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式牙套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178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牵引式牙套及其生产方法,其中牵引式牙套包括牙套本体,牙套本体内部形成容纳牙冠的容纳槽,容纳槽包括位于两侧的磨牙固定槽和连通磨牙固定槽的矫正槽。磨牙固定槽的形状与磨牙的牙冠形状匹配,用于将牙套本体固定在牙冠上。矫正槽用于尖牙和切牙的导正,矫正槽与尖牙和切牙之间留有平移扭转空间,且矫正槽为导轨式弧形结构,矫正槽的侧壁为光滑曲面,矫正槽的光滑曲面与牙弓曲线弧度一致。注重对儿童牙齿的导向,满足儿童牙齿的矫正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引式牙套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牙套
,尤其涉及牵引式牙套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口腔正畸接诊中,虽然许多人都需要矫正牙齿,但矫正器往往会对人的自我感觉产生负面影响,患者对于正畸过程中美观的要求愈来愈高,目前临床正畸治疗主要可分为传统直丝弓或方丝弓正畸治疗和无托槽隐形矫正两种方式。
[0003]与传统口腔正畸技术相比,集成口腔医学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材料科学和3D打印技术于一体的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的青睐。无托槽隐形矫正器(又称隐形牙套)具有透明、美观、舒适等特点,由于其为透明状,对牙齿无遮挡,能够完全体现原有牙齿的本色状态。
[0004]在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正器的正畸法中,需要扫描患者的牙齿得到牙模,牙模上的牙齿排列略有不同,最后的牙模则是计划中正畸治疗的最终结果,无托槽隐形矫正器则是完全与牙齿形状匹配,对于待移动牙齿施压的“压力”结构。而这一系列的牙模是由软件产生的,并使用三维打印设备、打印输出一个个实体牙模,最初的患者口腔三维数据,则是通过扫描患者口腔模型,也可以是直接对患者口腔扫描而获得,因此,该方法依赖IT技术,是IT发展的产物。
[0005]但相对于成人的自然状态下不会发生改变的牙颌,儿童牙齿的牙颌尚处于合理排列变化期,即使在恒牙期,牙齿依然不稳定。因此,对于儿童牙齿应以诱导其合理排列为主,而不是矫正。常规的无托槽隐形矫正器针对每颗牙齿创建牙槽,把重点放在了每个牙和骨骼上,对儿童的牙齿生长造成了干扰。
专利技术内容
[0006]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式牙套,注重对儿童牙齿的导向,满足儿童牙齿的矫正需求。
[0007]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牵引式牙套,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内部形成容纳牙冠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位于两侧的磨牙固定槽和连通磨牙固定槽的矫正槽,所述磨牙固定槽的形状与磨牙的牙冠形状匹配,用于将所述牙套本体固定在牙冠上;所述矫正槽用于尖牙和切牙的导正,所述矫正槽与尖牙和切牙之间留有平移扭转空间,且所述矫正槽为导轨式弧形结构,所述矫正槽的侧壁为光滑曲面,所述矫正槽的光滑曲面与牙弓曲线弧度一致。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磨牙固定槽将整个牙套固定在牙冠上,不会产生偏移,便于佩戴。再通过矫正槽的导轨式弧形结构,为易发生错位的尖牙和切牙进行导向,让尖牙和切牙在矫正槽内限定的空间内生产,慢慢朝向牙弓曲线移动,引导乳牙合理排列,防止乳牙合理排列偏差,同时满足儿童快速牙齿的生长需要。
[0009]进一步来说,所述矫正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与靠近唇部的尖牙或切牙端部、靠近舌
头部的尖牙或切牙端部抵接。矫正槽对朝向舌头部和唇部倾斜的尖牙或切牙提供扩张力,对倾斜的尖牙或切牙起到导向作用。
[0010]进一步来说,所述矫正槽与牙冠的内外两侧的两个抵接面的宽度,为靠近唇部的尖牙或切牙到牙弓曲线的距离和靠近舌头部的尖牙或切牙到牙弓曲线的距离之和。即矫正槽与牙冠的内外两侧的两个抵接面的宽度为尖牙或切牙错位的最小距离,保证所有尖牙和切牙均可容纳在矫正槽内,并在矫正槽内生长。
[0011]进一步来说,所述牙套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牙套本体具有内侧部、外侧部和连接两者的咬合部,所述内侧部为靠近舌头的一侧,所述外侧部为靠近唇部的一侧,所述咬合部位于内侧部和外侧部的端部,所述内侧部、外侧部和咬合部的内壁限定形成容纳槽。
[0012]进一步来说,位于所述磨牙固定槽部分的内侧部、外侧部和咬合部的内壁的形状与磨牙匹配,位于所述矫正槽部分的内侧部、外侧部和咬合部的内壁为光滑的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弧度与牙弓曲线一致
[0013]进一步来说,所述牙套本体由具有弹性的膜片一体成型,所述膜片位于矫正槽处的厚度大于所述膜片位于磨牙固定槽处的厚度。不同厚度的膜片设计,根据不同区域所受力的要求,既能满足牙齿矫正的需要,又节约了材料。
[0014]进一步来说,所述牙套本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在任意一个磨牙固定槽的位置,且所述凸起具有与磨牙固定槽导通的扣槽。由于磨牙的侧壁上具有定位,定位卡入扣槽时,能提高磨牙固定槽和牙套本体连接的稳定性。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牵引式牙套的生产方法,生产的牵引式牙套注重对儿童牙齿的导向,满足儿童牙齿的矫正需求。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牵引式牙套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步骤一、建模,根据患者的牙齿和颌腭部建立牙颌模型;
[0018]步骤二、修整模型,对牙颌模型进行修正以得到牵引式三维模型,所述牵引式三维模型的磨牙部分与牙颌模型相同,所述牵引式三维模型的尖牙和切牙部分为导轨式弧形结构,所述牵引式三维模型的尖牙和切牙部分为光滑曲面,且光滑曲面与牙弓曲线弧度一致;
[0019]步骤三、打印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打印机打印出所述步骤二中的牵引式三维模型;
[0020]步骤四、牙套制作,利用片状的膜片在所述牵引式三维模型的实物模型的外侧形成牙套本体。
[0021]进一步来说,所述步骤二、修整模型具体包括,测量所述牙颌模型中最突出的切牙或尖牙外侧到牙弓曲线的距离L1,测量所述最凹陷的切牙或尖牙内侧到牙弓曲线的距离L2,对所述牙颌模型的尖牙和切牙部分进行填充,得到沿所述牙弓曲线为中心,宽度为L1+L2的矫正部,填充后的所述牙颌模型即为牵引式三维模型。
[0022]进一步来说,还包括步骤五、牙套组件的制作,根据患者的牙齿生长,逐步扩大所述牙弓曲线,打印多个尺寸不同的牙套本体,多个所述牙套本体形状相同,但所述牙套本体参照的牙弓曲线不同。儿童在生长过程中,牙弓宽度会变大,导致牙弓曲线变化,但牙齿的排布不会出现较大变化。不同尺寸的牙套本体,可以用与儿童生长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对儿童的牙弓曲线进行矫正,又不会对生长发育期间的切牙和尖牙造成干扰,节约了成本,满足了儿童的牙齿矫正需求。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牙套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牙套本体的俯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牙套本体套接在牙冠的状态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中A

A线的剖视图;
[0027]图5为儿童牙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a、磨牙;1b、尖牙、1c切牙;
[0030]1、容纳槽;11、磨牙固定槽;12、矫正槽;2、牙弓曲线;31、内侧部;32、外侧部;33、咬合部;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2]参见附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牵引式牙套,包括牙套本体,牙套本体内部形成容纳牙冠的容纳槽1,容纳槽1一端开口,牙套本体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式牙套,包括牙套本体,所述牙套本体内部形成容纳牙冠的容纳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位于两侧的磨牙固定槽和连通磨牙固定槽的矫正槽,其中所述磨牙固定槽的形状与磨牙的牙冠形状匹配,用于将所述牙套本体固定在牙冠上;所述矫正槽用于尖牙和切牙的导正,所述矫正槽与尖牙和切牙之间留有平移扭转空间,且所述矫正槽为导轨式弧形结构,所述矫正槽的侧壁为光滑曲面,所述矫正槽的光滑曲面与牙弓曲线弧度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式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与靠近唇部的尖牙或切牙端部、靠近舌头部的尖牙或切牙端部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式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槽与牙冠的内外两侧的两个抵接面的宽度,为靠近唇部的尖牙或切牙到牙弓曲线的距离与靠近舌头部的尖牙或切牙到牙弓曲线的距离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式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牙套本体具有内侧部、外侧部和连接两者的咬合部,所述内侧部为靠近舌头的一侧,所述外侧部为靠近唇部的一侧,所述咬合部位于内侧部和外侧部的端部,所述内侧部、外侧部和咬合部的内壁限定形成容纳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式牙套,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磨牙固定槽部分的内侧部、外侧部和咬合部的内壁的形状与磨牙匹配,位于所述矫正槽部分的内侧部、外侧部和咬合部的内壁为光滑的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弧度与牙弓曲线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式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本体由具有弹性的膜片一体成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揭良栋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思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