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用软磁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254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软磁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铁基粉末加入中频感应熔炼炉,再用保护气体置换出炉内的空气,再进行保温精炼和气流雾化,再进行筛分和退火处理,即得3D打印用软磁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成分可控、卫星颗粒少、流动性好、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含量少,完全满足3D打印的性能要求,适合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适合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适合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用软磁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金属耗材
,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用软磁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快速成型技术。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向节能化、小型化和高精度化方向发展,3D打印技术也逐渐开始被应用到磁性元器件的制备之中。然而,现有的3D打印金属粉末主要是钛合金、不锈钢、钴基合金粉末等结构性材料,尚不存在合金成分控制、粒度组成、形貌、流动性等方面的性能均适合3D打印的软磁粉末。
[0003]因此,开发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4]以上陈述仅仅是提供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填补市场空白,提供一种成分可控、卫星颗粒少、流动性好、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含量少、完全满足3D打印的性能要求的软磁粉末。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铁基粉末加入中频感应熔炼炉,再用保护气体置换出炉内的空气,再进行保温精炼和气流雾化,再进行筛分和退火处理,即得3D打印用软磁粉末。
[0009]优选的,所述铁基粉末为铁粉、碳素钢粉末、钼铁合金粉末、锰铁合金粉末、硅铁合金粉末中的至少一种。
[0010]优选的,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0011]优选的,所述置换的方式为抽真空。
[0012]优选的,所述保温精炼在1580℃~1700℃下进行。保温精炼的温度会影响熔体的流动性,温度过低会造成气流雾化无法正常进行,而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熔体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升高,影响软磁粉末的磁性能,保温精炼的温度1580℃~1700℃最为合适。
[0013]优选的,所述保温精炼的时间为5min~10min。
[0014]优选的,所述气流雾化在压力25MPa~50MPa的条件下进行。气流雾化是通过高压气流击碎金属液流以获得金属粉末,气体压力是最重要的参数,当气体压力为25MPa~50MPa时,收率高,粉末细。
[0015]优选的,所述气流雾化采用的雾化装置的网眼直径为1mm~6mm。
[0016]优选的,所述筛分进行了两次,采用的旋振筛依次为270目的旋振筛和500目的旋振筛。
[0017]优选的,所述退火处理在200℃~1000℃下进行。
[0018]优选的,所述退火处理的时间为30min~240min。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成分可控、卫星颗粒少、流动性好、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含量少,完全满足3D打印的性能要求(具体要求:D
10
为15μm~20μm,D
50
为25μm~40μm,D
90
为50μm~60μm,松装密度>3.0g/cm3,振实密度>4.3g/cm3,流动性为<30s/50g,氧含量<500ppm,形貌为球形),适合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0020]具体而言:
[0021]1)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卫星颗粒(较大的球形颗粒周围粘连着小的球形颗粒称为“卫星颗粒”)少,粉末的流动性好,在进行3D打印时粉末可以很好地铺展;
[0022]2)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在制备时进行的是惰性气体保护的退火处理,可以在保证磁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时消除粉末中的内应力,由其打印得到的零件不会出现应力导致的裂纹;
[0023]3)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含量少,粉末的内部缺陷少,粉末的整体性能优异,可以减少3D打印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缺陷;
[0024]4)本专利技术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填补了市场空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1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SEM图。
[0026]图2为实施例2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SEM图。
[0027]图3为实施例3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SEM图。
[0028]图4为对比例1的软磁粉末的SEM图。
[0029]图5为对比例2的软磁粉末的SEM图。
[0030]图6为对比例3的软磁粉末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3D打印用软磁粉末,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将87.7kg的铁粉加入中频感应熔炼炉,加热至铁粉融化后再加入0.3kg的锰铁合金粉末和12kg的硅铁合金粉末,再抽真空至炉内压力为3Pa,再注入氮气至炉内压力为0.1MPa,再升温至1680℃,保温精炼5min,再进行气流雾化,雾化压力为48MPa,采用的雾化装置的漏眼直径为6mm,再冷却400min,再依次用270目的旋振筛和500目的旋振筛进行筛分,再置于600℃下退火120min,即得3D打印用软磁粉末。
[0035]本实施例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扫描电镜(SEM)图如图1所示。
[0036]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中仅存在极少的卫星颗粒,球形度好。
[0037]实施例2:
[0038]一种3D打印用软磁粉末,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将89.5kg的铁粉加入中频感应熔炼炉,加热至铁粉融化后再加入0.5kg的锰铁合金粉末和10kg的硅铁合金粉末,再抽真空至炉内压力为10Pa,再注入氮气至炉内压力0.1MPa,再升温至1650℃,保温精炼5min,再进行气流雾化,雾化压力为38MPa,采用的雾化
装置的漏眼直径为5mm,再冷却400min,再依次用270目的旋振筛和500目的旋振筛进行筛分,再置于700℃下退火30min,即得3D打印用软磁粉末。
[0040]本实施例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SEM图如图2所示。
[0041]由图2可知:本实施例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中仅存在很少的卫星颗粒,球形度好。
[0042]实施例3:
[0043]一种3D打印用软磁粉末,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将87.7kg的铁粉加入中频感应熔炼炉,加热至铁粉融化后再加入0.3kg的锰铁合金粉末和12kg的硅铁合金粉末,再抽真空至炉内压力为3Pa,再注入氮气至炉内压力为0.1MPa,再升温至1680℃,保温精炼5min,再进行气流雾化,雾化压力为28MPa,采用的雾化装置的漏眼直径为6mm,再冷却400min,再依次用270目的旋振筛和500目的旋振筛进行筛分,再置于600℃下退火120min,即得3D打印用软磁粉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铁基粉末加入中频感应熔炼炉,再用保护气体置换出炉内的空气,再进行保温精炼和气流雾化,再进行筛分和退火处理,即得3D打印用软磁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基粉末为铁粉、碳素钢粉末、钼铁合金粉末、锰铁合金粉末、硅铁合金粉末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精炼在1580℃~1700℃下进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用软磁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精炼的时间为5min~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晶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