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及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58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及雾化器,包括:导流管,具有导入来自中间包内金属液的进口以及将金属液导出的出口;电流发生单元,具有两组电极,两组电极均安装在导流管内壁上,以使当金属液流经导流管时将导通两组电极并在两组电极之间形成流经金属液的电流以使金属液自发热;磁场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磁场,磁场全覆盖或部分覆盖导流管内金属液流经的区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金属液在导流管内的流向,三者之间两两垂直,以使在导流管中流动的金属液具有沿导流管轴向的洛伦兹力。可实现对流经导流管内的金属液的保温以及流经导流管的金属液的流速调节。管的金属液的流速调节。管的金属液的流速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及雾化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雾化制粉
,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及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在采用气雾化法制备金属粉末的过程中,如果要调整金属粉末粒径,则需调整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与单位时间内流出的金属液量的比值,比如说,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与单位时间内流出的金属液量的比值越高,则粒径越细,反之越粗,而调整气体流量与单位时间内流出的金属液量的比值,则需调整单位时间内流出的金属液量,或者调节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
[0003]现有技术中采用气雾化法制备钎焊、喷涂、激光熔覆、3D打印、MIM用粉末均对粉末的粒度大小要求不一,因此,在对设备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均存在如下问题:其一、若调整气体流量的范围,会受限于雾化器本身设计、相关配套以及成本考虑,还受限于导流管出口端过大的负压造成紊流会对雾化过程造成影响;其二、若调整导流管直径,比如将导流管直径缩小,则导流管内单元高度范围内的金属液所携带的热能减小,在导流管中流动的过程中,会因过早丧失太多热能发生凝固而造成堵包;若将导流管直径增大以期获得更粗的粉末,但易形成片状、细条状等不规则形状粉末,粉末品质下降。
[0004]其三、若调整导流管的伸出长度,则整个雾化器的高速气体流向也需要随之调整,会带来额外的问题,比如,当导流管伸出长度变短以期获得更细的粉末,这会导致导流管出口末端负压降低,金属液下流速度变慢,严重时亦会发生堵包。若将导流管长度增大以期获得更粗的粉末,也易形成片状、细条状等不规则形状粉末,粉末品质下降。
[0005]若调整金属液过热度,比如提高金属液的过热度,可与上述三种方式结合使用,一定范围内可防止堵包,但金属液过热度过高,将导致耐火材料使用寿命降低,甚至易发生穿炉危险,且在实际生产中,金属液的过热度本就不易太高,故局限性亦是极大。
[0006]故,现有技术中采用气雾化法制备金属粉末通过调整气流流量、或者改变导流管长度或者直径调整金属液流量来改变粉末的粗细粒度分布均存在诸多限制,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可以保证在不堵中间包的情况下,可以精准的控制金属液的流量,既可以获得比较细的金属粉末,又能制备较粗的金属粉末。且使得粉末粒度分布更集中,成品率更高。
[0008]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包括:导流管,具有导入来自中间包内金属液的进口以及将金属液导出的出口;电流发生单元,具有两组电极,两组电极均安装在导流管内壁上,以使当金属液流经导流管时将导通两组电极并在两组电极之间形成流经金属液的电流以使金属液自发热;磁场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磁场,磁场全覆盖或部分覆盖导流管内金属液流经的区
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金属液在导流管内的流向,三者之间两两垂直,以使在导流管中流动的金属液具有沿导流管轴向的洛伦兹力。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为直流电流,且全覆盖或部分覆盖导流管内金属液流经的区域的部分磁场为定向均衡磁场。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方向及大小和/或所述磁场方向及大小可调。
[0011]进一步地,两组电极均嵌入开设在导流管内壁上的槽体中,且两组电极的外露部分与导流管内壁平滑过渡。
[0012]进一步地,两组电极相对于导流管轴向对称布置,且两组电极在竖直方向上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导流管的顶端和底端持平。
[0013]进一步地,磁场覆盖金属液在导流管内的所有流动区域。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雾化器,安装有雾化器导流管组件。
[0015]进一步地,具有高压气体发生单元,所述高压气体发生单元的高压气体出口与导流管出口在几何位置上高度耦合。
[0016]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竖直布置。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提出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可以保证在不堵中间包的情况下,可以精准的控制金属液的流量,既可以获得比较细的金属粉末,又能制备较粗的金属粉末。
[0018]具体效果如下:其一、通过对流经导流管的金属液进行辅热,在将参数进行现有技术范畴内的有限次实验中可推测出的合理参数配置下,对金属液在导流管内流动过程中造成的热损进行补充,相当于保温,不至于使之过热,对相关部件也不会造成影响,可有效防止金属液因热量损失过多而发生堵包。
[0019]其二、通过缩短导流管长度、减小导流管直径、增加雾化压力等方法均使气液作用比得到增加,有利于更细金属粉末的制备,但在导流管出口末端负压降低,气体向下的吸力降低,金属液流速过度降低,易发生堵包,雾化中断。给在导流管内流动的金属液赋予一个现有技术范畴内的有限次实验中可推测出的合理参数配置下产生的对于金属液的向下的洛伦兹力,以提高金属液下流的速度,气液作用比得到增加的同时,在防止堵包的前提下,超细金属粉末的收得率得到提升。
[0020]其三、在制备粉末,若采用较大直径的导流管,通过向在导流管中流动的金属液赋予一个现有技术范畴内有限次实验可推测出的合理配置的向上的洛伦兹力,可减慢金属液流速,并与保温效果相辅相成,在防止堵包的前提下,可制得更细粉末。
[0021]其四、本专利技术亦可配合在采用较小导流管直径的情况下,在通过电流辅热保温防止堵包的前提下,在现有技术范畴内的有限次实验中可推测出的合理参数配置下,施加一个较大的向下的洛伦兹力,,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制备更粗的合金粉末,粉末品质提高,减少了片状、细条状等不规则形状粉末的形成。
[0022]本专利技术包含但不限于上述有益效果,基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能推导出的有益效果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中电场、磁场以及导流管中金属液相对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中产生向下洛伦兹力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中产生向上洛伦兹力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雾化器导流管组件的流程图。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详细说明。
[0026]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包括:导流管1,具有导入来自中间包内金属液的进口以及将金属液导出的出口;电流发生单元2,具有两组电极21,两组电极21均安装在导流管1内壁上,以使当金属液流经导流管1时将导通两组电极21并在两组电极21之间形成流经金属液的电流以使金属液自发热;磁场发生单元3,用于产生磁场,磁场全覆盖或部分覆盖导流管1内金属液流经的区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金属液在导流管1内的流向,三者之间两两垂直,以使在导流管1中流动的金属液具有沿导流管1轴向的洛伦兹力。
[0027]产生洛伦兹力的原理可参考图3及图4;当流经导流管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导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管(1),具有导入来自中间包内金属液的进口以及将金属液导出的出口;电流发生单元(2),具有两组电极(21),两组电极(21)均安装在导流管(1)内壁上,以使当金属液流经导流管(1)时将导通两组电极(21)并在两组电极(21)之间形成流经金属液的电流以使金属液自发热;磁场发生单元(3),用于产生磁场,磁场全覆盖或部分覆盖导流管(1)内金属液流经的区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金属液在导流管(1)内的流向,三者之间两两垂直,以使在导流管(1)中流动的金属液具有沿导流管(1)轴向的洛伦兹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导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为直流电流,且全覆盖或部分覆盖导流管(1)内金属液流经的区域的部分磁场为定向均衡磁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导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方向及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龙翁子清刘平张腾辉金莹胡兰伟崔良史金光张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通焊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