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治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2032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辅助治疗系统,所述辅助治疗系统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手掌及多个手指,多个所述手指间隔布置于所述手掌上,各所述手指包括柔性连接管及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柔性连接于所述手掌上并套设于所述柔性连接管外,所述柔性连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套筒并伸入至所述手掌内,且所述柔性连接管内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及治疗设备,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治疗设备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治疗设备伸出至所述柔性连接管外或缩回至所述柔性连接管内;终端系统,所述终端系统与所述机械手电连接,用于训练以及控制所述机械手进行工作;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分别与所述终端系统和所述机械手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手术精确度。高了手术精确度。高了手术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治疗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辅助治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攻克了诸多疑难杂症,但仍有许多疾病无法解决,其涉及手术的精准完成,现阶段依靠人类还无法精准完成。例如,在胸腔镜手术例中,有术后手术者的胸痛发生,这是由于,超高水准的人类医生无法避免在手术中损伤患者的肋间神经。例如,在鼻炎患者进行鼻腔内检测时,检测医生并非能完全仔细地探测到鼻腔内的每个局部,而且手术一般在内部探测后执行,两者无法一起执行,且病患须在几个部门来回奔波。
[0003]综上,可知,人类医生在进行手术时的精准度不足。
[0004]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辅助治疗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治疗系统,旨在解决人类医生在进行手术时的精确度不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辅助治疗系统,所述辅助治疗系统包括:
[0007]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手掌及多个手指,多个所述手指间隔布置于所述手掌上,各所述手指包括柔性连接管及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柔性连接于所述手掌上并套设于所述柔性连接管外,所述柔性连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套筒并伸入至所述手掌内,且所述柔性连接管内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及治疗设备,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治疗设备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治疗设备伸出至所述柔性连接管外或缩回至所述柔性连接管内;
[0008]终端系统,所述终端系统与所述机械手电连接,用于训练以及控制所述机械手进行工作;
[0009]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分别与所述终端系统和所述机械手电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管内设置有多个软管致动器,多个所述软管致动器间隔布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软管致动器之间均形成有运动间隙,各所述软管致动器的两端均设置有导电体,所述终端系统能向所述导电体通电以使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软管致动器相互靠近或远离并带动所述柔性连接管伸缩。
[0011]可选地,所述机械手还包括柔性防护管,所述柔性防护管套设于所述柔性连接管外,且所述柔性防护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手掌内设置有第二驱动件及第一卷筒,所述柔性连接管自所述通孔处伸出并绕设于所述第一卷筒外,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卷筒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卷筒相对所述柔性防护管收回或放出所述柔性连接管。
[0012]可选地,所述手掌内还设置有第三驱动件及第二卷筒,所述柔性防护管绕设于所述第二卷筒外,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卷筒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卷筒收回或放出所述柔性防护管。
[0013]可选地,所述手指还包括多个防护瓣壳,多个所述防护瓣壳沿所述安装套筒的外周围设于所述安装套筒外,所述防护瓣壳位于所述安装套筒远离所述手掌的一端并与所述安装套筒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套筒上安装有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防护瓣壳相互远离或靠近以使所述安装套筒露出或遮蔽所述安装套筒。
[0014]可选地,所述防护瓣壳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边,两个所述侧边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安装套筒的方向呈渐缩设置,且所述防护瓣壳向外凸出形成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槽口处围设有防护条。
[0015]可选地,所述机械手还包括转盘、安装柱及第五驱动件,所述转盘安装于所述安装柱上,所述手掌安装于所述转盘上,所述第五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盘相对所述安装柱转动。
[0016]可选地,所述手掌上具有多个柔性伸缩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套筒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柔性伸缩件。
[0017]可选地,所述治疗设备为电镜设备或手术设备,所述电镜设备用于检测人体内部情况,所述手术设备用于与所述电镜设备配合并进行手术。
[0018]可选地,所述电镜设备中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微型相机以及位移传感器。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机械手能够代替医生进行微创手术,提高手术的准确度;通过机械手中设置的柔性连接管、第一驱动件以及治疗设备,能够使得第一驱动件驱动柔性连接管以使与柔性连接管连接的治疗设备能够自由进行伸缩或者进行其他运动,完成对手术患者的手术;通过设置在机械手中的安装套筒能够保护内部的柔性连接管,同时配合其他手指以及手掌实现物品的拾取。通过与机械手电连接的终端系统,能够对机械手进行训练,并进行场景模拟,达到最佳手术条件,同时终端系统还可用于机械手的控制,实现整个医疗辅助治疗环境,使机械手达到高水平手术级别。通过分别与终端系统和机械手连接的显示器,能够实现手术时对患者手术部位的观察,以及机械手相关数据的显示,使得使用者能够充分掌握手术情况,提高手术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辅助治疗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柔性连接管与治疗设备一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3为柔性连接管内部软管致动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驱动柔性连接管与柔性防护管运动的场景示意图;
[0025]图5为防护瓣壳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防护瓣壳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第四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手指内部柔性防护管内部柔性连接管伸出示意图;
[0029]图9为手指内部柔性防护管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手指内部柔性连接管内部手术设备或电镜设备示意图。
[00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01显示器02终端系统03控制模块10机械手11防护条12防护瓣壳13关节软体14柔性伸缩件15安装柱16防护瓣壳转动轴18安装套筒19手掌22柔性防护管23柔性连接管24治疗设备25手术设备26电镜设备27第二卷筒28第一卷筒29转盘30手指231凸槽232运动间隙234导电体235导电体241凹槽2411第一驱动件2311第一驱动件181第四驱动件121第四驱动件
[0033]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治疗系统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手掌及多个手指,多个所述手指间隔布置于所述手掌上,各所述手指包括柔性连接管及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柔性连接于所述手掌上并套设于所述柔性连接管外,所述柔性连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套筒并伸入至所述手掌内,且所述柔性连接管内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及治疗设备,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治疗设备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治疗设备伸出至所述柔性连接管外或缩回至所述柔性连接管内;终端系统,所述终端系统与所述机械手电连接,用于训练以及控制所述机械手进行工作;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分别与所述终端系统和所述机械手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管内设置有多个软管致动器,多个所述软管致动器间隔布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软管致动器之间均形成有运动间隙,各所述软管致动器的两端均设置有导电体,所述终端系统能向所述导电体通电以使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软管致动器相互靠近或远离并带动所述柔性连接管伸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还包括柔性防护管,所述柔性防护管套设于所述柔性连接管外并位于所述安装套筒内,且所述柔性防护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手掌内设置有第二驱动件及第一卷筒,所述柔性连接管自所述通孔处伸出并绕设于所述第一卷筒外,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卷筒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卷筒相对所述柔性防护管收回或放出所述柔性连接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内还设置有第三驱动件及第二卷筒,所述柔性防护管绕设于所述第二卷筒外,所述第三驱动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涛张顺卢宝全熊巍袁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