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85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包括中央空调外机组,中央空调外机组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回水管和连接管,中央空调外机组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机组,冷却机组上连接有第二出水管和第二回水管,冷却机组的前设置有若干回水冷却模块,回水冷却模块包括套壳、一对端盖以及一对罩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冷却机组和回水冷却模块,并使中央空调外机组与冷却机组均与回水冷却模块进行连接,使得冷却机组产生的冷冻水能够将中央空调外机组的回水进行降温,从而使得回水在进入中央空调外机组内之前便被降温,从而使中央空调外机组能够更快地将水冷却到所需的温度,达到增加回水的冷却效果的目的。到增加回水的冷却效果的目的。到增加回水的冷却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央空调
,具体为一种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在宾馆、饭店、大型商场、娱乐场所、办公楼等场所被广泛使用,中央空调系统主要分为水系统、风系统和盘管系统。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借助风机盘管机组不断地循环室内空气,使之通过盘管而被冷却或加热,以保持房间要求的温度和一定的相对湿度,而盘管使用的冷水或热水,由集中冷源和热源供应。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在盘管系统的中央空调的使用中,中央空调外机将水冷却至冷冻水,使冷冻水在盘管中进行热交换后的回水会再通过管道回流到中央空调的外机中进行再次冷却,由于回水在经过热交换后会升温,当中央空调在长期运行后,因水不断地进行热量的交换,使得水中的热量逐渐增加,会使中央空调对回水的冷却效率逐渐下降,从而导致中央空调的水在进行循环时难以及时被降温至所需的温度,使得中央空调内机进行热交换时的效率变差,使得中央空调的降温效果变差。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包括中央空调外机组,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一回水管,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的入水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回水管之间连接有若干空调内机,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机组,所述冷却机组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冷却机组的入水端连接有第二回水管,所述冷却机组的前侧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回水冷却模块,所述回水冷却模块包括套壳、固定在所述套壳首末两端的一对端盖以及罩接在所述套壳首末两端的一对罩盖,所述第一回水管和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套壳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回水管分别与两个所述罩盖的内部相连通。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套壳呈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套壳的首末两端呈开放状,所述套壳的内部呈均匀等间距状固定有若干隔板,若干所述隔板将所述套壳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第一隔腔和若干第二隔腔,若干所述第二隔腔与若干所述第二隔腔呈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隔腔和所述第二隔腔被所述隔板隔开。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套壳首末两端的上方位置处均设置有横管,所述横管的顶端连接有凸管,所述横管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管,所述支管的数量和第二隔腔的数量相等,若干所述支管分别与若干第二隔腔相连通。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横管上的两个所述凸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水管和所述连接管相连接。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端盖上靠近所述套壳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呈突出状的封板,所述封板的数量与第二隔腔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封板插入到第二隔腔的端部内并将第二隔腔的端部封闭。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端盖上远离所述套壳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通缝,所述通缝的数量与第一隔腔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通缝与第一隔腔的端部呈连通状。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套壳首末两端的外围表面上均固定有固定套板,所述罩盖上靠近所述套壳的端面上开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外围边缘处凸沿,所述凹腔罩接在所述套壳的端部,所述凸沿与所述固定套板相贴合并固定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罩盖上远离所述套壳的端部位置处固定有通管,所述通管与所述凹腔相连通,所述凸沿与所述固定套板之间夹设有密封胶圈。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罩盖上的两个通管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的末端相连接。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若干所述回水冷却模块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一对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有若干搭板,所述搭板上均开设有若干搭槽,所述套壳搭接并固定在所述搭槽内。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在中央空调外机组一侧的冷却机组并在冷却机组之前设置有回水冷却模块,并使中央空调外机组与冷却机组均与回水冷却模块进行连接,使中央空调外机组的和冷却机组循环水在回水冷却模块内进行交错但互不接触,使得冷却机组产生的冷冻水能够将中央空调外机组的回水进行降温,从而使得回水在进入中央空调外机组内之前便被降温,从而使中央空调外机组能够更快地将水冷却到所需的温度,达到增加回水的冷却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中央空调外机组的结构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冷却机组的结构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回水冷却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回水冷却模块的爆炸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套壳的结构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套壳的另一结构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端盖的结构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罩盖的结构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的结构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中央空调外机组;11

第一出水管;12

第一回水管;13

连接管;14

空调内机;2

冷却机组;21

第二出水管;22

第二回水管;3

回水冷却模块;31

套壳;311

隔板;312

第一隔腔;313

第二隔腔;314

横管;315

凸管;316

支管;317

固定套板;32

端盖;321

封板;322

通缝;33

罩盖;331

凹腔;332

凸沿;333

通管;334

密封胶圈;4

底座;41

固定板;42

搭板;421

搭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0]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包括中央空调外机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1)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11)和第一回水管(12),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1)的入水端连接有连接管(13),所述第一出水管(11)与所述第一回水管(12)之间连接有若干空调内机(14),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1)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机组(2),所述冷却机组(2)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21),所述冷却机组(2)的入水端连接有第二回水管(22),所述冷却机组(2)的前侧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回水冷却模块(3),所述回水冷却模块(3)包括套壳(31)、固定在所述套壳(31)首末两端的一对端盖(32)以及罩接在所述套壳(31)首末两端的一对罩盖(33),所述第一回水管(12)和所述连接管(13)分别与所述套壳(31)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21)和所述第二回水管(22)分别与两个所述罩盖(33)的内部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31)呈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套壳(31)的首末两端呈开放状,所述套壳(31)的内部呈均匀等间距状固定有若干隔板(311),若干所述隔板(311)将所述套壳(3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第一隔腔(312)和若干第二隔腔(313),若干所述第二隔腔(313)与若干所述第二隔腔(313)呈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隔腔(312)和所述第二隔腔(313)被所述隔板(311)隔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31)首末两端的上方位置处均设置有横管(314),所述横管(314)的顶端连接有凸管(315),所述横管(314)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管(316),所述支管(316)的数量和第二隔腔(313)的数量相等,若干所述支管(316)分别与若干第二隔腔(313)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管(314)上的两个所述凸管(315)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龙华环境集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