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桥梁下管线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70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桥梁地下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铁路桥梁下管线防护结构,主要应用于易燃易爆管线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体及设置在所述梁体底部两侧的挡墙,所述梁体支撑在所述挡墙的上方,所述挡墙的底部设置有钢板桩,所述梁体、所述挡墙以及所述钢板桩围合构成所述管线的防护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跨越密集管线跨度大,施工便捷,保障铁路安全和方便管线养护检修;结构简单合理,可对各类管线起到有效防护作用,适于推广。适于推广。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桥梁下管线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桥梁地下防护
,尤其是一种铁路桥梁下管线防护结构,主要应用于易燃易爆管线防护。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及近郊区各类地下管线复杂众多。新建铁路、公路或道路与易燃易爆管线交叉时(如天然气管、油气管、粉煤灰管等),要求不得中断管线运营,这些管线往往比较重要无法迁改,需要原位保护。
[0003]根据《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技术及管理规定》的通知(国能油气﹝2015﹞392号)要求,管道穿越既有铁路桥梁或铁路桥梁跨越既有管道时,需要在铁路桥下埋设钢筋混凝土板保护管道。现有的防护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0004]1、当管道很多密集布置,且管道管理单位要求提供方便检修的空间时,钢筋混凝土盖板由于跨度一般不超过6m,往往难以满足跨越要求。
[0005]2、常规的盖板防护往往直接埋在土中,无法满足管线主管部门定期养护检查管线的要求。
[0006]3、由于管线迁改困难,盖板基础如开挖施工,不能用大型机械开挖,只能人工开挖,危险程度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铁路桥梁下管线防护结构,通过梁体、挡墙和钢板桩所组合构成的框架式结构对位于铁路桥梁下的各类管线进行全面防护,且满足跨越密集管线防护跨度大、养护方便、施工简单的要求。
[0008]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0009]一种铁路桥梁下管线防护结构,用于对铁路桥梁下方的管线进行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体及设置在所述梁体底部两侧的挡墙,所述梁体支撑在所述挡墙的上方,所述挡墙的底部设置有钢板桩,所述梁体、所述挡墙以及所述钢板桩围合构成所述管线的防护区域。
[0010]所述梁体为工字梁。
[0011]所述梁体由若干所述工字梁拼装构成,若干所述工字梁的顶板与底板之间采用错缝拼装。
[0012]所述挡墙的墙体沿所述管线的走向布置在所述管线的两侧,且所述挡墙的上部位于地面上,下部埋入地下。
[0013]所述挡墙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垫层。
[0014]所述挡墙为混凝土挡墙,所述混凝土挡墙和所述钢板桩之间通过设置连接钢筋连成整体。
[0015]所述管线的防护区域覆盖地上管线和地下管线。
[0016]本技术的优点是:可跨越密集管线跨度大,施工便捷,保障铁路安全和方便管线养护检修;结构简单合理,可对各类管线起到有效防护作用,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面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工字梁横断面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20]如图1

2所示,图中标记1

6分别表示为:工字梁1、混凝土挡墙2、钢板桩3、连接钢筋4、混凝土垫层5、管线6。
[0021]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铁路桥梁下管线防护结构用于对位于铁路桥梁下方的各类管线6进行防护,该管线6包括位于地面上的管线和埋入地下的管线。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防护结构主体包括工字梁1、混凝土挡墙2以及钢板桩3。其中,工字梁1支撑在两侧的混凝土挡墙2的上方。混凝土挡墙2是工字梁1的立柱基础,在混凝土挡墙2的下方均设置有钢板桩3。工字梁1、混凝土挡墙2和钢板桩3围合构成管线6的防护区域,即管线6位于由工字梁1、混凝土挡墙2和钢板桩3围合构成的防护区域之内。
[0023]具体而言,结合图1和图2所示,工字梁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体包括若干工字梁1。在拼装时,相邻的工字梁1的顶板与底板错缝拼装,保证上、下梁缝之间错开且各梁缝密贴,可预防管线6意外爆管时管线内物体冲过缝隙影响上方铁路安全,尤其是铁路接触网或相关设备的安全。工字梁1的梁底至地面预留管线检修高度,便于日常养护通行。
[0024]如图1所示,作为工字梁1立柱基础的混凝土挡墙2,其截面尺寸结合工字梁1传递的荷载计算确定。混凝土挡墙2的墙体走向与管线6的走向相同,使混凝土挡墙2可从侧向对管线6进行防护。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挡墙2的上部位于地面之上,下部埋入在地面之上,以使该混凝土挡墙2同时对地上管线和地下管线进行防护。同时,通过在混凝土挡墙2的底部插打钢板桩3,可预防管线6意外爆管时向下掏空土层而影响临近铁路桥梁基础安全。
[0025]如图1所示,钢板桩3采用静压入桩,避免因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从而减少对管线6的不良影响。钢板桩3的长度根据需要防护的深度进行设计。在本实施例中,该钢板桩3的延伸方向也与管线6的走向相同。
[0026]如图1所示,钢板桩3与混凝土挡墙2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筋4,通过该连接钢筋4的设置可使钢板桩3与混凝土挡墙2连成整体结构,从而保证防护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进而保障其对管线6的防护效果。
[0027]在两侧的混凝土挡墙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混凝土垫层5,以向混凝土挡墙2提供稳固且平整的基础。
[0028]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工字梁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跨度可从7m

16m,结合跨越管线6的宽度范围确定工字梁1的实际跨度。工字梁1可采用小型吊机吊装施工;而为了减小吊装重量,工字梁1的梁宽可优选为50cm。
[0029]工字梁1、混凝土挡墙2以及钢板桩3所围合构成的防护区域包括地上区域和地下
区域,其中地上区域覆盖地上管线,地下区域覆盖地下管线。
[0030]除了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工字梁1以及混凝土挡墙2之外,也可采用能够起到围合防护作用的其他结构,例如箱型梁、钢结构挡墙等。
[0031]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技术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桥梁下管线防护结构,用于对铁路桥梁下方的管线进行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体及设置在所述梁体底部两侧的挡墙,所述梁体支撑在所述挡墙的上方,所述挡墙的底部设置有钢板桩,所述梁体、所述挡墙以及所述钢板桩围合构成所述管线的防护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桥梁下管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为工字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桥梁下管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由若干所述工字梁拼装构成,若干所述工字梁的顶板与底板之间采用错缝拼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崔景松代汉超杨雪成王晓平张奎程石利王神力苏欣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