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85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包括中央空调外机组,中央空调外机组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回水管和连接管,中央空调外机组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机组,冷却机组上连接有第二出水管和第二回水管,冷却机组的前设置有若干回水冷却模块,回水冷却模块包括套壳、一对端盖以及一对罩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冷却机组和回水冷却模块,并使中央空调外机组与冷却机组均与回水冷却模块进行连接,使得冷却机组产生的冷冻水能够将中央空调外机组的回水进行降温,从而使得回水在进入中央空调外机组内之前便被降温,从而使中央空调外机组能够更快地将水冷却到所需的温度,达到增加回水的冷却效果的目的。到增加回水的冷却效果的目的。到增加回水的冷却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央空调
,具体为一种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在宾馆、饭店、大型商场、娱乐场所、办公楼等场所被广泛使用,中央空调系统主要分为水系统、风系统和盘管系统。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借助风机盘管机组不断地循环室内空气,使之通过盘管而被冷却或加热,以保持房间要求的温度和一定的相对湿度,而盘管使用的冷水或热水,由集中冷源和热源供应。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在盘管系统的中央空调的使用中,中央空调外机将水冷却至冷冻水,使冷冻水在盘管中进行热交换后的回水会再通过管道回流到中央空调的外机中进行再次冷却,由于回水在经过热交换后会升温,当中央空调在长期运行后,因水不断地进行热量的交换,使得水中的热量逐渐增加,会使中央空调对回水的冷却效率逐渐下降,从而导致中央空调的水在进行循环时难以及时被降温至所需的温度,使得中央空调内机进行热交换时的效率变差,使得中央空调的降温效果变差。r/>[0003]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包括中央空调外机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1)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11)和第一回水管(12),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1)的入水端连接有连接管(13),所述第一出水管(11)与所述第一回水管(12)之间连接有若干空调内机(14),所述中央空调外机组(1)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机组(2),所述冷却机组(2)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21),所述冷却机组(2)的入水端连接有第二回水管(22),所述冷却机组(2)的前侧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回水冷却模块(3),所述回水冷却模块(3)包括套壳(31)、固定在所述套壳(31)首末两端的一对端盖(32)以及罩接在所述套壳(31)首末两端的一对罩盖(33),所述第一回水管(12)和所述连接管(13)分别与所述套壳(31)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21)和所述第二回水管(22)分别与两个所述罩盖(33)的内部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31)呈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套壳(31)的首末两端呈开放状,所述套壳(31)的内部呈均匀等间距状固定有若干隔板(311),若干所述隔板(311)将所述套壳(3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第一隔腔(312)和若干第二隔腔(313),若干所述第二隔腔(313)与若干所述第二隔腔(313)呈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隔腔(312)和所述第二隔腔(313)被所述隔板(311)隔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31)首末两端的上方位置处均设置有横管(314),所述横管(314)的顶端连接有凸管(315),所述横管(314)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管(316),所述支管(316)的数量和第二隔腔(313)的数量相等,若干所述支管(316)分别与若干第二隔腔(313)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空调高效智能冷源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管(314)上的两个所述凸管(315)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龙华环境集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