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式配料小车的饲料预混料加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081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移动式配料小车的饲料预混料加料系统,属于饲料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预混料混合机、移动式配料小车和主配料混合机,预混料混合机设置在移动式配料小车的工序前;移动式配料小车包括料仓;主配料混合机上设置有配料称斗,配料称斗上的进料口连接有配料绞龙,配料绞龙另一端设置有伸缩式接口机构,伸缩式接口机构设置在移动式配料小车工序后,且伸缩式接口机构与移动式配料小车上的出料口配合连接。现预混料加料的稳定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同时,由于预混料加料在密闭空间完成,也减少了粉尘的外溢,改善了现场的作业环境。场的作业环境。场的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移动式配料小车的饲料预混料加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饲料预混料加料系统,尤其涉及基于移动式配料小车的饲料预混料加料系统,属于饲料生产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饲料生产过程中,进行配料作业时,对于大宗原料,直接在车间的主配料混合机中进行配料和混合;对于用量较小的微量元素,一般先预混合制成预混料后,再投入到车间的主配料混合机中。
[0003]目前,添加预混料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两种:
[0004]一、使用全自动的微量元素添加系统进行预混料的混合及添加,该系统可以置于原料库房中,可将已混合的预混料使用气力输送至车间主配料混合机中,或者,置于主车间使用溜管及输送设备直接将预混料输送到主配料混合机中;
[0005]二、使用传统的预混料车间进行预混料的混合及添加,该系统可置于原料库房中,由人工使用编织袋将混合好的预混料接出,再转运至投料口,由人工按批次进行添加,或是直接置于车间主配料混合机的人工投料口所在的楼层,但也需要人工使用编织袋将混合好的预混料接出,然后转运至主混合机人工投料口处,再由人工按批次进行的投料添加。
[0006]上述两种添加预混料的方式,对于新建或有改造空间的饲料企业而言,可首选全自动的微量元素添加系统进行预混料的添加,但目前还有大部分饲料企业采用传统预混料车间的生产方式,进行配制和添加预混料。采用传统的预混料添加方式,需要人工用编织袋接出预混料后,再根据主配料混合机每一批次的使用量由人工进行添加,主配料混合机1小时需要混合12

15批,也就需要人工添加12

15批的预混料,这就使得人工劳动的强度高,且在投料过程中粉尘很大。
[0007]现有技术“CN210496209U,一种用于饲料加工的预混合系统”中公开:包括组合除尘投料机、复核电子秤、预混合机、缓冲斗和主混合机,组合除尘投料机的出料口与复核电子秤的进料口连接,复核自动秤的出料口与预混合机的进料口连接,预混合机的出料口与缓冲斗的进料口连接,缓冲斗的出料口与主混合机的进料口连接。该技术在主混合机每混合一个批次成品前,按配方的数量将同一个批次成品中的微量添加组分在预混合机中与载体、稀释剂一起先预混合,混合后的均匀物不需包装直接经缓冲斗进入主混合机,与大宗原料一起进行二次混合。“CN212212651U,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系统”中公开:包括六层隔层和斗式提升机,第六隔层设有旋风分配器和移动式投料口;第五隔层设有配料仓A、配料仓B;第四隔层设有对配料仓A物料称重的配料秤A、对配料仓B物料称重的配料秤B、两个投放微量元素和半成品预混的固定式投料口;第三隔层设有混合机A和混合机B,混合机A与配料秤A、配料秤B及其中一个固定式投料口连通,用于混合复合预混料;混合机B与配料秤A、配料秤B及另一个固定式投料口连通,用于混合微量元素预混料与半成品预混;还包括两个包装输送组件,用于分别对两台混合机的物料包装输送。“CN204685046U,预混料装置”主要解决
ꢀ“
现有的预混料设备包括下料斗、预混料罐, 机架的一侧设置倾斜向上的槽钢导
轨,导轨上设置一上料小车。工作时,将待混物料装入上料小车内,上料小车由底部提升到机架顶部,然后反转上料小车,将待混物料加入预混料罐内。由于是通过将上料小车整体倾覆的方式将物料倒出,上料小车的上端口部口径大,无任何遮挡,物料的扬尘非常大,污染车间工作环境,即使通过吸尘设备清理,仍然难以达到环保要求。”,其中,具体涉及待预混物料的下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旨在针对采用传统方式添加预混料(尤其是预混料混合机置于车间主配料混合机附件的工况)所存在的需要人工频繁投料,以及作业现场粉尘大等问题,而提出了基于移动式配料小车的饲料预混料加料系统。
[0009]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预混料混合机、移动式配料小车、伸缩式接口机构、配料绞龙、配料称斗及主配料混合机等设置,实现预混料加料的稳定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同时,由于预混料加料在密闭空间完成,也减少了粉尘的外溢,改善了现场的作业环境。
[0010]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1]基于移动式配料小车的饲料预混料加料系统,包括预混料混合机、移动式配料小车和主配料混合机,预混料混合机设置在移动式配料小车的工序前;移动式配料小车包括料仓;主配料混合机上设置有配料称斗,配料称斗上的进料口连接有配料绞龙,配料绞龙另一端设置有伸缩式接口机构,伸缩式接口机构设置在移动式配料小车工序后,且伸缩式接口机构与移动式配料小车上的出料口配合连接,预混料混合机、移动式配料小车、伸缩式接口机构、配料绞龙、配料称斗及主配料混合机之间形成预混料下料的通路。
[0012]优选的,所述预混料混合机底部设置有放料闸门Ⅰ,移动式配料小车上的进料口设置在放料闸门Ⅰ的工序后。
[0013]优选的,所述料仓上部设置有带过滤网的气帽,用于预混料混合机向料仓内排料时排气,维持料仓进料时内部压力的平衡,保证内环境的稳定性,提高该工序的稳定性。
[0014]优选的,所述移动式配料小车上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放料闸门Ⅱ,放料闸门Ⅱ设置在伸缩式接口机构工序前。
[0015]优选的,所述伸缩式接口机构包括带气缸的软连接布袋,软连接布袋与配料绞龙之间设置有缓冲斗,保证将移动式配料小车的放料有序、稳定的经过软连接布袋和缓冲斗,再通过配料绞龙进入至配料称斗中,最后再进入至主配料混合机内。
[0016]优选的,所述配料称斗与主配料混合机之间设置有放料闸门Ⅲ。
[0017]本技术方案中涉及
ꢀ“
工序后”、“工序前”、“另一端”、“上”、“上部”、“底部”、“之间”及“处”等位置关系,是根据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情况而定义的,为本
内的常规用语,也是本领域术人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常规用语。
[0018]采用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9]在本技术中,通过在预混料混合机与主配料混合机之间设置移动式配料小车,以及在配料称斗上设置连接有配料绞龙的进料口,并通过配料绞龙另一端设置有伸缩式接口机构,伸缩式接口机构与移动式配料小车上的出料口配合连接,使得预混料混合机、移动式配料小车、伸缩式接口机构、配料绞龙、配料称斗及主配料混合机之间形成预混料下料的通路,即保证预混料加料在密闭空间完成,减少粉尘的外溢,改善现场的作业环境;同
时,由于移动式配料小车的转运,以及各部件有序有效的衔接,实现预混料加料的稳定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比如:代替人工打包,再投料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21]图2为技术中伸缩式接口机构与配料小车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中,1、预混料混合机,11、放料闸门Ⅰ,2、移动式配料小车,21、料仓,22、气帽,23、放料闸门Ⅱ,3、主配料混合机,31、放料闸门Ⅲ,4、配料称斗,5、配料绞龙,6、伸缩式接口机构,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移动式配料小车的饲料预混料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混料混合机(1)、移动式配料小车(2)和主配料混合机(3),预混料混合机(1)设置在移动式配料小车(2)的工序前;移动式配料小车(2)包括料仓(21);主配料混合机(3)上设置有配料称斗(4),配料称斗(4)上的进料口连接有配料绞龙(5),配料绞龙(5)另一端设置有伸缩式接口机构(6),伸缩式接口机构(6)设置在移动式配料小车(2)工序后,且伸缩式接口机构(6)与移动式配料小车(2)上的出料口配合连接,预混料混合机(1)、移动式配料小车(2)、伸缩式接口机构(6)、配料绞龙(5)、配料称斗(4)及主配料混合机(3)之间形成预混料下料的通路;所述预混料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周廷恒吴建张璐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