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防浪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0408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防浪装置及其生产工艺,装置主体的结构为内部中空的壳型结构,装置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洞口和洞孔,洞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洞孔不规则地分布在装置主体的不同位置上,石料与石料之间形成具有的孔隙的的骨架,水泥、活性菌剂基质和海洋植物种子混合填充在骨架的第一类孔隙中,骨架的第二类孔隙镂空,洞孔通过第二类孔隙构成。通过在装置主体布满通过不规则孔隙形成的洞孔,便于海水通过以及鱼类游弋,能够降低水动力荷载,满足稳定性要求,又起到防浪及消浪的作用。每个生态防浪装置都会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在降低水动力荷载的同时,起到防浪及消浪的作用,同时还能改善周边水环境质量。原材料经济易得,成品稳定性高耐久性好。品稳定性高耐久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防浪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域生态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防浪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海岸受到海浪的作用、风暴潮作用容易产生侵蚀现象。海岸线被侵蚀后易使沿海地区的土壤盐渍化,沿岸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在海浪在作用下,岸坡承受很大的压力,对岸坡造成较大的威胁。现在解决岸坡承受海浪压力大的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在岸坡的前端放置防浪块,通过防浪块起到一定的防浪及消浪效果。但是,目前的防浪块也仅限于起到防浪及消浪效果,不具备其他环境生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提供一种生态防浪装置及其生产工艺,能够在起到防浪及消浪效果的基础上,同时还能够改善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生态防浪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结构为内部中空的壳型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洞口和洞孔,所述洞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洞孔不规则地分布在装置主体的不同位置上,所述装置主体由石料、水泥、活性菌剂基质和海洋植物种子组成,石料与石料之间通过粘结作用形成具有的孔隙的壳型结构的骨架,所述孔隙分类为第一类孔隙和第二类孔隙,水泥、活性菌剂基质和海洋植物种子混合填充在骨架的第一类孔隙中,骨架的第二类孔隙镂空,所述洞孔通过第二类孔隙构成。
[0006]进一步的,所述孔隙通过尺寸规格进行分类,在一定的尺寸规格范围之内的孔隙为第二类孔隙,其余的孔隙为第一空隙。
[0007]进一步的,所述洞口仅设置有一个。
[0008]进一步的,所述骨架的第一类孔隙中穿设有柔性网绳,水泥和活性菌剂基质的混合物包裹着柔性网绳。
[0009]一种生态防浪装置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0]选择模具;
[0011]在模具上铺设石料,形成石料堆,并在石料堆上留下缺口;
[0012]通过高强度的粘结剂将石料与石料之间粘结,使石料堆形成具有多个不规则孔隙的骨架;
[0013]设定生态防浪装置的洞孔的规格范围,不符合洞孔的规格范围的孔隙分类为第一类孔隙,符合洞孔的规格范围的孔隙分类为第二类孔隙;
[0014]将水泥和活性菌剂基质加水进行混合,得到基质填充物;
[0015]将基质填充物和海洋植物种子填充在第一类孔隙中,得到装置主体;
[0016]静止4到12个小时,将装置主体拆离模具;
[0017]得到生态防浪装置。
[0018]进一步的,在第一类孔隙中填充基质填充物和海洋植物种子之前,在第一类孔隙中穿设柔性网绳,在穿设柔性网绳之后将基质填充物填充到第一类孔隙中。
[0019]进一步的,在第一类孔隙中填充基质填充物和海洋植物种子之后,将基质填充物和海洋植物种子抹涂在骨架位于第二类孔隙以外的表面上。
[0020]进一步的,在装置主体拆除模具之后,将装置主体放置在无太阳暴晒的场所,养护14到28天,得到生态防浪装置。
[0021]进一步的,在养护的过程中,定期向装置主体浇盐水或者将装置主体放置在仿海水池中浸泡。
[0022]一种生态防浪装置,通过上述的生产工艺所获得。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生态防浪装置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在装置主体布满通过不规则孔隙形成的洞孔,便于海水通过以及鱼类游弋,能够降低水动力荷载,满足稳定性要求,又起到防浪及消浪的作用。部分海洋植物种子会生长出海洋植物,吸引微生物及鱼类等海洋生物,每个生态防浪装置都会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也能进一步的降低水动力荷载,防浪及消浪的作用,同时还能改善周边环境。原材料经济易得,不规则孔隙保证了透水率从而降低水动力荷载,成品稳定性高耐久性好。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生态防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生态防浪装置的骨架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生态防浪装置的骨架的切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装置主体;11、洞口;12、洞孔;21、石料;22、水泥;23、海洋植物种子;31、第一类孔隙;32、第二类孔隙;4、柔性网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如图1所示,一种生态防浪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结构为内部中空的壳型结构,装置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洞口11和洞孔12,洞孔12设置有多个,多个洞孔12不规则地分布在装置主体1的不同位置上。
[0032]如图2

图3所示,装置主体1由石料21、水泥22、活性菌剂基质和海洋植物种子23组成,石料21与石料21之间通过粘结作用形成具有孔隙的壳型结构的骨架,孔隙分类为第一类孔隙31和第二类孔隙32,水泥22、活性菌剂基质和海洋植物种子23混合填充在骨架的第一类孔隙31中,骨架的第二类孔隙32镂空,洞孔12通过第二类孔隙32构成。
[0033]装置主体1的外观大致呈锥形,以保证结构稳定性,内部中空呈壳体结构,整体构成洞穴结构,正面有通过较大的缺口形成的洞口11,便于鱼类进入,洞穴结构保证足够的内
表面积以及鱼类栖息空间,为鱼类的生息提供必要条件,可以为鱼类繁衍生息提供更多相对封闭且平静的水下环境。装置主体1布满通过不规则孔隙形成的洞孔12,便于海水通过以及鱼类游弋,能够降低水动力荷载,满足稳定性要求,又起到防浪及消浪的作用。
[0034]通过混合在水泥22中的由生物活性菌剂、营养物质、生长激素缓释剂等物质构成的活性菌剂基质的作用,装置主体1上能够良好生长植被。投入使用后,部分海洋植物种子23会生长出海洋植物,吸引微生物及鱼类等海洋生物,鱼类也会带来其它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生态防浪装置都会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也能进一步的降低水动力荷载,防浪及消浪的作用,同时还能改善周边环境。
[0035]随着生态系统的构建,部分的水泥22会被分解,形成新的礁体,石料21与石料21之间组成的大骨架能够为作为装置主体1的主要支撑,水泥22被分解的过程到新的礁体稳定前,由大骨架起到支撑作用,装置主体1不会散架,也能够保持在投放地点。
[0036]骨架部分的孔隙作为第一类孔隙31,填充水泥22和活性菌剂基质的混合物,部分的孔隙作为第二类孔隙32作为洞孔12,所构成的装置主体1即能构建小型生态系统也能通过多个洞孔12起到防浪及消浪的作用。
[0037]多个生态防浪装置能够构成大型的生态系统,同时多个生态防浪装置之间的配合能极大程度地起到防浪及消浪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防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结构为内部中空的壳型结构,所述装置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洞口(11)和洞孔(12),所述洞孔(12)设置有多个,多个洞孔(12)不规则地分布在装置主体(1)的不同位置上,所述装置主体(1)由石料(21)、水泥(22)、活性菌剂基质和海洋植物种子(23)组成,石料(21)与石料(21)之间通过粘结作用形成具有的孔隙的壳型结构的骨架,所述孔隙分类为第一类孔隙(31)和第二类孔隙(32),水泥(22)、活性菌剂基质和海洋植物种子(23)混合填充在骨架的第一类孔隙(31)中,骨架的第二类孔隙(32)镂空,所述洞孔(12)通过第二类孔隙(32)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通过尺寸规格进行分类,在一定的尺寸规格范围之内的孔隙为第二类孔隙(32),其余的孔隙为第一空隙(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11)仅设置有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第一类孔隙(31)中穿设有柔性网绳(4),水泥(23)和活性菌剂基质的混合物包裹着柔性网绳(4)。5.一种生态防浪装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模具;在模具上铺设石料,形成石料堆,并在石料堆上留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晓帆许晓春黄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岭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