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试验可靠性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89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试验可靠性保护电路,属于温控电路技术领域,包括:两个过电压保护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两组电源输入接口连接,冗余保护模块与两个过电压保护模块连接,过电流检测模块与冗余保护模块和报警模块连接;温度检测报警模块与报警模块连接;电压转换模块与过冗余保护模块连接,给报警模块、过电流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报警模块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路和产品的控制端急停端子联系在一起,有助于解决温度过高或产品散热不良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报警并控制产品停机,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排查原因,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有助于解决高低温箱温度异常或者产品温度过高的保护作用,防止产品二次破坏引起安全事故。故。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试验可靠性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温控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试验可靠性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高低温试验是模拟大气环境中温度变化规律,主要针对于电工、电子产品,以及其元器件及其它材料在高温、低温综合环境下运输、使用时的适应性试验。用于产品设计,改进,鉴定及检验等环节,通常温湿度试验的特点是温度变化,有湿度要求,长时间工作等,24小时/168小时试验对产品造成损伤。
[0003]在试验温度过高或产品散热不良的情况下,会造成产品二次破坏而引起安全事故,当出现上述问题时现有试验产品电路无法及时给出提示。
[0004]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温试验可靠性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试验可靠性保护电路。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温试验可靠性保护电路,包括:
[0008]两个过电压保护模块,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两组电源输入接口连接,用于检测输入电源的电压值;当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试验可靠性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过电压保护模块,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两组电源输入接口连接,用于检测输入电源的电压值;当供电电源出现故障时,中断供电电源;冗余保护模块,其信号输入端与两个所述过电压保护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当其中一组供电电源出现故障时,对电源进行自动切换;报警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隔离光耦芯片U5和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隔离光耦芯片U5的副边与试验产品控制的急停端子连接;过电流检测模块,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冗余保护模块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隔离光耦芯片U5的阴极连接;当检测电流超过阈值时,向隔离光耦芯片U5阴极输出低电平;温度检测报警模块,其信号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隔离光耦芯片U5的阴极连接;当检测温度超过翻转阈值时,向隔离光耦芯片U5阴极输出低电平;电压转换模块,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冗余保护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连接报警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给所述报警模块、过电流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报警模块供电;当报警模块的隔离光耦芯片U5阴极接收到低电平时,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闪烁报警,进行温度异常提醒;同时试验产品急停端子接收所述隔离光耦芯片U5副边导通的信号后,试验产品的急停端子控制产品停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试验可靠性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过电压保护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U4,所述电压比较器U4的正相输入端和反相向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15和电阻R14与一组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分别通过电阻R21和齐纳二极管Z2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U4的正电源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负电源端接地,其输出端通过电阻R17与控制开关Q2的触点端连接,同时电阻R17串联齐纳二极管Z1后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Q2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冗余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组所述过电压保护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U6,所述电压比较器U6的正相输入端和反相向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27和电阻R26与另一组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分别通过电阻R32和齐纳二极管Z4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U4的正电源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负电源端接地,其输出端通过电阻R28与控制开关Q4的触点端连接,同时电阻R28串联齐纳二极管Z3后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Q4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冗余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试验可靠性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保护模块包括多源多路复用器U3,所述多源多路复用器U3的IN1接口与所述控制开关Q2的输出端连接,IN2接口与所述控制开关Q4的输出端连接,OUT接口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和过电流保护模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试验可靠性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多路复用器U3的OV1接口通过电阻R11与所述控制开关Q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1通过电阻R18接地;所述多源多路复用器U3的PRI接口通过电阻R10与所述控制开关Q2的输出端连接,其ST接口通过电阻R13及电阻R10与所述控制开关Q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0通过电阻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建华孙振钦李洪斌童章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