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撞击检测电路及撞击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081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撞击检测电路及撞击检测装置,该电路包括称重传感器、电压放大电路和电压比较电路,所述电压放大电路包括低温漂型运放,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低温漂型运放和所述电压比较电路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撞击引起称重传感器的应变片发生形变,带来电压变化,电压输入至电压放大电路后进行放大,其中,电压放大电路中的低温漂型运放能够保证电压放大过程中不会由于运放芯片自身的热噪造成电压放大后误差偏大,放大后的电压输入电压比较电路与预设的阈值电压进行比较,进而得出引起压差的撞击力与阈值电压反映的撞击力的大小之比,从而反映出撞击力是否达到某一撞击力的值,达到精准有效的低重量撞击力的快速检测。检测。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撞击检测电路及撞击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信号检测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撞击检测电路及撞击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撞击检测主要针对汽车、动车等大型设备,对于较小重量级设备的检测,如格斗机器人的撞击检测,由于检测对象多为小于20kg的低重量级撞击,目前没有较好的检测装置,使用现有的撞击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检测精度低且检测成本较高。
[0003]同时,低重量级撞击检测时,由于撞击的作用时间较短,传统的称重方案对处理器的刷新频率要求很高,在检测时很容易出现结果无法反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低重量级撞击检测的精准检测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撞击检测电路,包括称重传感器、电压放大电路和电压比较电路,所述电压放大电路包括低温漂型运放,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低温漂型运放和所述电压比较电路依次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称重传感器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一引脚适于接入电源,所述第二引脚适于接地,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第四引脚适于接入所述低温漂型运放的输入端。
[0007]可选地,所述电压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之间,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低温漂型运放的反相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四引脚和所述低温漂型运放的正相端之间,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低温漂型运放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低温漂型运放的正电源端之间,所述低温漂型运放的正电源端接地,所述低温漂型运放的负电源端适于接入电源,所述第五电阻连接于所述低温漂型运放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之间。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相等,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与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相等。
[0009]可选地,所述电压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低温漂型运放的负电源端之间。
[0010]可选地,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包括电压比较运放、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电压比较运放的反相端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适于接入电源且与所述电压比较运放的正相端相连接,所述第七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电压比较运放的正电源端之间,所述电压比较运放的正电源端接地,所述电压比较运放的负电源端适于接入电源。
[0011]可选地,所述电压比较电路还包括LED信号灯、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所述LED信号
灯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电压比较运放的负电源端相连接,所述 LED信号灯的正向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比较运放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连接于所述LED信号灯的正向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比较运放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九电阻连接于所述电压比较运放的负电源端和输出端之间。
[0012]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撞击检测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撞击检测电路。
[0013]可选地,还包括撞击挡板和固定支架,所述撞击挡板安装在所述撞击检测电路的称重传感器前侧的上部,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称重传感器后侧的下部,所述称重传感器中部适于悬空。
[0014]可选地,还包括放置所述撞击挡板、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撞击检测电路的检测箱,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检测箱内,所述撞击挡板为铝合金板,所述固定支架为铝合金支架。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的撞击检测装置针对低重量级撞击存在的检测精度低和检测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利用撞击与称重传感器连接的撞击挡板引发称重传感器的应变片形变带来电压变化,设计电压放大电路和电压比较电路,通过电压放大电路将撞击产生的电压放大,并将放大的电压输入电压比较电路与预设的阈值电压比较,进而得出检测的撞击力是否大于预设的阈值电压反映的撞击力,实现对低重量撞击力的大小进行有效检测,有效避免了现有撞击检测装置的处理器的刷新频率无法满足需要的弊端,另外,本技术的电压放大电路包括低温漂型运放,利用低温漂型运放的失调电压小且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在对输入的压差进行放大时,有效避免采样结果会受到运放芯片自身热噪声的影响的弊端,保证电压放大电路对压差信号的有效放大,保证电压比较电路的比较准确性,进而提升撞击力检测的精确度和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撞击检测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撞击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撞击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撞击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撞击挡板;2

固定支架;3

称重传感器;4

低温漂型运放;5

电压比较运放;6

检测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3]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2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撞击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称重传感器3、电压
放大电路和电压比较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包括低温漂型运放4,称重传感器3、低温漂型运放4和电压比较电路依次连接。
[0025]当需要进行撞击检测时,低重量级的撞击检测信号比较弱,如250g格斗机器人使用测试平台测试得出,其竖转类武器速度达到最大时,撞击的瞬时理疗平均达到40N,最大值可以达到60N,此时的撞击力最大达到6kg,根据现有的撞击检测电路,这种低撞击力引起的检测信号的变化极小,作用时间也比较短,一般刷新频率的处理器无法进行有效检测。
[00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撞击力引起称重传感器3的应变片发生形变,带来电压的变化,电压进入电压放大电路,通过电压放大电路对电压进行放大,放大后的电压进入电压比较电路,在电压比较电路中,放大后的电压与预先设置的阈值电压进行比较,得出检测的撞击力是否大于预设的阈值电压反映的撞击力,进而实现对低重量撞击力的大小进行有效检测,有效避免了现有撞击检测装置的处理器的刷新频率无法满足需要的弊端,且传统的电压放大电路在压差较小时,采样结果会受到运放芯片自身热噪声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的电压放大电路包括低温漂型运放4,利用低温漂型运放4的失调电压小且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在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放大时,有效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撞击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传感器(3)、电压放大电路和电压比较电路,所述电压放大电路包括低温漂型运放(4),所述称重传感器(3)、所述低温漂型运放(4)和所述电压比较电路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3)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一引脚适于接入电源,所述第二引脚适于接地,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第四引脚适于接入所述低温漂型运放(4)的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撞击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第四引脚之间,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低温漂型运放(4)的反相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四引脚和所述低温漂型运放(4)的正相端之间,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低温漂型运放(4)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低温漂型运放(4)的正电源端之间,所述低温漂型运放(4)的正电源端接地,所述低温漂型运放(4)的负电源端适于接入电源,所述第五电阻连接于所述低温漂型运放(4)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撞击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相等,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与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撞击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低温漂型运放(4)的负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晋李继卿陈友理黎定师张珂华杨钧文顾轩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咕咕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