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52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包括齿轮室,齿轮室为一体铸造成型的铝合金制结构,齿轮室上设有曲轴孔、油泵孔和空压泵孔,齿轮室上设有润滑结构,曲轴孔、油泵孔和空压泵孔内侧周围与齿轮室之间设有加强结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齿轮室为铝合金制成的轻质结构,齿轮室上集合有曲轴孔、油泵孔、空压泵孔,油泵孔主要用于发动机油泵安装,空压泵孔主要用于发动空压泵安装,减少了单独油泵支架和单独空压泵支架的设置,为发动机布置增加了空间。空间。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

技术介绍

[0002]齿轮室安装在发动机与飞轮壳之间,外接空压泵、油泵、油底壳,内置齿轮总成,起到曲轴连接凸轮轴、空压泵、油泵、启动马达、防护和载体的作用。一般,齿轮室形似凹槽状。齿轮室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发动机与凸轮轴、空压泵、油泵、启动马达的有效联接传动。传统齿轮室大多采用灰铸铁铸造毛坯,铸造环境差,环保污染大,外形尺寸大,材料其结构特点是壁厚不均匀,一般处壁厚为10mm,最薄处壁厚只有8mm,最大壁厚处却达35mm。产品重量是铝合金的3倍左右。而采用铝合金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成本低,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降低发动机自身重力,起到节能减排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所述传统齿轮室轻量化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包括齿轮室,所述齿轮室为一体铸造成型的铝合金制结构,齿轮室上设有曲轴孔、油泵孔和空压泵孔,齿轮室的周围以及曲轴孔、油泵孔和空压泵孔的周围均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齿轮室中部设置有凸轮轴齿轮安装座、传动齿轮安装座、油泵齿轮安装座和空压泵齿轮安装座,所述齿轮室上设有润滑结构,润滑结构包括集合于齿轮室上的加油孔、高压油道孔、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所述曲轴孔、油泵孔和空压泵孔内侧周围与齿轮室之间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为曲轴孔、油泵孔和空压泵孔的内侧周围与齿轮室内侧腔面之间一体成型的端面凸台。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凸轮轴齿轮安装座的中间开设有作为定位和供油的中间孔,凸轮轴齿轮安装座上且位于中间空外围开设有3个螺栓孔,且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有齿轮座A。
[0007]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轮安装座的中间开设有作为定位和供油的中间孔,传动齿轮安装座上且位于中间空外围开设有4个螺栓孔,且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有齿轮座B。
[0008]进一步的,所述油泵齿轮安装座的中间开设有作为定位和供油的中间孔,油泵齿轮安装座上且位于中间空外围开设有3个螺栓孔,且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有齿轮座C。
[0009]进一步的,所述空压泵齿轮安装座的中间开设有作为定位和供油的中间孔,空压泵齿轮安装座上且位于中间空外围开设有3个螺栓孔,且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有齿轮座D。
[0010]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室中且位于油泵孔的外侧壁上设有加油孔,齿轮室中且位于空压泵孔的外侧壁设有高压油道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室中且位于曲轴孔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回油口,齿轮室中且位于曲轴孔与空压泵孔之间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回油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室上一体成型有端面油路通道,端面油路通道与凸轮轴齿轮
安装座、传动齿轮安装座、油泵齿轮安装座和空压泵齿轮安装座上所设的中间孔相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室顶部所设的顶部端面以及齿轮室底部所设的底部端面均为光滑平面,沿顶部端面表面开设有与齿轮室内部相连通的齿轮腔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端面凸台经CAE运算设计呈镂空结构,且镂孔后形成的肋条结构呈斜拉设计。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中齿轮室为铝合金制成的轻质结构,齿轮室上集合有曲轴孔、油泵孔、空压泵孔,油泵孔主要用于发动机油泵安装,空压泵孔主要用于发动空压泵安装,减少了单独油泵支架和单独空压泵支架的设置,为发动机布置增加了空间;
[0017]2、本技术在齿轮室上集合有润滑结构,将加油孔集成在齿轮室上,用于发动机机油加注,解决其它零部件布置空间,将高压油道孔集成在齿轮室上,用于油道串联供油,减少了外挂油路油管,将第一回油口、第二回油口集合于齿轮室上,通过第一回油口将缸盖油路回流到发动机油底壳内,通过第二回油口将齿轮润滑后的油通过此孔回流到发动机油底壳内;
[0018]3、本技术在曲轴孔、油泵孔和空压泵孔内侧周围与齿轮室之间设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为曲轴孔、油泵孔和空压泵孔的内侧周围与齿轮室内侧腔面之间一体成型的端面凸台,端面凸台经CAE运算设计呈镂空结构,减轻整体重量,且镂孔后形成的肋条结构呈斜拉设计,提高产品强度性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立体结构的第一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结构的正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立体结构的第二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结构的背视图;
[0023]图中:1、齿轮室;101、安装孔;102、顶部端面;103、底部端面;104、端面凸台;2、曲轴孔;3、油泵孔;301、加油孔;302、高压油道孔;303、第一回油口;304、第二回油口;4、空压泵孔;5、凸轮轴齿轮安装座;501、传动齿轮安装座;502、油泵齿轮安装座;503、空压泵齿轮安装座;6、端面油路通道;7、齿轮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请参考图1

图4,本技术提出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包括齿轮室1,齿轮室1为一体铸造成型的铝合金制结构,齿轮室1上设有曲轴孔2、油泵孔3和空压泵孔4,齿轮室1的周围以及曲轴孔2、油泵孔3和空压泵孔4的周围均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01,通过螺栓穿插安装孔101与发动机机体固定连接,曲轴孔2周围设有19个安装孔101,主要用齿轮室与机体固定,端面与机体贴合密封,油泵孔3主要用于发动机油泵安装,周围设有5个安装孔101可固定油泵,内孔定位密封,油泵孔集成后,减少了单独油泵支架,为发动机布置增加了空间,空压泵孔4主要用于发动空压泵安装,周围设有2个安装孔101可固定空压泵,内孔定位密
封,空压泵孔集成后,减少了单独空压泵支架,为发动机布置增加了空间,齿轮室1顶部所设的顶部端面102以及齿轮室1底部所设的底部端面103均为光滑平面,顶部端面102的平面设计与发动机缸盖连接,通过面密封可有效密封低压回油,防止油污渗出,底部端面103的平面设计与发动机油底壳连接,通过面密封可有效密封低压回油,防止油污渗出,沿顶部端面102表面开设有与齿轮室1内部相连通的齿轮腔口7,齿轮腔口7主要用于齿轮通过此孔与凸轮轴齿轮连接传动,使凸轮轴旋转驱动气门打开关闭进排气体。
[0026]齿轮室1上设有润滑结构,润滑结构包括集合于齿轮室1上的加油孔301、高压油道孔302、第一回油口303和第二回油口304,齿轮室1中且位于油泵孔3的外侧壁上设有加油孔301,加油孔301主要用于发动机机油加注,为解决其它零部件布置空间,将加油孔301集成在齿轮室1上,齿轮室1中且位于空压泵孔4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包括齿轮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室(1)为一体铸造成型的铝合金制结构,齿轮室(1)上设有曲轴孔(2)、油泵孔(3)和空压泵孔(4),齿轮室(1)的周围以及曲轴孔(2)、油泵孔(3)和空压泵孔(4)的周围均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01),所述齿轮室(1)中部设置有凸轮轴齿轮安装座(5)、传动齿轮安装座(501)、油泵齿轮安装座(502)和空压泵齿轮安装座(503),所述齿轮室(1)上设有润滑结构,润滑结构包括集合于齿轮室(1)上的加油孔(301)、高压油道孔(302)、第一回油口(303)和第二回油口(304),所述曲轴孔(2)、油泵孔(3)和空压泵孔(4)内侧周围与齿轮室(1)之间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为曲轴孔(2)、油泵孔(3)和空压泵孔(4)的内侧周围与齿轮室(1)内侧腔面之间一体成型的端面凸台(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齿轮安装座(5)的中间开设有作为定位和供油的中间孔,凸轮轴齿轮安装座(5)上且位于中间空外围开设有3个螺栓孔,且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有齿轮座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安装座(501)的中间开设有作为定位和供油的中间孔,传动齿轮安装座(501)上且位于中间空外围开设有4个螺栓孔,且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有齿轮座B。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集成式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齿轮安装座(502)的中间开设有作为定位和供油的中间孔,油泵齿轮安装座(502)上且位于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年风吕智琳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中玮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