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i-p型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2368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

i

p型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n

i

p型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由于其直接带隙和带隙可调、高迁移率、高吸收系数、长载流子寿命和扩散长度等优异的光电性质,以及易于制备,可以通过低温溶液法大面积成膜等工艺优势,在薄膜光电器件领域有着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V)的能量转化效率已经超过20%,可以与商业化的太阳能电池技术相媲美,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的外量子效率也接近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0003]与其他LED器件类似,根据透明电极作为阴极还是阳极的不同,钙钛矿LED器件一般分为p

i

n和n

i

p两种结构。对于p

i

n型LED,首先在透明电极上制备空穴传输层(HTL),再制备钙钛矿发光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

i

p型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洁净的透明导电玻璃表面进行活化处理;S2在步骤S1所得衬底表面采用ZnMgO前驱液沉积含羧酸基团的ZnMgO薄膜并退火,所述薄膜改善衬底的同时作为电子传输层(ETL);S3在步骤S2所得的ZnMgO薄膜表面采用原位成膜法旋涂含修饰剂的钙钛矿前驱液,获得钙钛矿发光层,所述修饰剂为氨基酸分子;S4在步骤S3所制备的钙钛矿发光层表面旋涂空穴传输层;S5在步骤S4所制得的空穴传输层上依次沉积空穴注入层和金属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nMgO前驱液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ZnMgO中Zn与Mg的比例称取二水醋酸锌(Zn(Ac)2·
2H2O)和四水醋酸镁(Mg(Ac)2·
4H2O)溶于2

甲氧基乙醇,然后加入乙醇胺,搅拌1

48小时;其中前驱液总浓度为0.1

1.0M,乙醇胺与醋酸锌的摩尔比为0.1

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nMgO薄膜中Mg的摩尔比例为5%~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将S1所述活化处理后的透明导电玻璃置于旋涂设备中,设置旋涂参数,将ZnMgO前驱液滴加在透明导电玻璃上,然后开始旋涂,旋涂结束后将所得薄膜进行退火处理,最后获得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晖戴兴良何海平叶志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锌芯钛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