过程中更要加强水、肥管理,工序复杂,而容器苗或直播造林方法受降雨量和降雨时间以及容器苗质量、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偶然性很大,造林成活率、生长量很不稳定。且抗旱树种造林全部为荒山造林,受地形地貌和环境限制,直播的成活率低,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沙冬青造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沙冬青造林方法。
[0006]一种沙冬青造林方法,包括整地、浇水、种子处理、播种、透气、放苗、补种、检查,在播种后覆膜,所述覆膜是指将膜覆在种植穴上,且膜的中部凹陷,所述播种中种植穴的规格为长25

40cm
×
宽25

40cm
×
高25

40cm。
[0007]优选的,所述膜为农用薄膜,且薄膜规格为宽0.7

1m
×
长0.7

1.4m。
[0008]优选的,所述播种为,在浇水后10

15h内播种,每穴播种5

8粒沙冬青种子,覆土厚度1

1.5cm。
[0009]优选的,播种时,在距离种植穴底部3

5cm处的南面放种。
[0010]优选的,浇水后,种植穴内的含水率为40%

65%。
[0011]优选的,按密度80

110株/亩整地。
[0012]优选的,株行距2m(株距)
×3‑
4m(行距)。
[0013]优选的,所述种子处理为,将沙冬青种子消毒后洗净,清水浸泡10

15h,水温为50

60℃。
[0014]优选的,使用质量分数为0.5%的高锰酸钾消毒沙冬青种子。
[0015]优选的,所述检查的方法如下:检查膜的破损情况,将破损的膜压好土,将压倒或没有放出的苗子放出,压好土。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沙冬青造林方法,成活率高,生长量大,由于覆膜保墒增温,创造了更好的生长环境,较不覆膜成活率提高了10.8%,年均高生长量达17.6cm,三年可成林;同时,种植方法简单,用料廉价,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都在90%以上,适宜大规模推广。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沙冬青造林方法,较容器苗造林,少了育苗、苗木运输等环节,节约了成本,且造林工序简单化。
[0019]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合适的种植穴尺寸和在种植穴内播种的适宜位置,与覆膜配合,达到了保墒、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快速发芽、促进高生长量的目的,避免了积水和湿度影响成活率,又保证了水分含量,遮阴耐旱,为沙冬青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从而提高了成活率和高生长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1]实施例1:
[0022](1)整地:按密度110株/亩整地,株行距2m(株距)
×
3m(行距),种植穴为圆形,规格为直径0.3m,穴深0.3m。
[0023](2)浇水:种植穴中含水率为40%。
[0024](3)种子处理:在播种的前一天,将沙冬青种子用质量分数为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洗净,用温水浸泡1夜,水温50℃。
[0025](4)播种:浇水后1夜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每穴播种8粒,覆土1.5cm。
[0026](5)播种部位:在种植穴南面,距离底部5cm处。
[0027](6)覆膜:播种后立即覆膜,膜宽70cm,膜长70cm,覆在植苗穴上,先将膜的中间用土块压下形成碗状,然后将膜的周边封死压实。
[0028](7)透气:播种后7

15天陆续破土出苗,当苗高2

3cm时在穴上膜中间破开薄膜一个小孔透气。
[0029](8)放苗:待幼苗生长高5

10cm时,将薄膜全部压在穴中,放出幼苗,幼苗周围薄膜用土压实。同时,浇水1次,每穴浇水1kg,以将幼苗根部土壤和薄膜覆土浇湿为宜。
[0030](9)补种:对出现的空穴进行补种,补种方法同(4)。
[0031](10)检查:45天后进行全面检查,将破损的膜压好,浇水一次,将压倒或没有放出的苗子放出,压好土。
[0032]实施例2
[0033](1)整地:按密度80株/亩整地,株行距2m(株距)
×
3m(行距),种植穴为圆形,规格
为直径30cm,穴深30cm。
[0034](2)浇水:种植穴中含水率50%。
[0035](3)种子处理:在播种的前一天,将沙冬青种子用质量分数为0.4%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洗净,清水浸泡1夜。
[0036](4)播种:浇水后1夜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每穴播种5粒,覆土1cm。
[0037](5)播种部位:在种植穴南面,距离底部3cm处。
[0038](6)覆膜:播种后立即覆膜,膜宽70cm,膜长70cm,覆在植苗穴上,先将膜的中间用土块压下形成碗状,然后将膜的周边封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冬青造林方法,包括整地、浇水、种子处理、播种、透气、放苗、补种、检查,其特征在于,在播种后覆膜,所述覆膜是指将膜覆在种植穴上,且膜的中部凹陷,所述播种中种植穴的规格为长25

40cm
×
宽25

40cm
×
高25

4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冬青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为农用薄膜,且薄膜规格为宽0.7

1m
×
长0.7

1.4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冬青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为,在浇水后10

15h内播种,每穴播种5

8粒沙冬青种子,覆土厚度1

1.5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沙冬青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时,在距离种植穴底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堂卢昌社李小娥张世菊李兵帮
申请(专利权)人:白银市国有林场和种苗工作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