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口框组合砖及其组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94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口框组合砖,包括左上砖、右上砖、左下砖和右下砖;所述左上砖和所述右上砖拼接成向上拱起的上拱起结构,所述左下砖和所述右下砖拼接成向下拱起的下拱起结构;所述上拱起结构的内凹和所述下拱起结构的内凹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以在之间形成出铁口。在该铁口框组合砖中,设置了左上砖、右上砖、左下砖和右下砖,以使得上拱起结构分离呈左右两个砖体,且下拱起结构分离呈左右两个砖体,以使得成型方便,而且组装效果更好。而且上下均采用拱起结构,以使得起到更好的抗机械冲刷效果,以及抗热冲击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铁口框组合砖的组成工艺。种铁口框组合砖的组成工艺。种铁口框组合砖的组成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口框组合砖及其组成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炉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铁口框组合砖,还涉及一种铁口框组合砖的组成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高炉铁口作为渣铁排放的通道,要承受冶炼生产中诸多型式、性质的破坏,并须始终保持为正常的工作状态。铁口异常时,不但不能实现正常的冶炼生产,还将影响到铁口附近的耐材等的使用寿命,长期、严重的铁口异常现象必将影响高炉寿命、甚至导致意外事故。多座、多级别高炉在近年发生的炉寿异常、炉缸意外事故中,不乏事故点位于铁口区域的实例。与炉缸其它部位比较,铁口区域耐火材料内衬面临的破坏因素更多、危害程度更大,主要有:一、渣铁排放过程中的剧烈的机械冲刷;二、炉渣、碱金属等的化学侵蚀;三、Pb等重金属的渗透破坏;四、开口、堵口作业的附加影响;五、高温、热冲击、氧化破坏等。这些因素中,机械冲刷、化学侵蚀、热冲击的程度远恶劣于炉缸其它部位,因而也是铁口异常、铁口区域内衬被破坏的主要因素。可见,随高炉冶炼效率的提高,铁口区域始终处于正常状态是关系高炉安全生产、长寿的关键。铁口区域重要部分就是铁口框组合砖,所以,铁口框组合砖砌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高炉能否安全生产及长寿化。铁口框组合砖现有施工技术主要有:
[0003]如中国公开号为CN202121423830.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少煤气外溢的新型高炉出铁口结构,包括铁口框,所述铁口框内有炭砖,所述炭砖高低交错排布,组合形式嵌入铁口框内,形成迷宫式结构;所述铁口框与炭砖紧密砌筑,对伸进炉内的铁口框精加工成斜面,与炭砖斜面加工精度保持一致,使砌筑时炭砖与铁口框钢结构的接触面处缝隙≤1mm,所有缝隙之间充填高导热的硅溶胶浇注料。本技术的高炉出铁口结构能减少铁口煤气外溢的新型结构,将大大方便操作人员作业,极大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0004]如中国公开号为CN202110469505.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高炉出铁口结构,包括:第一半砖、第二半砖和预制套管;所述预制套管倾斜布置,所述第一半砖具有与所述预制套管相适配的第一弧形凹面,所述第二半砖具有与所述预制套管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凹面,所述预制套管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凹面和所述第二弧形凹面围合的区域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炉出铁口结构,预制套管形成的铁口通道无缝隙,且预制套管不会产生空洞,避免了原铁口通道因铁口组合砖缝隙发生跑煤气现象,从而保证了高炉安全顺利出铁。
[0005]如中国公开号为CN202120399167.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高炉出铁口及具有其的高炉,高炉出铁口包括炉缸内衬,所述炉缸内衬的外侧面上设有凸环和凹槽中的一者,所述凸环和所述凹槽中的每一者为环形;耐材层,所述耐材层的内侧面上设有所述凸环和所述凹槽中的另一者,所述凸环配合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耐材层的内侧面与所述炉缸内衬的外侧面贴合;铁口框,所述铁口框设在所述耐材层上;和铁水流出通道。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炉出铁口具有防止耐材层与炉缸内衬之间的缝隙增大,防止煤气泄漏和防止更多的铁水流入到耐材层与炉缸内衬之间的缝隙内的优点。
[0006]如中国公开号为CN202120399167.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炉出铁口结构,包括炉缸内衬和铁口框,所述铁口框中心向炉缸内衬一侧延伸设置有铁水流出通道,所述炉缸内衬和铁水流出通道之间设置有铁口区域耐材层,所述铁水流出通道上设有沿其径向向铁口区域耐材层延伸的环形槽,所述铁水流出通道和环形槽内均填充有炮泥。该技术通过在铁水流出通道上设置环形槽,对铁水流出通道内的炮泥起到固定作用,保证了铁水流出通道内炮泥和铁口区域耐材层的整体性,延长了铁口的使用寿命,同时环形槽的设计还可起到封堵煤气的作用,减轻煤气窜火程度并提高出铁安全性。
[0007]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铁口框强度不可靠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口框组合砖,该铁口框组合砖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铁口框强度不可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铁口框组合砖的组成工艺。
[0009]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铁口框组合砖,包括左上砖、右上砖、左下砖和右下砖;所述左上砖和所述右上砖拼接成向上拱起的上拱起结构,所述左下砖和所述右下砖拼接成向下拱起的下拱起结构;所述上拱起结构的内凹和所述下拱起结构的内凹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以在之间形成出铁口。
[0011]在该铁口框组合砖中,设置了左上砖、右上砖、左下砖和右下砖,以使得上拱起结构分离呈左右两个砖体,且下拱起结构分离呈左右两个砖体,以使得成型方便,而且组装效果更好。而且上下均采用拱起结构,以使得起到更好的抗机械冲刷效果,以及抗热冲击效果。综上所述,该铁口框组合砖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铁口框强度不可靠的问题。
[0012]优选地,包括左立砖和右立砖;所述左立砖上端与所述左上砖衔接、下端与所述左下砖衔接,所述右立砖上端以所述右上砖衔接、下端与所述右下砖衔接,以围绕呈所述出铁口。
[0013]优选地,所述上拱起结构的内凹边缘具有第一半圆形边缘结构,所述下拱起结构的内凹边缘具有第二半圆形边缘结构,所述第一半圆形边缘结构与所述第二半圆形边缘结构关于同一条的直线对称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左上砖与所述右下砖中心对称,所述右上砖和所述左下砖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左上砖与所述右上砖左右对称,所述左下砖和所述右下砖左右对称。
[0015]优选地,所述上拱起结构的外边缘具有半圆形边缘结构,所述下拱起结构的外边缘具有半圆形边缘结构。
[0016]优选地,所述左上砖、所述右上砖、所述左下砖、所述右下砖、所述左立砖和所述右立砖均为致密粘土砖。
[0017]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铁口框组合砖的组成工艺,该铁口框组合砖的组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将左下砖和右下砖进行拼装,以组成向下的下拱起结构;步骤200:将左上砖进行拼装,然后采用支撑杆,以使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上砖和所述右下砖相抵,以对左上砖支撑,然后将右上砖进行拼装以组成向上拱起的上拱起结
构;或将右上砖进行拼装,然后采用支撑杆,以使两端分别与所述右上砖和所述左下砖相抵,以对右上砖支撑,然后将左上砖进行拼装以组成向上拱起的上拱起结构。由于上述的铁口框组合砖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基于该铁口框组合砖的组成工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100与所述步骤200之间还包括:
[0019]步骤300:将左立砖拼装在所述左下砖上,将右立砖拼装在所述右下砖上。
[0020]优选地,在所述步骤100之前还包括:
[0021]步骤400:将所述左上砖、所述右上砖、所述左下砖、所述右下砖、所述左立砖和所述右立砖按彼此位置关系进行预对接,形成预拼装铁口框;
[0022]步骤500:检查各组相邻砖拼接处间隙是否合格,对形成不合格对接间隙的两个端面进行修整直到对接间隙合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口框组合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上砖、右上砖、左下砖和右下砖;所述左上砖和所述右上砖拼接成向上拱起的上拱起结构,所述左下砖和所述右下砖拼接成向下拱起的下拱起结构;所述上拱起结构的内凹和所述下拱起结构的内凹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以在之间形成出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口框组合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立砖和右立砖;所述左立砖上端与所述左上砖衔接、下端与所述左下砖衔接,所述右立砖上端以所述右上砖衔接、下端与所述右下砖衔接,以围绕呈所述出铁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口框组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拱起结构的内凹边缘具有第一半圆形边缘结构,所述下拱起结构的内凹边缘具有第二半圆形边缘结构,所述第一半圆形边缘结构与所述第二半圆形边缘结构关于同一条的直线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口框组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砖与所述右下砖中心对称,所述右上砖和所述左下砖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左上砖与所述右上砖左右对称,所述左下砖和所述右下砖左右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口框组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拱起结构的外边缘具有半圆形边缘结构,所述下拱起结构的外边缘具有半圆形边缘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

5任一项所述的铁口框组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砖、所述右上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鲁晓欣马小波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