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芯片成膜的高纯五(二甲基氨基)钽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408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芯片成膜的高纯五(二甲基氨基)钽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将TaCl5在有机溶剂中与5倍的二甲胺反应,在钽金属原子上引入2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生产副产物,导致产品纯度低。
[0009]因此,提供一种成本低、易于分离、产品纯度高,能够满足IC芯片成膜的五(二甲基氨基)钽的制备方法,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芯片成膜的高纯五(二甲基氨基)钽的制备方法,减少正丁基锂的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解决了过滤分离的难题,同时降低了由于多次洗涤造成产品与空气和水汽的接触频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纯度。
[0011]本专利技术用于芯片成膜的高纯五(二甲基氨基)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CH3)2NH][Ta(N(CH3)2)2Cl3]的制备:
[0013]将TaCl5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形成混合液,然后控制混合液的温度为8~12℃,在搅拌状态下向混合液中加入二甲胺形成红色悬浮液;然后搅拌4~5小时,静置2~2.5小时,过滤除去固体残渣,获得红色澄清的[(CH3)2NH][Ta(N(CH3)2)2Cl3]溶液;
[0014](2)二甲基氨基锂LiN(CH3)2的制备:
[0015]将正丁基锂己烷溶液加入正己烷中搅拌稀释后,得到稀释后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在室温下向稀释后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中缓慢加入二甲胺,二甲胺加完后继续在室温下搅拌1~1.5小时,形成二甲基氨基锂悬浮液;
[0016](3)五(二甲基氨基)钽Ta(N(CH3)2)5的制备:
[0017]将步骤(2)制备的二甲基氨基锂悬浮液冷却至8~12℃,在搅拌下将步骤(1)制备的[(CH3)2NH][Ta(N(CH3)2)2Cl3]溶液缓慢加入到二甲基氨基锂悬浮液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颜色逐渐变成浅黄色;然后升温至70~80℃,继续搅拌反应4.5~5.5小时;
[0018](4)分离提纯:
[0019]步骤(3)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离心分离,获得黄色澄清液;减压蒸发除去溶剂获得黄色固体;将黄色固体减压升华获得浅橙色晶状固体Ta(N(CH3)2)5。
[0020]优选的,步骤(1)所述TaCl5与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25~30:500g/mL。
[0021]优选的,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由甲苯和正己烷按照4: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
[0022]优选的,步骤(1)所述二甲胺与TaCl5的摩尔比为1:5。
[0023]优选的,步骤(2)所述正丁基锂己烷溶液的浓度为1~2.5M,所述正丁基锂己烷溶液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90~100:200。
[0024]优选的,步骤(2)所述正丁基锂与二甲胺的摩尔比为1:1。
[0025]优选的,步骤(3)所述混合溶液中[(CH3)2NH][Ta(N(CH3)2)2Cl3]与二甲基氨基锂的摩尔比为1:3。
[0026]优选的,步骤(4)离心分离的转速为3000~5000rpm。
[0027]本申请首先采用五氯化钽和二甲胺在有机溶剂中制备二(二甲基氨基)三氯化钽,反应式如式(I):
[0028]TaCl5+5HN(CH3)2→
(HN(CH3)2)Ta(N(CH3)2)Cl3+2[Cl][H2N(CH3)2)]ꢀꢀ
(I)
[0029]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化合物是可溶的,而[Me2NH2][Cl]盐是不容的,因此可以过滤或离心分离把固体盐分离除去。
[0030]然后采用二(二甲基氨基)三氯化钽与3倍量的二甲基氨基锂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
五(二甲基氨基)钽,反应式如式(II):
[0031][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芯片成膜的高纯五(二甲基氨基)钽的制备方法,将TaCl5在有机溶剂中与5倍的二甲胺反应,在钽金属原子上引入2个

NMe2基团,形成二(二甲基氨基)三氯化钽,然后将二(二甲基氨基)三氯化钽与3倍量的二甲基氨基锂反应得到五(二甲基氨基)钽。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减少了正丁基锂的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且通过氮气保护的离心工艺分离产品及副产物,解决了不易分离的问题,同时减少了溶剂的用量,减少了制备工时,降低了多次洗涤造成产品与空气和水汽的接触频次,减少分解的机会,提高了产品收率。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制备的用于芯片成膜的高纯五(二甲基氨基)钽的核磁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6]实施例1
[0037]一种用于芯片成膜的高纯五(二甲基氨基)钽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38](1)[(CH3)2NH][Ta(N(CH3)2)2Cl3]的制备:
[0039]向1L的圆底玻璃瓶内加入29g TaCl5(0.08mol),和由400ml甲苯和100ml正己烷组成的有机溶剂,搅拌形成黄色悬浮混合液,然后控制混合液的温度为10℃,在搅拌状态下向混合液中加入二甲胺18g(0.4mol)形成红色悬浮液;然后搅拌4小时,静置2小时,过滤除去固体残渣,获得红色澄清的[(CH3)2NH][Ta(N(CH3)2)2Cl3]溶液;
[0040](2)二甲基氨基锂LiN(CH3)2的制备:
[0041]在2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96ml(2.5M,0.24mol)正丁基锂己烷溶液和200ml正己烷,搅拌得到稀释后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在室温下向正丁基锂溶液中缓慢加入二甲胺11g(0.24mol),二甲胺加完后继续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形成二甲胺基锂悬浮液;
[0042](3)五(二甲基氨基)钽Ta(N(CH3)2)5的制备:
[0043]将步骤(2)制备的二甲基氨基锂悬浮液冷却至10℃,在搅拌下将步骤(1)制备的[(CH3)2NH][Ta(N(CH3)2)2Cl3]溶液缓慢加入到二甲基氨基锂悬浮液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颜色逐渐变成浅黄色;然后升温至70℃,继续搅拌5小时;
[0044](4)分离提纯
[0045]将步骤(3)中的混合溶液降温至室温,在氮气保护下使用离心机将固液分离,离心机旋转速度为4000rpm,获得黄色澄清液;减压蒸发除去溶剂获得黄色固体;将黄色固体减压升华获得浅橙色晶状固体Ta(N(CH3)2)5,所述Ta(N(CH3)2)5的纯度为99.999%(按金属含量计算)。
[0046]实施例1制备的芯片成膜的高纯五(二甲基氨基)钽的核磁谱图如图1。谱图峰值说
明:δ(ppm)3.25N(CH3)2;7.16ppm为氘代苯参考峰。
[0047]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芯片成膜的高纯五(二甲基氨基)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CH3)2NH][Ta(N(CH3)2)2Cl3]的制备:将TaCl5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形成混合液,然后控制混合液的温度为8~12℃,在搅拌状态下向混合液中加入二甲胺形成红色悬浮液;然后搅拌4~5小时,静置2~2.5小时,过滤除去固体残渣,获得红色澄清的[(CH3)2NH][Ta(N(CH3)2)2Cl3]溶液;(2)二甲基氨基锂LiN(CH3)2的制备:将正丁基锂己烷溶液加入正己烷中搅拌稀释后,得到稀释后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在室温下向稀释后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中缓慢加入二甲胺,二甲胺加完后继续在室温下搅拌1~1.5小时,形成二甲基氨基锂悬浮液;(3)五(二甲基氨基)钽Ta(N(CH3)2)5的制备:将步骤(2)制备的二甲基氨基锂悬浮液冷却至8~12℃,在搅拌下将步骤(1)制备的[(CH3)2NH][Ta(N(CH3)2)2Cl3]溶液缓慢加入到二甲基氨基锂悬浮液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颜色逐渐变成浅黄色;然后升温至70~80℃,继续搅拌反应4.5~5.5小时;(4)分离提纯:步骤(3)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离心分离,获得黄色澄清液;减压蒸发除去溶剂获得黄色固体;将黄色固体减压升华获得浅橙色晶状固体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福全卢志国顾二形孙彦辉孙长礼杨丰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博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