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预处理方法及制造再生骨料的生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3581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淤泥预处理方法及制造再生骨料的生产系统及方法,该淤泥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过滤筛过滤淤泥;S2.将过滤后的淤泥输送至处理釜中,然后将加热处理后的淤泥输送至离心机中,得到脱水后的淤泥;S3.将脱水后的淤泥输送至吸附釜中,进行吸附处理后,将吸附处理后的淤泥输送至除杂装置中除去吸附颗粒,再将除去吸附颗粒的淤泥进行干燥,最后将干燥后的淤泥输送至破碎机,得到预处理后的淤泥。该制造再生骨料的生产系统包括用于进行上述淤泥处理方法的预处理单元,以及依次连通的配料装置、研磨装置、均化仓、加湿搅拌机、造粒机和养护箱。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再生骨料环保性好、强度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预处理方法及制造再生骨料的生产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骨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淤泥预处理方法及制造再生骨料的生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每年都需要对江河、湖泊进行清淤疏浚,因此产生大量的淤泥。为了对淤泥转化为有益的再生资源,目前常将淤泥作为主要原料代替天然粘土制备再生骨料,以将淤泥重新利用,并节约天然粘土,保护自然资源。利用淤泥制造再生骨料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淤泥及辅料进行烧结,形成烧结型再生骨料,这种烧结型再生骨料由于经过烧结,可具有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以及可将污染物气化或者固结于烧结后的再生骨料中而得到洁净的再生骨料,但是由于烧结温度高,需要在1000℃以上的温度进行烧结,烧结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料,并且产生大量的废烟气,对环境及其不友好;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免烧工艺进行制备,这种工艺能耗低,较为环保,但是制备得到的免烧型再生骨料由于未经过烧结,淤泥中含有的污染物可能会在后续使用时被释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淤泥预处理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再生骨料的生产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
[0006]一种淤泥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利用过滤筛过滤淤泥,将淤泥与固体杂物分离;
[0008]S2.将步骤S1中过滤后的淤泥输送至处理釜中,加入超支化阳离子分散剂后进行超声分散,并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将加热处理后的淤泥输送至离心机中,进行离心脱水,得到脱水后的淤泥;
[0009]S3.将脱水后的淤泥输送至吸附釜中,加入水,进行搅拌,加入粒径﹥5mm以上的吸附颗粒,进行吸附处理后,将吸附处理后的淤泥输送至除杂装置中除去吸附颗粒,再将除去吸附颗粒的淤泥输送至干燥装置进行干燥,最后将干燥后的淤泥输送至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得到预处理的淤泥;
[0010]所述吸附颗粒的制备原料包括负载二氧化钛的羟基磷灰石、凹凸棒粉、沸石粉、海泡粉、蛭石和电气石粉。
[0011]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超声分散时间为2

2.5h;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80

90℃,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

3h;步骤S3中,所述吸附处理的时间为5

8h。
[0012]优选地,所述吸附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S33.将羟基磷灰石粉中置于足量的二氧化钛溶胶中,加入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后,浸泡,过滤,将滤渣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升温至600

650℃,保温1

2h,得到负载二氧
化钛的羟基磷灰石,将负载二氧化钛的羟基磷灰石粉碎成粉体后,与凹凸棒粉混合均匀,增湿至湿度为5%,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均匀后,置于球盘中进行造粒,喷水,制成2

3mm的小球,得到吸附颗粒前驱体;
[0014]S34.将沸石粉、海泡粉、蛭石粉和电气石粉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粉体;
[0015]S35.向吸附颗粒前驱体继续喷水,将吸附颗粒前驱体的水分控制在20

25%后,将混合粉体加入至球盘中,包覆于吸附颗粒前驱体上,将包覆后的吸附颗粒前驱体的粒径控制在5

10mm,然后在650℃下进行烧结25min,得到吸附颗粒。
[0016]优选地,步骤S33中,所述浸泡时间为2

3h;所述二甲基亚砜的添加量为体系质量的3

5%,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量为1

2%;步骤S34中,所述沸石粉、海泡粉、蛭石和电气石粉的质量比为5:1:2:2;步骤S35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700

750min,所述烧结的时间为15

25min。
[0017]一种制造再生骨料的生产系统,包括用于进行上述的淤泥处理方法的预处理单元,以及依次连通的配料装置、研磨装置、均化仓、加湿搅拌机、造粒机和养护箱;其中,预处理单元包括所述依次连通的处理釜、离心机、吸附釜、除杂装置、干燥装置和破碎机;所述配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料仓、计量仓和给料机,所述破碎机与原料仓相连通。
[0018]优选地,所述处理釜与离心机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离心机与吸附釜之间通过第一输送装置连通,所述吸附釜与除杂装置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除杂装置与干燥装置通过第二输送装置连通,所述干燥装置与破碎机通过第三输送装置连通,所述破碎机与原料仓通过第四输送装置相连通;所述研磨装置与所述均化仓通过第五输送装置相连通,所述均化仓与加湿搅拌机通过第六输送装置相连通,所述加湿搅拌机与所述造粒机通过第七输送装置相连通,所述造粒机和养护箱通过第八输送装置相连通。
[0019]优选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四输送装置均采用斗式提升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第六输送装置、第七输送装置和第八输送装置均采用皮带输送机,所述第五输送装置采用计量螺旋输送机。
[0020]一种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采用上述的制造再生骨料的生产系统进行如下步骤:
[0021]S1.将制备原料分装到对应的原料仓内,通过计量仓和给料机按比例输送到研磨装置进行研磨;将研磨后的原料混合物输送至均化仓内进行均化,再将均化后的混合物输送至加湿搅拌机内进行增湿,将湿度控制在4

6%,将增湿后的混合物输送至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得到再生骨料前驱体;
[0022]S2.将再生骨料前驱体输送至养护箱,进行二氧化碳初养护,完成后,进行后养护,得到再生骨料。
[0023]其中,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采用上述的方法预处理后的淤泥65%

70%、水泥15

20份、石膏5

8份、水玻璃5

8份、纤维0.2

0.5份、生石灰2

4份、线性水溶性聚合物0.5

2份。
[0024]优选地,所述初养护的时间为10

12h。
[0025]优选地,所述后养护包括蒸压养护、蒸汽养护、自然养护、保湿养护的一种或几种。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淤泥进行预处理,得到了污染物含量低的淤泥,并以该预处理后的淤泥为主要原料采用免烧结的方式制备再生骨料,得到再生骨料污染物浸出量低,避免了
在后续的应用中,再生骨料中的污染物由于未经过烧结而被释放至环境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而且降低了骨料的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制造再生骨料的生产系统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过滤筛过滤淤泥,将淤泥与固体杂物分离;S2.将步骤S1中过滤后的淤泥输送至处理釜(1)中,加入超支化阳离子分散剂后进行超声分散,并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将加热处理后的淤泥输送至离心机(2)中,进行离心脱水,得到脱水后的淤泥;S3.将脱水后的淤泥输送至吸附釜(3)中,加入水,进行搅拌,加入粒径﹥5mm以上的吸附颗粒,进行吸附处理后,将吸附处理后的淤泥输送至除杂装置(4)中除去吸附颗粒,再将除去吸附颗粒的淤泥输送至干燥装置(5)进行干燥,最后将干燥后的淤泥输送至破碎机(6)中进行破碎,得到预处理后的淤泥;所述吸附颗粒的制备原料包括负载二氧化钛的羟基磷灰石、凹凸棒粉、沸石粉、海泡粉、蛭石和电气石粉。2.根据要求1所述的淤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超声分散时间为2

2.5h;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80

90℃,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

3h;步骤S3中,所述吸附处理的时间为5

8h。3.根据要求1所述的淤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3.将羟基磷灰石粉中置于足量的二氧化钛溶胶中,加入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后,浸泡,过滤,将滤渣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升温至600

650℃,保温1

2h,得到负载二氧化钛的羟基磷灰石,将负载二氧化钛的羟基磷灰石粉碎成粉体后,与凹凸棒粉混合均匀,增湿至湿度为5%,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均匀后,置于球盘中进行造粒,喷水,制成2

3mm的小球,得到吸附颗粒前驱体;S34.将沸石粉、海泡粉、蛭石粉和电气石粉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粉体;S35.向吸附颗粒前驱体继续喷水,将吸附颗粒前驱体的水分控制在20

25%后,将混合粉体加入至球盘中,包覆于吸附颗粒前驱体上,将包覆后的吸附颗粒前驱体的粒径控制在5

10mm,然后在650℃下进行烧结25min,得到吸附颗粒。4.根据要求3所述的淤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3中,所述浸泡时间为2

3h;所述二甲基亚砜的添加量为体系质量的3

5%,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量为1

2%;步骤S34中,所述沸石粉、海泡粉、蛭石和电气石粉的质量比为5:1:2:2;步骤S35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700

750min,所述烧结的时间为15

25min。5.一种制造再生骨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进行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淤泥处理方法的预处理单元,以及依次连通的配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春廖长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岭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