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336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方法及系统,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基本状况信息进行攀岩难度分析,确定攀岩适应难度系数;将攀岩适应难度系数和所述儿童攀岩地图模型输入第一攀岩路线规划模型中,获得攀岩路线规划结果;根据儿童攀岩地图模型,获得攀爬点集合,所述攀爬点集合与攀爬点传感器关联;基于攀爬点传感器对所述攀岩路线规划结果进行可视化标记,获得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所述儿童用户基于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进行攀爬反馈引导。达到通过儿童个人情况,选择攀岩难度,结合攀爬点传感器可视化智能规划攀爬路线,保证儿童抓握攀爬点合理性,并根据实时攀爬情况进行交互反馈,进而保证儿童攀岩训练效果。童攀岩训练效果。童攀岩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儿童攀岩是通过儿童借助岩点的位置,手攀脚登,来完成攀岩的体验,而攀岩墙通常是人工设计的,在上面装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岩石点的,高度、难度不等的岩壁。攀爬是儿童攀岩最直接的动作模式,攀爬活动需要全身各部位协调运作以及手、脚、眼及身体的整体配合,通过攀岩可以使身体更灵活,反应更敏捷,刺激儿童大脑的发育,使左右脑同时运作,达到激发大脑的效果。
[0003]然而,现有技术因儿童空间认知能力有限,导致抓握攀爬点不合理,影响儿童攀岩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因儿童空间认知能力有限,导致抓握攀爬点不合理,影响儿童攀岩效果的技术问题,达到通过儿童个人情况,选择攀岩难度,结合攀爬点传感器可视化智能规划攀爬路线,保证儿童抓握攀爬点合理性,并根据实时攀爬情况进行交互反馈,进而保证儿童攀岩训练效果的技术效果。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方法及系统。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儿童用户的基本状况信息;基于所述基本状况信息进行攀岩难度分析,确定攀岩适应难度系数;构建儿童攀岩地图模型;将所述攀岩适应难度系数和所述儿童攀岩地图模型输入第一攀岩路线规划模型中,获得攀岩路线规划结果;根据所述儿童攀岩地图模型,获得攀爬点集合,所述攀爬点集合与攀爬点传感器关联;基于所述攀爬点传感器对所述攀岩路线规划结果进行可视化标记,获得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所述儿童用户基于所述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进行攀爬反馈引导。
[0007]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得儿童用户的基本状况信息;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基本状况信息进行攀岩难度分析,确定攀岩适应难度系数;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儿童攀岩地图模型;模型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攀岩适应难度系数和所述儿童攀岩地图模型输入第一攀岩路线规划模型中,获得攀岩路线规划结果;数据关联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儿童攀岩地图模型,获得攀爬点集合,所述攀爬点集合与攀爬点传感器关联;数据标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攀爬点传感器对所述攀岩路线规划结果进行可视化标记,获得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数据反馈模块,用于所述儿童用户基于所述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进行攀爬反馈引导。
[0008]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09]由于采用了基于儿童用户的基本状况信息进行攀岩难度分析,确定攀岩适应难度系数,再将攀岩适应难度系数和所构建的儿童攀岩地图模型输入第一攀岩路线规划模型
中,获得所述模型的输出结果即攀岩路线规划结果;然后根据儿童攀岩地图模型,获得攀爬点集合,其中攀爬点集合与攀爬点传感器关联,基于攀爬点传感器对攀岩路线规划结果进行可视化标记,获得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儿童用户基于所述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进行攀爬反馈引导的技术方案。进而达到通过儿童个人情况,选择攀岩难度,结合攀爬点传感器可视化智能规划攀爬路线,保证儿童抓握攀爬点合理性,并根据实时攀爬情况进行交互反馈,进而保证儿童攀岩训练效果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申请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1]图2为本申请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方法中获得儿童用户的基本状况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0012]图3为本申请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方法中获得心理承压系数的流程示意图;
[0013]图4为本申请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
[0014]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5]步骤S100:获得儿童用户的基本状况信息;
[0016]如图2所示,进一步而言,所述获得儿童用户的基本状况信息,本申请步骤S100还包括:
[0017]步骤S110:获得所述儿童用户的体型特征信息;
[0018]步骤S120:按照儿童健康标准对所述体型特征信息进行等级划分,获得儿童体型等级信息;
[0019]步骤S130:获得所述儿童用户的攀岩经验信息,所述攀岩经验信息包括攀岩次数和攀岩难度;
[0020]步骤S140:对所述儿童用户进行心理承压评价,获得心理承压系数;
[0021]步骤S150:按照预设权重比值对所述儿童体型等级信息、所述攀岩次数和攀岩难度、所述心理承压系数进行加权计算,获得所述儿童用户的基本状况信息。
[0022]具体而言,儿童攀岩是通过儿童借助岩点的位置,手攀脚登,来完成攀岩的体验,而攀岩墙通常是人工设计的,在上面装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岩石点的,高度、难度不等的岩壁。攀爬是儿童攀岩最直接的动作模式,攀爬活动需要全身各部位协调运作以及手、脚、眼及身体的整体配合,通过攀岩可以使身体更灵活,反应更敏捷,刺激儿童大脑的发育,使左右脑同时运作,达到激发大脑的效果。
[0023]为使采集获得的儿童用户的基本状况信息更加准确全面,所述儿童用户为需要进行攀岩训练的儿童,首先对所述儿童用户的体型特征信息进行采集,包括身高和体重信息。按照儿童健康标准对所述体型特征信息进行等级划分,所述儿童健康标准为该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重健康标准,获得相应的儿童体型等级信息,所述儿童体型等级信息用于表明儿童的体型大小,包括体型过大、体型标准、体型过小。
[0024]其次采集获取所述儿童用户的攀岩经验信息,所述攀岩经验信息包括儿童用户的历史攀岩次数和历史攀岩难度。最后对所述儿童用户进行心理承压评价,获得心理承压系数,所述心理承压系数用于表明儿童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承压能力,承压系数越大,表明儿
童在攀岩时的应变抗压能力越强。所述预设权重比值可以根据经验自行设定,按照预设权重比值对所述儿童体型等级信息、所述攀岩次数和攀岩难度、所述心理承压系数进行加权计算,获得所述儿童用户的基本状况信息。通过结合体型等级、攀岩经验、心理承压能力,全面对儿童进行基本状况采集,保证获取的儿童信息更加全面准确,从而提高攀岩难度确定准确性。
[0025]步骤S200:基于所述基本状况信息进行攀岩难度分析,确定攀岩适应难度系数;
[0026]步骤S300:构建儿童攀岩地图模型;
[0027]具体而言,基于儿童的基本状况信息进行攀岩难度分析,确定攀岩适应难度系数,所述攀岩适应难度系数与该儿童适应的攀岩难度相匹配,适应难度系数越大,攀岩的难度等级越大。构建儿童攀岩地图模型,所述儿童攀岩地图模型为儿童攀岩墙的三维地图模型,详细直观的表现出各攀岩点坐标以及攀岩点路线组成。
[0028]步骤S400:将所述攀岩适应难度系数和所述儿童攀岩地图模型输入第一攀岩路线规划模型中,获得攀岩路线规划结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儿童攀岩智能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儿童用户的基本状况信息;基于所述基本状况信息进行攀岩难度分析,确定攀岩适应难度系数;构建儿童攀岩地图模型;将所述攀岩适应难度系数和所述儿童攀岩地图模型输入第一攀岩路线规划模型中,获得攀岩路线规划结果;根据所述儿童攀岩地图模型,获得攀爬点集合,所述攀爬点集合与攀爬点传感器关联;基于所述攀爬点传感器对所述攀岩路线规划结果进行可视化标记,获得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所述儿童用户基于所述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进行攀爬反馈引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儿童用户的基本状况信息,包括:获得所述儿童用户的体型特征信息;按照儿童健康标准对所述体型特征信息进行等级划分,获得儿童体型等级信息;获得所述儿童用户的攀岩经验信息,所述攀岩经验信息包括攀岩次数和攀岩难度;对所述儿童用户进行心理承压评价,获得心理承压系数;按照预设权重比值对所述儿童体型等级信息、所述攀岩次数和攀岩难度、所述心理承压系数进行加权计算,获得所述儿童用户的基本状况信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心理承压系数,包括:对所述儿童用户进行心理评估,获得心理承压评估曲线;对所述心理承压评估曲线的波峰和波谷进行数量统计,获得心理波动数量信息;获得所述波峰和波谷的波动绝对值集合;将所述心理波动数量信息和所述波动绝对值集合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心理承压系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儿童用户的实时攀爬点信息;判断所述实时攀爬点信息是否满足所述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如果所述实时攀爬点信息满足所述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发送正向反馈信息;根据所述正向反馈信息和所述儿童用户进行攀爬交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果所述实时攀爬点信息不满足所述可视化攀爬路线信息,获得第一重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毕馨月侯曼妮霍志磊闭大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