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工具及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130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工具及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方法,能从低压涡轮轴的前端侧实现通气管前支座的快速分解。所述工具包括:底部设有滑槽、外径小于内腔大紧度零件的入口处内径的基座;与滑槽进行配合而能沿滑槽进行移动第1勾块和第2勾块;将第1勾块与第2勾块相连接来提供使第1勾块与第2勾块互相靠近的弹性力的弹性构件;分别与第1勾块和第2勾块相抵接、能以沿筒形构件的轴向延伸的连杆为转轴进行旋转从而对第1勾块与第2勾块之间的径向距离进行调整的双偏心轮;以及与基座相结合来对第1勾块、第2勾块及双偏心轮进行按压定位的、设有能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对连杆进行支承的第1通孔的、其基座一侧的外径小于入口处内径的定位座。径的定位座。径的定位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工具及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装配技术,特别涉及用于低压涡轮轴腔内的通气管前支座拆装的工具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发动机中,低压涡轮轴腔内的通气管前支座用于从前端支撑轴心通气管。图1是表示低压涡轮轴的结构的示意图。将图中的左侧定义为前端,将右侧定义为后端。如图1所示,低压涡轮轴100腔内的通气管前支座 200用于从前端支撑轴心通气管300。通气管前支座200与低压涡轮轴100通常采用小间隙配合,在通气管前支座200的前端入口处形成有内径前小后大的法兰台201,并且,为了防止漏气,通常在通气管前支座200的前端外径上配置胶圈400来进行密封。因胶圈400的存在,导致通气管前支座200与低压涡轮轴100的内腔之间有较大的紧度,需要较大的外力方能实现通气管前支座200的分解。
[0003]常规工艺下,通常从低压涡轮轴100的后端插入一根长杆,将通气管前支座200从低压涡轮轴100的腔体内顶出。通过采用上述工艺,能以简单的工具将作为内腔大紧度零件的通气管前支座200从作为筒形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工具,用于将以大紧度装配于筒形构件内腔的内腔大紧度零件从所述筒形构件进行拆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该基座的底部设有沿所述筒形构件的径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基座的外径小于所述内腔大紧度零件的入口处内径;第1勾块,该第1勾块与所述滑槽进行配合,能沿所述滑槽进行移动;第2勾块,该第2勾块与所述滑槽进行配合,能沿所述滑槽进行移动;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将所述第1勾块与所述第2勾块相连接,提供使所述第1勾块与所述第2勾块沿径向互相靠近的弹性力;双偏心轮,该双偏心轮配置于所述第1勾块与所述第2勾块之间,分别与所述第1勾块和所述第2勾块相抵接,具有沿所述筒形构件的轴向延伸的连杆,能以所述连杆为转轴进行旋转,从而对所述第1勾块与所述第2勾块之间的径向距离进行调整;以及定位座,该定位座与所述基座相结合,沿所述筒形构件的轴向对所述第1勾块、所述第2勾块及所述双偏心轮进行按压定位,所述定位座上设有能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对所述连杆进行支承的第1通孔,所述定位座的所述基座一侧的外径小于所述入口处内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偏心轮的低点位置设为使得所述第1勾块与所述第2勾块的径向外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入口处内径,所述双偏心轮的高点位置设为使得所述第1勾块与所述第2勾块的径向外侧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入口处内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的所述基座一侧形成有小径部,该小径部的外径与所述入口处内径采用小间隙配合,所述定位座的与所述基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大径部,该大径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入口处内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座和所述基座的、与所述第1勾块和所述第2勾块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沿轴向进行切边处理从而形成有切口。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卸插销,该快卸插销能沿轴向依次贯穿形成于所述定位座的第2通孔和形成于所述双偏心轮的第3通孔,从而对所述第1勾块和所述第2勾块的伸出状态进行锁定。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有滑锤组件。7.一种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方法,该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腔大紧度零件拆装工具将以大紧度装配于筒形构件内腔的内腔大紧度零件从所述筒形构件进行拆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第1勾块和所述第2勾块位于所述双偏心轮的低点位置,从而使所述第1勾块与所述第2勾块之间的距离沿径向收缩,将所述内腔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一廷任家海孔祥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