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新风除湿的多功能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93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新风除湿的多功能热泵,由3个系统组成,第一系统为制冷制热工质环路,包含两个并联冷凝器和两个并联蒸发器,第二系统是单独制冷除湿工质回路,包含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第三系统是水路系统,包含一个水泵、一个三路分集水器、三个换热器和为室内末端提供冷热源变水温变流量的混水中心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住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辐射空调系统,能同时解决建筑的新风、空气净化、除湿、冷暖热源需求,实现高效热回收和除湿及高效制冷制热,真正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和高效节能的目的。的功能和高效节能的目的。的功能和高效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新风除湿的多功能热泵


[0001]本技术涉及风冷热泵及住宅除湿领域,特别涉及住宅温湿度独立控制的辐射空调系统的带新风除湿的多功能热泵。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对流空调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住宅舒适度的要求,传统对流空调+新风系统+地暖系统已很难满足高端精装住宅的配置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舒适度的需求,室内空气的品质,温湿度的控制,系统无风感无声音已成为很多高端住宅的卖点,传统的热泵主机和独立的除湿机以及变水温变流量的水力控制系统相互独立,存在占地大、安装麻烦、控制复杂、特别是后期维护困难等弊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带新风除湿的多功能热泵应运而生。
[0003]住宅环境舒适度包含空气品质管理、湿度控制、温度控制、噪音控制(无声音,无风感),能耗管理以及对设备后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空气品质分空气的新鲜度(换风次数)和空气的洁净度,地送顶回的新风系统,高效的热回收系统,现在的多功能热泵很难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新风、空气净化、热回收,高效除湿、变水温输出变频风冷、水冷热泵空调主机为一体的带新风除湿的多功能热泵,能同时解决建筑的新风、空气净化、除湿、冷暖热源需求。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新风除湿的多功能热泵,包含两个并列的制冷环路系统和一个水路系统,分别为制冷制热系统和制冷除湿系统以及水路系统。
[0007]制冷制热系统具有两个冷凝器,两个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为制冷制热空调用,为水路系统提供冷热源,第二冷凝器为再热冷凝器,作为室内升温再热除湿,第二蒸发器为室内除湿或预除湿;制冷除湿系统为单制冷除湿系统有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冷凝器和蒸发器为高温高湿时室内制冷除湿;水路系统由一个水泵为分集水器提供动力,分集水器分三个水路,第一水路为水表冷器提供冷源进行预除湿,第二水路为制冷除湿系统的冷凝器提供冷却冷源,第三水路为换热器提供冷热源,换热器的另一端配置有一个或多个三通混水阀和水泵组成的混水中心模块,为室内末端提供一路或多路可变水温和可变流量的冷热源;其中水路系统的第一水路的水表冷器、制冷制热系统的第二蒸发器、和制冷除湿系统的蒸发器、制冷制热系统的第二冷凝器并列布置,并以此秩序排列在一个新风进风风道内,通过风机组成一个全新风制冷除湿系统;制冷制热系统的第一冷凝器和上述全新风制冷除湿系统通过一个高效热回收装置以及形成一个交叉风道和交叉混合风道,高效热回收装置负责回收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的热回收,电动风阀补偿第一制冷制热系统的第一冷凝器所需的风量,通过室内回风冷却冷凝器,提高机组冷却效率,达到节能目的,室
外新风经过过滤器,经高效热回收装置再经过上述制冷除湿系统,经过风机送至室内,形成独立的室内全新风除湿系统;其中室内回风风道配置电动风阀,调节室内回风风量;其中制冷制热系统的第一冷凝器在高点并配置接水盘,冬季制热时把蒸发产生的冷凝水自然排放至雾化喷射装置喷射在水路系统的第一水路水表冷器的上,把水份带进室内,提高冬季室内湿度,制冷除湿系统并列布置的预制冷水表冷器、蒸发器、再热冷凝器配置接水盘和冷凝水提升泵,冷凝水提升泵安装在接水盘内,制冷除湿时通过冷凝水提升泵把冷凝水提升至制冷制热系统的第一冷凝器的上方的冷凝水雾化喷射装置处,直接喷射在制冷制热系统的第一冷凝器的表面,提高第一冷凝器的冷却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0008]具体地,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A、排风风机、电子膨胀阀A、蒸发器A、冷凝器B、电子膨胀阀C、电磁阀A、蒸发器B、电子膨胀阀B、电磁阀B,其中压缩机A的高压排出口经过四通换向阀并联冷凝器A、电子膨胀阀A和电磁阀A、冷凝器B,电子膨胀阀C连接蒸发器A,蒸发器A通过四通换向阀连接压缩机A,冷凝器A出口有一分路连接电磁阀B,经过电子膨胀阀B至蒸发器B直接回压缩机A,室内回风通过过滤器至电动风阀再通过高效热回收至冷凝器A经过排风风机排出。
[0009]具体地,所述制冷除湿系统包括压缩机B、冷凝器C、电子膨胀阀D、蒸发器C,压缩机B的排出口与冷凝器C相连,冷凝器C通过电子膨胀阀D与蒸发器 C相连,蒸发器C与压缩机B相连,其中,冷凝器C的排热通过水路系统冷却。
[0010]具体地,所述水路系统由水泵B为分集水器提供冷源动力,分集水器的第一水路为水表冷器提供冷源冷却空气,第二水路为制冷除湿系统的冷凝器C提供冷源冷却,第三水路为换热器提供室内末端冷热源并配置一套变水温变流量系统,所述变水温变流量系统包括三通混水阀、水泵B及换热罐,其中,水泵B 与制冷制热系统的蒸发器A相连,另一端与分集水器的集水器的球阀A相连,分集水器的分水器与球阀B相连再与制冷制热系统的蒸发器A的B口相连;分集水器的第一水力的C口经过手动球阀A与水表冷器相连,再回分集水器的电动调节阀A与分集水器的集水器C1口相连;第二水路从分集水器的D口经过手动球阀B、制冷除湿系统的冷凝器C回分集水器的电动调节阀B至分集水器的集水器D1口;第三水路通过分集水器的E口至换热器与手动球阀相连,再连接至分集水器的E1口、换热器的F1口连接三通混水阀和水泵C相连再与手动球阀C 相连,换热器的F口与三通混水阀25和手动球阀D并联为室内末端提供冷热源。
[0011]上述水路系统的水表冷器、制冷制热系统的蒸发器B、制冷除湿系统的蒸发器C以及制冷制热系统的冷凝器B并列布置,通过风机将室外新风送至室内,组成高效热回收全新风除湿系统。
[0012]进一步地,室外新风通过过滤器经过高效热回收装置,再经过制冷除湿系统并由电动风机送至室内室内,过滤器包括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之间设有电动可调风阀A,控制回风风量。
[0013]进一步地,制冷制热系统的冷凝器A风道中设有混风电动可调节风阀,当室内回风风量不能满足冷凝器A的冷凝要求时,电动可调节风阀B比例开启,直至满足冷凝器A的冷凝要求。
[0014]进一步地,冷凝水提升泵将冷凝水接水盘中的冷凝水提升至制冷制热系统的冷凝器A的上方,通过冷凝水雾化喷射装置喷射在冷凝器A上。
[0015]进一步地,制冷制热系统的冷凝器A下方的冷凝水接水盘在冬季制热时将产生的冷凝水通过重力排放至水路系统的水表冷器上方的冷凝水雾化喷射装置处,将冷凝水排放在水表冷器上,通过风机将水份带至室内,用以提高冬季室内湿度。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带新风除湿的多功能热泵的工作方法,制冷制热系统制冷工作时,在夏季室内高温高湿时,制冷制热系统运行制冷工况,其两个冷凝器和两个蒸发器同时工作,制冷除湿系统同时开启制冷除湿,水路系统把制冷制热系统生产的冷量带走,通过分集水器把冷量分配给三个水路;冬季制热工况时,制冷制热系统工作,制冷除湿系统仅风机工作,为室内提供新风,水路系统工作,加热室内末端和第一水路的水表冷器。
[0017]具体地,制冷制热系统运行制冷工况时,压缩机A工作,蒸发器A为水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新风除湿的多功能热泵,包含两个并列的制冷环路系统和一个水路系统,所述制冷环路系统包括制冷制热系统和制冷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括压缩机A、四通换向阀、冷凝器A、排风风机、电子膨胀阀A、蒸发器A、冷凝器B、电子膨胀阀C、电磁阀A、蒸发器B、电子膨胀阀B、电磁阀B,其中压缩机A的高压排出口经过四通换向阀并联冷凝器A、电子膨胀阀A和电磁阀A、冷凝器B,电子膨胀阀C连接蒸发器A,蒸发器A通过四通换向阀连接压缩机A,冷凝器A出口有一分路连接电磁阀B,经过电子膨胀阀B至蒸发器B直接回压缩机,室内回风通过过滤器至电动风阀再通过高效热回收至冷凝器A经过排风风机排出;所述制冷除湿系统包括压缩机B、冷凝器C、电子膨胀阀D、蒸发器C,压缩机B的排出口与冷凝器C相连,冷凝器C通过电子膨胀阀D与蒸发器C相连,蒸发器C与压缩机B相连,其中,冷凝器C的排热通过水路系统冷却;所述水路系统由水泵B为分集水器提供冷源动力,分集水器的第一水路为水表冷器提供冷源冷却空气,第二水路为制冷除湿系统的冷凝器C提供冷源冷却,第三水路为换热器提供室内末端冷热源并配置一套变水温变流量系统,所述变水温变流量系统包括三通混水阀、水泵B及换热罐,其中,水泵B与制冷制热系统的蒸发器A相连,另一端与分集水器的集水器的球阀A相连,分集水器的分水器与球阀B相连再与制冷制热系统的蒸发器A的B口相连;分集水器的第一水力的C口经过手动球阀A与水表冷器相连,再回分集水器的电动调节阀A与分集水器的集水器C1口相连;第二水路从分集水器的D口经过手动球阀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帝勒森住宅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