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污染原位物理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172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原位物理修复装置,涉及水污染修复技术领域,为解决自然流动的水体与原位物理修复装置接触使得过滤效率受限,修复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结构堵塞,不能及时进行清理更换,水体修复效率下降的问题。所述圆柱筒的内部设置有净水件,所述净水件的内部设置有蓄水腔,所述净水件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圆柱筒的上方设置有筒盖板,所述圆柱筒上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进水孔在圆柱筒上等距设置,所述进水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填充料,所述净水件上设置有渗水孔,渗水孔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渗水孔在净水件上等距设置,所述渗水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填充料。渗水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填充料。渗水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填充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污染原位物理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污染修复
,具体为一种地下水污染原位物理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由于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填埋,工业污染物违章偷排以及地下油气管道泄漏等原因,导致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地下水系统,超过了地下水系统的自净能力,地下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原位物理修复是在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省去抽出过程在原位将受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技术。
[0003]目前,原位物理修复装置在对污染的地下水进行修复时,自然流动的水体与原位物理修复装置接触使得过滤效率受限,修复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结构堵塞,不能及时进行清理更换,水体修复效率下降,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地下水污染原位物理修复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污染原位物理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自然流动的水体与原位物理修复装置接触使得过滤效率受限,修复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结构堵塞,不能及时进行清理更换,水体修复效率下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污染原位物理修复装置,包括圆柱筒,所述圆柱筒的内部设置有净水件,所述净水件的内部设置有蓄水腔,所述净水件的上方设置有顶板,且顶板与净水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圆柱筒的上方设置有筒盖板,且筒盖板与圆柱筒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圆柱筒上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进水孔在圆柱筒上等距设置,所述进水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填充料,且第一填充料与圆柱筒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净水件上设置有渗水孔,渗水孔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渗水孔在净水件上等距设置,所述渗水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填充料,且第二填充料与净水件设置为一体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圆柱筒的底部和筒盖板的下端均设置有凸起块,且凸起块与圆柱筒和筒盖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净水件的下端和顶板的上端均设置有弹簧,且弹簧与净水件和顶板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凸起块的一端延伸至弹簧的内部,且凸起块与弹簧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筒盖板的上方设置有电机,电机设置有两个,且电机与筒盖板通过螺钉连接,两个所述电机设置在出水管的两侧,所述圆柱筒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搅拌桨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搅拌桨设置在净水件的两侧,所述搅拌桨的上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为一体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蓄水腔的内部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一端贯穿顶板和筒盖板并延伸至筒盖板的上方,所述出水管的下端设置有过滤头,且过滤头与出水管连接为一体结
构,所述过滤头设置在蓄水腔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筒盖板的上方设置有抽水泵,且抽水泵与出水管连接为一体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筒盖板的下方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且液位传感器与筒盖板通过螺钉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技术装置通过圆柱筒、第一填充料和第二填充料的设置,第一填充料可以对水体进行修复,将大颗粒的污染源去除,使得水体进入圆柱筒的内部,借助第二填充料可以对再次对水体进行修复,使得水体修复效果更佳,该装置仅依靠物理原理可以实现水体修复,解决了水体修复装置大多采用化学方法进行修复,物理修复效果不佳的问题。
[0013]2.该技术装置通过电机和搅拌桨的设置,电机带动搅拌桨旋转,旋转的搅拌桨对净水件两侧的水体进行搅动,加快水体的流动,间接的提高了修复效果。解决了常规的水体流动速度修复效率不佳的问题。
[0014]3.该技术装置通过凸起块、弹簧和液位传感器的设置,凸起块和弹簧可以安装在圆柱筒中的净水件起到定位的作用,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液位传感器可以对圆柱筒中的积水量进行测量,便于后续将净水件进行更换清理。解决了不能及时对净水件进行清理更换,降低修复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横截面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2的A区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1、圆柱筒;2、进水孔;3、筒盖板;4、第一密封圈;5、抽水泵;6、出水管;7、电机;8、第一填充料;9、搅拌桨;10、净水件;11、蓄水腔;12、顶板;13、第二密封圈;14、渗水孔;15、第二填充料;16、过滤头;17、凸起块;18、弹簧;19、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地下水污染原位物理修复装置,包括圆柱筒1,圆柱筒1的内部设置有净水件10,净水件10的内部设置有蓄水腔11,净水件10的上方设置有顶板12,且顶板12与净水件10通过螺钉连接,圆柱筒1的上方设置有筒盖板3,且筒盖板3与圆柱筒1通过螺钉连接,筒盖板3和顶板12与圆柱筒1和净水件1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第一密封圈4使得过滤组件和净水组件具备足够的密封性,圆柱筒1上设置有进水孔2,进水孔2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进水孔2在圆柱筒1上等距设置,进水孔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填充料8,且第一填充料8与圆柱筒1设置为一体结构,进水孔2和第一填充料8可以对水体进行初步物理修复,净水件10上设置有渗水孔14,渗水孔14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渗水孔14在净水件10上等距设置,渗水孔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填充料15,且第
二填充料15与净水件10设置为一体结构,渗水孔14和第二填充料15可以对水体再次进行物理修复,提高了修复效果。
[0022]请参阅图2和图4,圆柱筒1的底部和筒盖板3的下端均设置有凸起块17,且凸起块17与圆柱筒1和筒盖板3通过螺钉连接,净水件10的下端和顶板12的上端均设置有弹簧18,且弹簧18与净水件10和顶板12连接为一体结构,凸起块17的一端延伸至弹簧18的内部,且凸起块17与弹簧18活动连接,通过凸起块17和弹簧18可以对安装在圆柱筒1中的净水件10起到定位的功能,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
[0023]请参阅图2,筒盖板3的上方设置有电机7,电机7设置有两个,且电机7与筒盖板3通过螺钉连接,两个电机7设置在出水管6的两侧,圆柱筒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9,搅拌桨9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搅拌桨9设置在净水件10的两侧,搅拌桨9的上端与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为一体结构,通过电机7带动搅拌桨9旋转,随着搅拌桨9的旋转搅动净水件10两侧的水体,加快水体的流动,高速流动的水体有利于第二填充料15对水体进行修复。
[0024]请参阅图2,蓄水腔11的内部设置有出水管6,且出水管6的一端贯穿顶板12和筒盖板3并延伸至筒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污染原位物理修复装置,包括圆柱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筒(1)的内部设置有净水件(10),所述净水件(10)的内部设置有蓄水腔(11),所述净水件(10)的上方设置有顶板(12),所述圆柱筒(1)的上方设置有筒盖板(3),所述圆柱筒(1)上设置有进水孔(2),进水孔(2)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进水孔(2)在圆柱筒(1)上等距设置,所述进水孔(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填充料(8),且第一填充料(8)与圆柱筒(1)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净水件(10)上设置有渗水孔(14),渗水孔(14)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渗水孔(14)在净水件(10)上等距设置,所述渗水孔(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填充料(15),且第二填充料(15)与净水件(10)设置为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原位物理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筒(1)的底部和筒盖板(3)的下端均设置有凸起块(17),且凸起块(17)与圆柱筒(1)和筒盖板(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净水件(10)的下端和顶板(12)的上端均设置有弹簧(18),且弹簧(18)与净水件(10)和顶板(12)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凸起块(17)的一端延伸至弹簧(18)的内部,且凸起块(17)与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琳张大祥刘书江朱海峰叶良文颜庭成胡光云孟娟魏娜张宁谢淑贞彭海涛李金泽赵颖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东地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