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492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沿着进样毛细管的轴向,依次设置灯丝固定座、磁性元件、第一电子档板、电子栅网部件、离子推斥极、第一电离室、聚焦透镜组;进样毛细管的一端用于进样,进样毛细管的另一端置于第一电离室内;第一灯丝部件与第一电离室按轴向安装,第一灯丝部件安装在灯丝固定座上,第一电子档板安装在第一灯丝部件上,磁性元件紧贴第一灯丝固定座安装,电子栅网安装在栅网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设计提高了电子轰击电离源的电离效率,并通过对电子轰击电离源的控制,使单独的质谱能进行复杂样品的组分分离,舍弃掉气相色谱,实现分析系统的实时、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离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

技术介绍

[0002]质谱仪是一种分析化学物质成分的科学仪器,其工作方式是通过一定手段将待测物分子离子化,再经过离子光学系统对离子进行筛分测定。一台质谱仪通常由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真空系统和电控系统等组成。
[0003]离子源是质谱仪中的关键部件,它的功能是将进样系统引入的气态样品分子电离成离子。样品分子的离子化是质谱分析的首要环节。离子源的性能对仪器的多项指标都有重大影响,能否对样品分子有效地电离将直接影响到可检测物质类型、检测限和灵敏度等重要指标。电子轰击电离(EI)源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离子源,其基本原理为灯丝发射电子,加速电场对电子进行加速,高能量电子轰击待测物分子使得待测物分子发生电离。
[0004]近些年,随着工业发展,流程工业在线气体监测的实时性、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受应用技术的限制,传统流程工业气体组分的分析一般采用气相色谱系统预先分离,然后电子轰击电离源质谱系统检测的方法,由于气相色谱系统的影响,虽然能满足工艺控制的部分要求,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如分析速度慢、无法实时在线、通用性差等。
[0005]目前商业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所采用的电子轰击电离源存在很多缺陷,比如电子通过狭缝或者小孔进入电离室,导致大部分电子未进入电离室;样品分子引入路径与电子引入的路径正交分布,导致电子利用率较低。这些缺陷导致了电子轰击电离源电离效率低,从而造成仪器的灵敏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包括:进样毛细管、灯丝固定座、磁性元件、第一电子档板、第一灯丝部件、电子栅网部件、离子推斥极、第一电离室、聚焦透镜组,所述进样毛细管的一端用于进样,所述进样毛细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一电离室内;沿着进样毛细管的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灯丝固定座、所述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电子档板、所述电子栅网部件、所述离子推斥极、所述第一电离室、所述聚焦透镜组;所述第一灯丝部件与所述第一电离室按轴向安装,所述第一灯丝部件安装在所述灯丝固定座上,所述第一电子档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灯丝部件上,所述磁性元件紧贴所述第一灯丝固定座安装,所述电子栅网安装在栅网座上。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灯丝部件、第二电子档板,所述第二灯丝部件安装在所述灯丝固定座,所述第二电子档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灯丝部件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灯丝部件、第二灯丝部件均包括第一灯丝电极、第二灯丝电极、灯丝电极陶瓷套、灯丝,所述灯丝安装在所述第一灯丝电极和所述第二灯丝电极之间,所述灯丝电极陶瓷套安装在所述第一灯丝电极上,所述第一灯丝电极和所述第二灯丝电极固定在所述灯丝固定座,所述第一电子档板、所述第二电子档板均是固定在所述第二灯丝
电极以及所述灯丝电极陶瓷套上,所述灯丝位于对应的电子档板与所述电子栅网部件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子档板、第二电子档板均为具有弯折角度的档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栅网部件包括电子栅网和栅网座,所述电子栅网安装在所述栅网座上。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电离室,所述第一电离室与所述第二电离室连通,所述第二电离室位于所述第一电离室与所述聚焦透镜组之间。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环,所述加热环套设在所述第二电离室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环为陶瓷加热环。
[0014]进一步地,所述聚焦透镜组包括离子引出透镜、离子聚焦透镜、离子逐出透镜;沿离子出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电离室、所述离子引出透镜、所述离子聚焦透镜、所述离子逐出透镜。
[0015]进一步地,所述灯丝固定座为陶瓷灯丝固定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通过结构设计提高电子轰击电离源的电离效率,并通过对电子轰击电离源的控制,使单独的质谱能进行复杂样品的组分分离,舍弃掉气相色谱,实现分析系统的实时、可靠。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结构剖视图一;
[0022]图3为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结构剖视图二;
[0023]图4为灯丝部件示意图;
[0024]图5为电子入口处电场等势线示意图;
[0025]图6为电子入口处电子流示意图一;
[0026]图7为电子入口处电子流示意图二;
[0027]图8为各种物质谱峰混叠示意图;
[0028]图9为同一种物质不同电子能量下的谱图信号示意图。
[0029]图中:1、进样毛细管;2、灯丝固定座;3、磁性元件;4、第一电子档板;5、第一灯丝部件;51、第二灯丝电极;52、第一灯丝电极;53、灯丝;54、灯丝电极陶瓷套;6、电子栅网部件;7、离子推斥极;8、第一电离室;9、第二电离室;10、加热环;11、聚焦透镜组;111、离子引出透镜;112、离子聚焦透镜;113、离子逐出透镜;12、第二灯丝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1]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如图1

图3所示,包括:进样毛细管、灯丝固定座、磁性元件、第一电子档板、第一灯丝部件、电子栅网部件、离子推斥极、第一电离室、聚焦透镜组,进样毛细管的一端用于进样,进样毛细管的另一端置于第一电离室内,用于将待测物质引入到电离室中进行电离;沿着进样毛细管的轴向,依次设置灯丝固定座、磁性元件、第一电子档板、电子栅网部件、离子推斥极、第一电离室、聚焦透镜组;第一灯丝部件与第一电离室按轴向安装,第一灯丝部件安装在灯丝固定座上,本实施例中,灯丝固定座为陶瓷灯丝固定座。第一电子档板安装在第一灯丝部件上,第一电子档板用于提供电场,将灯丝发出的电子推斥入电离室中;磁性元件紧贴第一灯丝固定座安装,本实施例中磁性元件为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样毛细管、灯丝固定座、磁性元件、第一电子档板、第一灯丝部件、电子栅网部件、离子推斥极、第一电离室、聚焦透镜组,所述进样毛细管的一端用于进样,所述进样毛细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一电离室内;沿着进样毛细管的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灯丝固定座、所述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电子档板、所述电子栅网部件、所述离子推斥极、所述第一电离室、所述聚焦透镜组;所述第一灯丝部件与所述第一电离室按轴向安装,所述第一灯丝部件安装在所述灯丝固定座上,所述第一电子档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灯丝部件上,所述磁性元件紧贴所述第一灯丝固定座安装,所述电子栅网安装在栅网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灯丝部件、第二电子档板,所述第二灯丝部件安装在所述灯丝固定座,所述第二电子档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灯丝部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轰击电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丝部件、第二灯丝部件均包括第一灯丝电极、第二灯丝电极、灯丝电极陶瓷套、灯丝,所述灯丝安装在所述第一灯丝电极和所述第二灯丝电极之间,所述灯丝电极陶瓷套安装在所述第一灯丝电极上,所述第一灯丝电极和所述第二灯丝电极固定在所述灯丝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才冯新用李振李亮王晶郭宇曹祥宽卢会峰凌星程文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