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裘胜专利>正文

一种缝纫机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604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设置有回油腔,所述回油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泵体转动连接的离心轮,所述离心轮沿圆周方向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件,所述回油腔的内侧臂上设置有凸块,所述泵体上对应所述凸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吸油孔和出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回油腔内壁设置凸块,利用离心轮旋转时在凸块两侧产生的负压和正压将多余的油在吸入回油腔后,经出油孔再甩出,完成回油工作;离心轮设置多个滑动件配合回油,离心轮旋转一周,油泵回油多次,提高回油量,回油更彻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离心轮的离心力作用完成回油,结构简单,造型轻便,减少部件之间摩擦,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油泵


[0001]本技术涉及缝纫机润滑装置
,更具体涉及一种缝纫机油泵。

技术介绍

[0002]缝纫机油泵的作用是将缝纫机油盆里贮存的油供到机头各个关键部位,以减少零件间的摩擦,具有清洗、冷却、润滑三个作用,确保缝纫机正常运转。为了减小缝纫机的负荷,会采用油泵对缝纫机进行供油和回油,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柱塞泵抽回油,但是这种结构机械磨损较大,寿命较短且回油量低。在缝纫机高速运转进行缝纫工作的情况下,当油泵供油太多时,柱塞式油泵的回油量很小,无法彻底的回油干净,机针部位会漏油,导致在缝制面料时,易沾到油污,产生次品,造成企业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缝纫机油泵,能够提高油泵的回油量,回油比较彻底,保证机器设备的整洁;避免针杆漏油,提高产品的正确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缝纫机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设置有回油腔,所述回油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泵体转动连接的离心轮,所述离心轮沿圆周方向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件,所述回油腔的内侧臂上设置有凸块,所述泵体上对应所述凸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吸油孔和出油孔。
[0005]吸油孔开设在回油腔的侧壁上,出油孔开设在泵体上回油腔的上部,吸油孔连接吸油管路。离心轮在动力驱动下在回油腔内旋转,滑动件在转动过程中被甩滑出滑槽与回油腔内壁抵触,在凸块处,滑动件缩回滑槽内,在凸块的两侧分别形成负压和正压。在负压作用下,油经吸油管路和吸油孔被吸入回油腔,经转动后到达出油孔处在正压作用下经出游孔被甩出,完成回油工作。
[0006]进一步,所述离心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回油腔的内径大小,且所述离心轮的外壁与所述凸块贴合。离心轮与回油腔之间的缝隙形成回油路径,在离心轮的外壁与凸块贴合处封闭,避免油在回油腔内反复流动,回油更彻底。
[0007]进一步,所述滑动件大小与所述滑槽的深度一致,包括位于内端的滑块和位于外端的滑头,所述滑头连接于所述滑块的外端正中位置且宽度小于所述滑块。
[0008]进一步,所述滑块的外端与所述滑槽的外端缺口一致,当所述滑头与所述回油腔内壁抵触时,所述滑块的外端与所述滑槽的外端闭合。
[0009]进一步,所述滑动件采用中空结构,滑动件的滑块采用中空结构,实现油泵的轻量化设计,降低制造成本,减少转动的损耗。
[0010]进一步,所述滑槽设置为三个,均布于所述离心轮上设置。离心轮旋转一周,油泵回油三次,能够提高回油量,回油更彻底,保持内部清洁,避免产生油污堆积。
[0011]进一步,所述泵体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吸油孔联通的吸油管路,所述泵体上设置有对所述吸油管路进行防护的保护套。在泵体上设置保护罩,对吸油管路的油管接头进行
防护。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回油腔内壁设置凸块,利用离心轮旋转时在凸块两侧产生的负压和正压将多余的油在吸入回油腔后,经出油孔再甩出,完成回油工作;离心轮设置多个滑动件配合回油,离心轮旋转一周,油泵回油多次,提高回油量,回油更彻底。本技术利用离心轮的离心力作用完成回油,结构简单,造型轻便,减少部件之间摩擦,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爆炸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整体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离心轮工作状态图。
[0016]标注说明:1、泵体;2、回油腔;3、离心轮;4、滑动件;5、出油孔;6、凸块;7、吸油管路;8、吸油孔; 9、滑槽;10、保护套;41、滑头;4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一种缝纫机油泵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一种缝纫机油泵,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设置有回油腔2,所述回油腔2内设置有与所述泵体1转动连接的离心轮3,所述离心轮3沿圆周方向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滑槽 9,所述滑槽 9内滑动设置有滑动件4,所述回油腔2的内侧臂上设置有凸块6,所述泵体1上对应所述凸块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吸油孔8和出油孔5。
[0019]参照图1和图2所示,吸油孔8开设在回油腔2的侧壁上,出油孔5开设在泵体1上回油腔2的底部,吸油孔8连接吸油管路7。离心轮3在动力驱动下在回油腔2内旋转,滑动件4在转动过程中被甩滑出滑槽 9与回油腔2内壁抵触,在凸块6处,滑动件4缩回滑槽 9内,在凸块6的两侧分别形成负压和正压。在负压作用下,油经吸油管路和吸油孔8被吸入回油腔2,经转动后到达出油孔5处在正压作用下经出游孔被甩出,完成回油工作。
[0020]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离心轮3的直径小于所述回油腔2的内径大小,且所述离心轮3的外壁与所述凸块6贴合。离心轮3与回油腔2之间的缝隙形成回油路径,在离心轮3的外壁与凸块6贴合处封闭,避免油在回油腔2内反复流动,回油更彻底。
[0021]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滑动件4大小与所述滑槽 9的深度一致,包括位于内端的滑块42和位于外端的滑头41,所述滑头41连接于所述滑块42的外端正中位置且宽度小于所述滑块42。
[0022]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滑块42的外端与所述滑槽 9的外端缺口一致,当所述滑头41与所述回油腔2内壁抵触时,所述滑块42的外端与所述滑槽 9的外端闭合。
[0023]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滑动件4采用中空结构,滑动件4的滑块42采用中空结构,实现油泵的轻量化设计,降低制造成本,减少转动的损耗。
[0024]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滑槽 9设置为三个,均布于所述离心轮3上设置。离心轮3旋转一周,油泵回油三次,能够提高回油量,回油更彻底,保持内部清洁,避免产生油污堆积。
[0025]工作原理,参照图3所示,离心轮3的滑动件4位于滑槽 9内,滑动件4的大小与滑槽 9相适配,当滑动件4回缩时,不会凸出于滑槽 9外端,保证在凸块6位置处能够自由转动;当
滑动件4被甩出时,滑头41与回油腔2的内壁贴合,滑块42的外端将滑槽 9的外端配合封闭,避免余油在回油腔2内转动时进入滑槽 9。离心轮3逆时针转动时,在凸块6左侧形成负压,余油经吸油管路7和吸油孔8被吸入回油腔2内,将旋转转动到达凸块6右侧,凸块6右侧形成的正压作用下将油从出油孔5甩出,完成回油。
[0026]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泵体1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吸油孔8联通的吸油管路7,所述泵体1上设置有对所述吸油管路7进行防护的保护套10。在泵体1上设置保护罩10,对吸油管路7的油管接头进行防护。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所述泵体设置有回油腔,所述回油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泵体转动连接的离心轮,所述离心轮沿圆周方向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件,所述回油腔的内侧臂上设置有凸块,所述泵体上对应所述凸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吸油孔和出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回油腔的内径大小,且所述离心轮的外壁与所述凸块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大小与所述滑槽的深度一致,包括位于内端的滑块和位于外端的滑头,所述滑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胜
申请(专利权)人:裘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