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51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包括外壳一和外壳二,外壳一的内部设有调温机构,外壳二的内部设有动力机构,调温机构和动力机构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外壳二的内部、动力机构的外部均设有消音结构;消音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二的内部的吸音层和设置在动力机构外部的隔音壳;动力机构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压缩机连接变频器,变频器与智能控制面板连接,且变频器用于控制压缩机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外壳二的内部的吸音层和设置在动力机构外部的隔音壳,能够降低空调工作产生的工作噪音,通过智能控制面板实现独立控制,提升智能化和使用效果。智能化和使用效果。智能化和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央空调
,具体为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炎热的夏季,驱暑降温的空调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在一些大型商场、酒店、写字楼、医院等人员较密集的场所,通常会铺设中央空调系统,通过规模化地集中制冷,能够节约一定的能源,起到绿色环保的作用。
[0003]现有中央空调顶出风室外机,压缩机工作噪音高,如压缩机采用包裹更厚消音棉的方法来降低噪音,降噪效果往往不理想,同时还增加成本,带来生产操作困难,降低生产效率,同时中央空调对于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检测和调控比较单一,基本需要用户自己来单一改变温度值和湿度值,操作比较麻烦,智能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用以解决上述压缩机工作噪音高,如压缩机采用包裹更厚消音棉的方法来降低噪音,降噪效果往往不理想,同时对于温湿度的调节不够智能化,还增加成本,带来生产操作困难,降低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包括外壳一和外壳二,所述外壳一的内部设有调温机构,所述外壳二的内部设有动力机构,所述调温机构和动力机构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外壳二的内部、动力机构的外部均设有消音结构;所述消音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二的内部的吸音层和设置在所述动力机构外部的隔音壳;
[0006]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连接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智能控制面板连接,且所述变频器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工作。
[0007]优选的,所述外壳一的内部设有调温腔,所述外壳一的侧端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所述调温腔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调温机构包括降温除湿装置、升温除湿装置以及温湿检测单元,且降温除湿装置和升温除湿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调温腔的内部,所述降温除湿装置为蒸发盘管,所述升温除湿装置为加热盘管;
[0009]所述温湿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智能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并用于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实时传递给所述智能控制面板,所述智能控制面板将检测到的温度值和/或湿度值与预设的温度阀值和湿度阀值比较,当单位时间内预设百分比以上的温度值和/或湿度值超过预设对应的温度阀值和/或湿度阀值时,智能控制面板控制所述降温除湿装置和/或所述升温除湿装置启动工作。
[0010]优选的,所述调温腔的内部还设有风机,且风机将空气沿着进风口、调温腔和出风口的方向流动。
[0011]优选的,所述外壳二的内部设有工作腔,所述外壳二的侧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所述工作腔连通,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内部设有过滤网。
[0012]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工作腔的内壁设有吸音层、所述压缩机的外部可拆卸安装有隔音壳,所述隔音壳和冷凝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腔中,所述工作腔的内部还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智能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且风扇用于加快所述工作腔中的空气流动,所述连接管路为铜管。
[0013]优选的,所述降温除湿装置的出口通过连接管路依次通过冷凝器、压缩机进入降温除湿装置的入口,所述升温除湿装置的出口依次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进入升温除湿装置的入口。
[0014]优选的,所述吸音层为通过应用陶瓷球型颗粒中空材料在涂层中形成的真空腔体层,所述隔音壳采用轻钢龙骨材质,所述隔音壳内填充有吸声玻璃棉,所述隔音壳的内侧面上间隔设有均匀排布的凹槽,所述吸声玻璃棉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吸音空腔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压缩机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
[0016]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与所述工作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动力腔一,所述底座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动力壳,所述动力壳的内部设有动力腔二,所述动力壳靠近所述底座的中心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两端贯穿设有导向腔;
[0017]两个转动轴一,两个所述转动轴一分别转动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所述动力腔二中,所述转动轴一与锥齿轮一、锥齿轮二和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动力腔二的侧端转动连接,且一侧的转动轴一贯穿所述动力腔二的侧端与电机与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动力壳固定连接;
[0018]两个锥齿轮三,两个所述锥齿轮三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锥齿轮二啮合,所述锥齿轮二与转动轴二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二贯穿所述动力腔二、动力腔一的侧端进入动力腔一的内部,且转动轴二与带轮一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带轮一通过传送带一连接;
[0019]两个锥齿轮四,两个所述锥齿轮四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锥齿轮一啮合,所述锥齿轮一与转动轴三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三与所述动力腔二的底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三与带轮二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二通过传送带二与带轮三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三与转动轴四的圆柱端固定连接;
[0020]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导向腔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腔中转动设有所述转动轴四的螺纹段,且转动轴四的圆柱端贯穿所述动力腔二的顶端与转动轴四的螺纹段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和底座的顶端之间设有若干弹簧一,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用于放置所述压缩机;
[0021]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用于夹持固定所述压缩机,且两个夹持板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压缩机的一端与连接块一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一与滑板滑动连接,所述滑板与所述动力壳滑动连接;
[0022]两个蜗轮,两个所述蜗轮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轮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齿轮通过开口与扇形齿轮啮合,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动力壳的顶部,且开口与所述动力腔二连通;
[0023]两个转动块,两个所述转动块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扇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
动块分别与转动杆一、转动杆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一与所述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二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缓冲块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滑动设置在滑动腔中,且缓冲块和滑动腔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二,所述滑动腔设置在缓冲壳的内部,所述缓冲壳与所述动力壳固定连接;
[0024]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设有缓冲槽,且缓冲槽中固定设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与连接块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二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
[0025]优选的,还包括辅助加湿装置,所述辅助加湿装置设置在所述调温腔的内部,且辅助加湿装置设置在所述升温除湿装置的后侧,所述辅助加湿装置包括:
[0026]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调温腔的内部,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内部设有动力腔三,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升温除湿装置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升温除湿装置的一侧内部设有动力腔四,所述动力腔四的侧端设有滑动槽;
[0027]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且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一(1)和外壳二(5),所述外壳一(1)的内部设有调温机构,所述外壳二(5)的内部设有动力机构,所述调温机构和动力机构通过连接管路(6)连接,所述外壳二(5)的内部、动力机构的外部均设有消音结构;所述消音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二(5)的内部的吸音层和设置在所述动力机构外部的隔音壳;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压缩机(12)和冷凝器(4),所述压缩机(12)连接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智能控制面板连接,且所述变频器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12)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1)的内部设有调温腔(101),所述外壳一(1)的侧端设有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且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分别与所述调温腔(10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机构包括降温除湿装置(2)、升温除湿装置(3)以及温湿检测单元,且降温除湿装置(2)和升温除湿装置(3)固定设置在所述调温腔(101)的内部,所述降温除湿装置(2)为蒸发盘管,所述升温除湿装置(3)为加热盘管;所述温湿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智能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并用于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实时传递给所述智能控制面板,所述智能控制面板将检测到的温度值和/或湿度值与预设的温度阀值和湿度阀值比较,当单位时间内预设百分比以上的温度值和/或湿度值超过预设对应的温度阀值和/或湿度阀值时,智能控制面板控制所述降温除湿装置(2)和/或所述升温除湿装置(3)启动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腔(101)的内部还设有风机(10),且风机(10)将空气沿着进风口(102)、调温腔(101)和出风口(103)的方向流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二(5)的内部设有工作腔(501),所述外壳二(5)的侧端设有进气口(502)和出气口(503),且进气口(502)和出气口(503)分别与所述工作腔(501)连通,所述进气口(502)和出气口(503)的内部设有过滤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设置在所述工作腔(501)的内壁、所述压缩机(12)的外部可拆卸安装有所述隔音壳(9),所述隔音壳(9)和所述冷凝器(4)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腔(501)中,所述工作腔(501)的内部还设有风扇(11),所述风扇(11)与所述智能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且用于加快所述工作腔(501)中的空气流动,所述连接管路(6)为铜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除湿装置(2)的出口通过连接管路(6)依次通过冷凝器(4)、压缩机(12)进入降温除湿装置(2)的入口,所述升温除湿装置(3)的出口依次通过压缩机(12)、冷凝器(4)进入升温除湿装置(3)的入口。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为通过应用陶瓷球型颗粒中空材料在涂层中形成的真空腔体层,所述隔音壳采用轻钢龙骨材质,所述隔音壳内填充有吸声玻璃棉,所述隔音壳的内侧面上间隔设有均匀排布的凹槽,所
述吸声玻璃棉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吸音空腔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独立式中央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2)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底座(8),所述底座(8)的底端与所述工作腔(50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8)的内部设有动力腔一(801),所述底座(8)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动力壳(805),所述动力壳(805)的内部设有动力腔二(806),所述动力壳(805)靠近所述底座(8)的中心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19),所述固定块(819)的左右两端贯穿设有导向腔(820);两个转动轴一(808),两个所述转动轴一(808)分别转动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所述动力腔二(806)中,所述转动轴一(808)与锥齿轮一(810)、锥齿轮二(811)和蜗杆(809)固定连接,所述蜗杆(809)与所述动力腔二(806)的侧端转动连接,且一侧的转动轴一(808)贯穿所述动力腔二(806)的侧端与电机(807)与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07)与所述动力壳(805)固定连接;两个锥齿轮三(812),两个所述锥齿轮三(812)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锥齿轮二(811)啮合,所述锥齿轮二(811)与转动轴二(80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二(802)贯穿所述动力腔二(806)、动力腔一(801)的侧端进入动力腔一(801)的内部,且转动轴二(802)与带轮一(803)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带轮一(803)通过传送带一(804)连接;两个锥齿轮四(813),两个所述锥齿轮四(813)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锥齿轮一(810)啮合,所述锥齿轮一(810)与转动轴三(81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三(814)与所述动力腔二(806)的底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三(814)与带轮二(815)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二(815)通过传送带二(816)与带轮三(817)固定连接,所述带轮三(817)与转动轴四(818)的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李宋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