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转接件、转接结构以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388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转接件,属于高压技术领域,屏蔽腔体设有灌胶口,灌胶口与屏蔽腔体内部连通以便于向屏蔽腔体内部灌胶,母接头固定于屏蔽腔体,母接头的第一绝缘管位于屏蔽腔体内部,第一导电柱安装于第一绝缘管并从插接孔延伸至第一绝缘管外部,第一导电柱与高压线连接,公接头的第二导电柱与另一高压线连接并安装于第二绝缘管端部,另一高压线收容于安装孔,第二绝缘管在插接孔中移动直至第二导电柱与第一导电柱接触使两高压线电性连接。本申请屏蔽腔体内采用硅胶灌封,隔绝空气间隙从而避免被高压击中,减小了防放电所用空间体积,提高了稳定性以及便携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高压转接件的高压转接结构以及高压转接结构的组装方法。接结构的组装方法。接结构的组装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转接件、转接结构以及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转接件、转接结构以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供电效率和供电安全,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试验人员要严格按照周期、标准对一次电力设备开展相关的电气试验,通过高压电气试验能够对电力设备的性能、功能、绝缘性和效果等进行有效地检验。
[0003]高压电器试验需要将检测设备与待测的电力设备通过电流测试线或电压测试线进行转接。现有技术中,转接设备体积大,同时在接插线时,因为体积大而不容易移动,也无法携带,转接部分处于空气中,环境的不同,会受湿度和温度影响,环境影线较大,高压的传输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高压传输稳定性好的高压转接件。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高压传输稳定性好的高压转接结构。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高压传输稳定性好的高压转接结构的组装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高压转接件,包括屏蔽腔体、母接头以及公接头,所述屏蔽腔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屏蔽腔体设有灌胶口,所述灌胶口与所述屏蔽腔体内部连通以便于向所述屏蔽腔体内部灌胶,所述母接头固定于所述屏蔽腔体,所述母接头包括第一绝缘管以及第一导电柱,所述第一绝缘管位于所述屏蔽腔体内部,所述第一绝缘管为中空结构并且内部形成插接孔,所述第一导电柱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管并从所述插接孔延伸至所述第一绝缘管外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管外部的第一导电柱与高压线连接,所述公接头包括第二绝缘管以及第二导电柱,所述第二导电柱与另一高压线连接并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管端部,所述第二绝缘管设有安装孔,另一所述高压线收容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绝缘管在所述插接孔中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导电柱与所述第一导电柱接触使两高压线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母接头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绝缘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屏蔽腔体的端部并密封所述屏蔽腔体的端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母接头还包括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从所述固定板延伸而出,所述公接头还包括操作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操作端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以及所述操作端由金属制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屏蔽腔体还设有出气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高压转接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屏蔽腔体端部,与所述第二导电柱连接的高压线贯穿所述固定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高压转接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屏蔽腔体的端部并密封所述屏蔽腔体的端部,所述固定件螺纹安装于所述连接板。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6]一种高压转接结构,包括两高压线以及上述任意一种高压转接件,所述高压转接件还包括胶层,所述胶层包覆所述屏蔽腔体内部的第一绝缘管并填满所述屏蔽腔体内部。
[0017]进一步的,两所述高压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9]一种上述高压转接结构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将一高压线与公接头的第二导电柱焊接固定;
[0021]将所述第二导电柱以及所述高压线穿过公接头的安装孔使所述第二导电柱固定于第二绝缘管端部;
[0022]通过灌胶口将另一高压线焊接固定至母接头的第一导电柱上,并且另一高压线贯穿固定件;
[0023]将公接头插入所述母接头的插接孔,直至所述第二导电柱与所述第一导电柱接触,此时两高压线电性连接;
[0024]通过灌胶口向屏蔽腔体内灌注硅胶,使屏蔽腔体内空气排出。
[002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高压转接件具有以下优点:
[0026](1)屏蔽腔体内采用硅胶灌封,从而实现空气阻断,隔绝空气间隙从而避免被高压击中,减小了防放电所用空间体积,提高了稳定性,密封性,便携性;
[0027](2)连接端以及操作端由金属制成,具有屏蔽效果,屏蔽腔体和连接端以及操作端一起起到屏蔽的作用,安装孔中的高压线带有屏蔽层,转接件整体屏蔽性好;
[0028](3)公接头与母接头插接实现两高压线电性连接,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申请高压转接结构的立体图;
[0030]图2为图1的高压转接结构的屏蔽腔体的立体图;
[0031]图3为图1的高压转接结构的母接头的立体图;
[0032]图4为图1的高压转接结构的公接头的立体图;
[0033]图5为图1的高压转接结构的剖视图;
[0034]图6为图5的高压转接结构A处的放大图。
[0035]图中:10、屏蔽腔体;11、顶壁;110、灌胶口;111、出气口;12、端壁;120、通孔;20、母接头;21、固定板;22、连接端;23、第一绝缘管;230、插接孔;24、第一导电柱;30、公接头;31、操作端;32、第二绝缘管;320、安装孔;33、第二导电柱;40、连接板;50、固定件;60、胶层;71、第一高压线;72、第二高压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组件,通过中间组件固定。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9]图1至图6为本申请高压转接件的示意图,高压转接件用于使两高压线电性连接。在本申请中,两高压线分别为第一高压线71以及第二高压线72。
[0040]高压转接件包括屏蔽腔体10、母接头20、公接头30、连接板40以及固定件50。
[0041]屏蔽腔体10由金属制成,具有屏蔽电场的作用。具体的,屏蔽腔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转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腔体、母接头以及公接头,所述屏蔽腔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屏蔽腔体设有灌胶口,所述灌胶口与所述屏蔽腔体内部连通以便于向所述屏蔽腔体内部灌胶,所述母接头固定于所述屏蔽腔体,所述母接头包括第一绝缘管以及第一导电柱,所述第一绝缘管位于所述屏蔽腔体内部,所述第一绝缘管为中空结构并且内部形成插接孔,所述第一导电柱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管并从所述插接孔延伸至所述第一绝缘管外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管外部的第一导电柱与高压线连接,所述公接头包括第二绝缘管以及第二导电柱,所述第二导电柱与另一高压线连接并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管端部,所述第二绝缘管设有安装孔,另一所述高压线收容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绝缘管在所述插接孔中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导电柱与所述第一导电柱接触使两高压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绝缘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屏蔽腔体的端部并密封所述屏蔽腔体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还包括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从所述固定板延伸而出,所述公接头还包括操作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操作端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以及所述操作端由金属制成。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诚崔旭吴再辉杨记龙李书阳程文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