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置物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89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置物架结构,包括多个置物单元,多个置物单元左右拼接形成置物架主体,每个置物单元包括台架、置物框架和底架,台架可拆卸连接在置物框架的上端,且台架与置物框架之间形成有第一置物空间,底架可拆卸连接在置物框架的底部,且底架与置物框架之间形成有第二置物空间,置物框架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储物空间,其中左右相邻两个置物框架之间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优点是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组装,以提高收纳的灵活性。灵活性。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置物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置物架,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置物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置物架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家庭生活用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所以需要一个可以进行整顿和归置这些生活用品的一个置物架,而置物架的设计非常的简洁和大方同时又具备灵巧,所以对于归置生活物品很有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杂物乱丢乱放的现象频频出现,整理起来却异常麻烦,日积月累下来和会逐渐占用大量的空间,甚至会占用过道的面积来堆放杂物,这样对于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来说是很不友好的,因此配备一个可以收纳的置物架尤其重要。
[0003]但是现有的置物架都是固定安装,闲置时较为占用空间,给使用时带来了较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式置物架结构,其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组装,以提高收纳的灵活性。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装式置物架结构,包括多个置物单元,多个所述置物单元左右拼接形成置物架主体,每个所述置物单元包括台架、置物框架和底架,所述台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置物框架的上端,且所述台架与所述置物框架之间形成有第一置物空间,所述底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置物框架的底部,且所述底架与所述置物框架之间形成有第二置物空间,所述置物框架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储物空间,其中左右相邻两个所述置物框架之间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0006]所述台架与所述置物框架之间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该结构中,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将台架和置物框架进行连接,拼装过程简单,且两者之间连接较为牢靠。
[0007]所述台架下端的左右两侧间隔固定有第一卡块,每个所述第一卡块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置物框架上端的左右两侧间隔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的顶部朝外侧水平延伸设置有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插入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内。该结构中,第一卡槽的形状与第一插板相适配,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两块第一插板对准第一卡槽,然后采用水平推入的方式将台架连接到置物框架的上端,安装方式较为牢靠,同时两者在竖直方向上固定较为牢靠。
[0008]所述底架与所述置物框架之间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该结构中,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将底架和置物框架进行连接,拼装过程简单,且两者之间连接较为牢靠。
[0009]所述置物框架下端的左右两侧间隔固定有第二卡块,每个所述第二卡块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底架上端的左右两侧间隔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的顶部朝外侧水平延伸设置有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插入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内。该结构中,第二卡槽的形状与第二插板相适配,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两块第二插板对准第二卡
槽,然后采用前后水平推入的方式将底架连接到置物框架的下端,安装方式较为牢靠,同时两者在竖直方向上固定较为牢靠,不易产生松动。
[0010]所述底架的下端设置有多个万向轮。该结构中,万向轮的设置便于推动整体,使得整体灵活性得到提高。
[0011]所述置物框架的左侧固定有两个上下间隔分布的第三卡块,每个所述第三卡块上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置物框架的右侧固定有两个上下间隔分布的第三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垂直设置有第三插板,两个所述第三插板相向设置,且所述第三插板插入设置在对应相邻所述置物框架的第三卡槽内。该结构中,将需要左右相邻的置物单元进行拼装时,首先将第三插板对准相邻置物框架的第三卡槽,然后采用前后水平推入的方式进行安装,直至相邻置物框架的前端面齐平,拼装过程较为省事,便于拆装。
[0012]所述台架、所述置物框架和所述底架材质相同,均为PVC、铝合金或木头。该结构中,优选采用PVC材质,既保证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又减轻了整体的质量。
[0013]所述置物框架的后侧开设有榫槽,所述置物框架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榫槽相适配的榫头。该结构中,通过榫槽和榫头的配合,能实现前后相邻的置物框架快速拼装,由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拼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多个置物单元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拼装,由此提高了拼装的灵活性;每个置物单元包括台架、置物框架和底架,台架与置物框架之间形成有第一置物空间,底架与置物框架之间形成有第二置物空间,置物框架还设置有储物空间,由此可以放置更多的物品,且兼具分类存放的作用;左右相邻两个置物框架之间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由此便于进行拆装;优点是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组装,以提高收纳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置物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置物单元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置物单元左右拼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置物架主体前后拼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0]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组装式置物架结构,包括多个置物单元1,多个置物单元1左右拼接形成置物架主体,每个置物单元1包括台架2、置物框架3和底架4,台架2可拆卸连接在置物框架3的上端,且台架2与置物框架3之间形成有第一置物空间5,底架4可拆卸连接在置物框架3的底部,且底架4与置物框架3之间形成有第二置物空间6,置物框架3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储物空间30,其中左右相邻两个置物框架3之间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0021]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台架2与置物框架3之间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该结构中,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将台架2和置物框
架3进行连接,拼装过程简单,且两者之间连接较为牢靠。
[0022]台架2下端的左右两侧间隔固定有第一卡块21,每个第一卡块2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卡槽22,置物框架3上端的左右两侧间隔固定有第一连接板31,每个第一连接板31的的顶部朝外侧水平延伸设置有第一插板32,第一插板32插入设置在第一卡槽22内。该结构中,第一卡槽22的形状与第一插板32相适配,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两块第一插板32对准第一卡槽22,然后采用水平推入的方式将台架2连接到置物框架3的上端,安装方式较为牢靠,同时两者在竖直方向上固定较为牢靠。
[0023]底架4与置物框架3之间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该结构中,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将底架4和置物框架3进行连接,拼装过程简单,且两者之间连接较为牢靠。
[0024]置物框架3下端的左右两侧间隔固定有第二卡块33,每个第二卡块33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卡槽34,底架4上端的左右两侧间隔固定有第二连接板41,每个第二连接板41的的顶部朝外侧水平延伸设置有第二插板42,第二插板42插入设置在第二卡槽34内。该结构中,第二卡槽34的形状与第二插板42相适配,在进行安装时,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置物架结构,包括多个置物单元,多个所述置物单元左右拼接形成置物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置物单元包括台架、置物框架和底架,所述台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置物框架的上端,且所述台架与所述置物框架之间形成有第一置物空间,所述底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置物框架的底部,且所述底架与所述置物框架之间形成有第二置物空间,所述置物框架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储物空间,其中左右相邻两个所述置物框架之间采用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置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与所述置物框架之间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置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下端的左右两侧间隔固定有第一卡块,每个所述第一卡块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置物框架上端的左右两侧间隔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朝外侧水平延伸设置有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插入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置物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与所述置物框架之间采用水平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杰周韦纬任宇杨境灏阮嘉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