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旋转桥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96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旋转桥式起重机,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板;该上旋转桥式起重机,通过设置定位板、转动块、强力弹簧和圆块等,弹性板受力被挤压的同时滑动柱向移动小车的内部滑动,滑动过程中拉伸强力弹簧进行缓冲,且当弹性板被挤压至与极限垫块接触时再次进行缓冲,以此避免了横移小车移动到两端时不能进行缓冲的缺点;通过设置U型框、旋转底座、定位圆环和滚珠等,转动插销移出横梁后可将U型框放至一旁,且旋转环可以直接移出旋转底座,可以对其进行养护或检修,完成后依次组装即可,以此避免旋转结构复杂不方便检修的缺点。避免旋转结构复杂不方便检修的缺点。避免旋转结构复杂不方便检修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旋转桥式起重机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为一种上旋转桥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在钢铁企业中,上旋转桥式起重机主要承担吊运铸坯,由于下线、摆坯垛、发运需要,该天车需要吊运铸坯后旋转180度以满足生产需要。上旋转桥式起重机的大梁可沿厂房轨道进行运行,大梁上为运行小车,运行小车可沿大梁上安装的轨道直线运行,在运行小车有上旋转小车,上旋转小车在运行小车上安装的圆形轨道上旋转运行,现有的上旋转桥式起重机中的横移小车移动两端时缓冲效果不好,容易造成震动,并且现有的旋转结构复杂,维修不方便,不利于使用.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10084759U中公开的一种旋转桥式起重机,虽然该技术可以使得旋转小车在旋转轨道上运动更加稳定,但是该技术在横移小车移动到两端时不能进行缓冲,并且该技术旋转结构复杂不方便检修,综上所述存在着横移小车移动到两端时不能进行缓冲和旋转结构复杂不方便检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旋转桥式起重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上旋转桥式起重机,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块,所述弹性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侧面与移动小车的两侧面抵接,所述弹性板的下端抵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与移动小车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的另一端设置有圆块,所述圆块的一侧设置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的一端与移动小车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小车的上端设置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圆环,所述定位圆环的内部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的上端抵接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的内侧面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上端抵接有U型框,所述U型框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与移动小车固定连接,所述U型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插销,所述转动插销的侧面与横梁插接。
[0008]可选的,所述移动小车的内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侧面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侧面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移动小车的内侧固定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侧
面抵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轮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横梁的下端设置有电动葫芦。
[0010]可选的,所述移动小车的两侧均设置有极限垫块,所述移动小车的两侧中部和极限垫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与滑动柱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极限垫块的材质为橡胶,所述定位板的长度与移动小车的宽度相同。
[0011]可选的,所述弹性板的中部开设有平面,所述缓冲块的一侧与弹性板的平面相适配,所述缓冲块的另一侧为圆弧面,所述弹性板两端均开设有与转动块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弹性板的上表面与移动小车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
[0012]可选的,所述旋转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与定位圆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旋转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与旋转环相适配的槽,所述与旋转环相适配的槽的底部为V型槽,所述定位圆环的内部开设有与滚珠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滚珠的数量有六个,六个所述滚珠按照圆形阵列分布。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旋转桥式起重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上旋转桥式起重机,通过设置定位板、极限垫块、弹性板、缓冲块、滑动柱、转动块、强力弹簧和圆块等,达到了可以对横移小车进行缓冲的效果,使用过程中当控制人员操控小车移动到两端时缓冲块首先接触端面阻挡物,接触后挤压弹性板通过转动块的转动向两端扩展,弹性板受力被挤压的同时滑动柱向移动小车的内部滑动,滑动过程中拉伸强力弹簧进行缓冲,且当弹性板被挤压至与极限垫块接触时再次进行缓冲,以此避免了横移小车移动到两端时不能进行缓冲的缺点。
[0016]2、该上旋转桥式起重机,通过设置U型框、旋转底座、旋转环、横梁、固定块、固定螺栓、转动插销、定位圆环和滚珠等,达到了方便检修的效果,使用过程中需要检修时使用扳手将固定螺栓拆下后可以将U型框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首先将U型框向上移动带动第一伺服电机和转动插销上移,转动插销移出横梁后可将U型框放至一旁,且旋转环可以直接移出旋转底座,此时定位圆环和滚珠露出,可以对其进行养护或检修,完成后依次组装即可,以此避免了旋转结构复杂不方便检修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滑轨;2、移动小车;3、第一伺服电机;4、U型框;5、旋转底座;6、旋转环;7、电动葫芦;8、定位板;9、极限垫块;10、弹性板;11、缓冲块;12、滑动柱;13、横梁;14、固定块;15、固定螺栓;16、移动轮;17、转动块;18、强力弹簧;19、圆块;20、从动齿轮;21、第一转动轴;22、主动齿轮;23、第二伺服电机;24、第二转动轴;25、转动插销;26、定位圆环;27、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上旋转桥式起重机,包括移动小车2,移动小车2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2,滑动柱12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板10,弹性板10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块11,弹性板10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7,弹性板10的中部开设有平面,缓冲块11的一侧与弹性板10的平面相适配,缓冲块11的另一侧为圆弧面,弹性板10两端均开设有与转动块17相适配的凹槽,弹性板10的上表面与移动小车2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转动块17的侧面与移动小车2的两侧面抵接,弹性板10的下端抵接有定位板8,移动小车2的两侧均设置有极限垫块9,移动小车2的两侧中部和极限垫块9的内部均开设有与滑动柱12相适配的通孔,极限垫块9的材质为橡胶,定位板8的长度与移动小车2的宽度相同,定位板8的一侧与移动小车2固定连接,滑动柱12的另一端设置有圆块19,圆块19的一侧设置有强力弹簧18,强力弹簧18的一端与移动小车2的内侧固定连接,移动小车2的内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1和第二转动轴24,第一转动轴21侧面设置有从动齿轮20,从动齿轮20的侧面啮合有主动齿轮22,主动齿轮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3的输出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旋转桥式起重机,包括移动小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2)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2),所述滑动柱(12)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板(10),所述弹性板(10)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块(11),所述弹性板(10)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7),所述转动块(17)的侧面与移动小车(2)的两侧面抵接,所述弹性板(10)的下端抵接有定位板(8),所述定位板(8)的一侧与移动小车(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12)的另一端设置有圆块(19),所述圆块(19)的一侧设置有强力弹簧(18),所述强力弹簧(18)的一端与移动小车(2)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小车(2)的上端设置有旋转底座(5),所述旋转底座(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圆环(26),所述定位圆环(26)的内部设置有滚珠(27),所述滚珠(27)的上端抵接有旋转环(6),所述旋转环(6)的内侧面设置有横梁(13),所述横梁(13)的上端抵接有U型框(4),所述U型框(4)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15)螺纹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下端与移动小车(2)固定连接,所述U型框(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插销(25),所述转动插销(25)的侧面与横梁(13)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旋转桥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2)的内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1)和第二转动轴(24),所述第一转动轴(21)侧面设置有从动齿轮(20),所述从动齿轮(20)的侧面啮合有主动齿轮(2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富全魏双全付春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鑫源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