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消光比的保偏尾纤双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53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46
一种高消光比的保偏尾纤双芯管,包括陶瓷管,所述陶瓷管的中孔为从一端到另一端孔径逐渐缩小的锥形孔,所述陶瓷管的锥形孔的小孔所在的陶瓷管端面为平面,在所述锥形孔内设有第一保偏光纤和第二保偏光纤,所述第一保偏光纤靠所述小孔一侧具有第一光纤端面,所述第二保偏光纤靠所述小孔一侧具有第二光纤端面,所述第一光纤端面、第二光纤端面与所述陶瓷管端面在同一平面内,在所述锥形孔内的剩余空间设有粘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使保偏光纤能最大程度保持传输光的消光比和偏振态,降低偏振衰落,进而提高器件输出信噪比和稳定性的优点。进而提高器件输出信噪比和稳定性的优点。进而提高器件输出信噪比和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消光比的保偏尾纤双芯管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通信
,尤其是一种高消光比的保偏尾纤双芯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用的尾纤双芯管为普通单模玻璃双芯管,保偏光在单模双芯管中传输,其消光比会随着单模光纤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即偏振态会发生改变,很容易出现偏振衰落,不利于后续光信号的处理。另外,封装双芯的玻璃材质其热膨胀系数高,在非常温下,会对双芯光纤产生一个额外附加压力,当光纤受到了压力而产生形变,形变一方面会导致光损耗增高,另外一方面会使偏振态发生改变,使偏振衰落更加明显。由于上述原因最终导致双芯元器件输出光信号的信噪比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技术向社会提供一种高消光比的保偏尾纤双芯管。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消光比的保偏尾纤双芯管,包括陶瓷管,所述陶瓷管的中孔为从一端到另一端孔径逐渐缩小的锥形孔,所述陶瓷管的锥形孔的小孔所在的陶瓷管端面为平面,在所述锥形孔内设有第一保偏光纤和第二保偏光纤,所述第一保偏光纤靠所述小孔一侧具有第一光纤端面,所述第二保偏光纤靠所述小孔一侧具有第二光纤端面,所述第一光纤端面、第二光纤端面与所述陶瓷管端面在同一平面内,在所述锥形孔内的剩余空间设有粘胶。
[0005]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陶瓷管是用二氧化锆制成的。
[0006]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粘胶从远离所述陶瓷管端面的一端面溢出形成溢出胶体,所述溢出胶体覆盖在所述端面上。
[0007]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封纤材料为陶瓷材料,且所述陶瓷管的中孔为从一端到另一端孔径逐渐缩小的锥形孔,所述陶瓷管的锥形孔的小孔所在的陶瓷管端面为平面,在所述锥形孔内设有第一保偏光纤和第二保偏光纤,所述第一保偏光纤靠所述小孔一侧具有第一光纤端面,所述第二保偏光纤靠所述小孔一侧具有第二光纤端面,所述第一光纤端面、第二光纤端面与所述陶瓷管端面在同一平面内,在所述锥形孔内的剩余空间设有粘胶的结构,所以,本技术具有能使保偏光纤能最大程度保持传输光的消光比和偏振态,降低偏振衰落,进而提高器件输出信噪比和稳定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1]请参见图1,图1揭示的是一种高消光比的保偏尾纤双芯管第一实施例,包括陶瓷管1,所述陶瓷管1是用二氧化锆制成的(用二氧化锆制成的陶瓷管具有很小的热膨胀系统,其稳定性很好,在非常温条件下,对光纤基本不会产生影响),所述陶瓷管1的中孔11为从一端到另一端孔径逐渐缩小的锥形孔,之所以采用锥形孔是为了方便光纤的穿入,光纤可以很方便地从大孔一侧向小孔111一侧穿入;所述陶瓷管1的锥形孔的小孔111所在的陶瓷管端面12为平面,在所述锥形孔内设有第一保偏光纤21和第二保偏光纤22,所述第一保偏光纤21靠所述小孔111一侧具有第一光纤端面,所述第二保偏光纤22靠所述小孔111一侧具有第二光纤端面,所述第一光纤端面、第二光纤端面与所述陶瓷管端面12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光纤端面、第二光纤端面与所述陶瓷管端面12之所以设在同一平面内是为了提高保偏尾纤双芯管的输入或输出性能,在所述锥形孔内的剩余空间设有粘胶141,所述粘胶141可以将第一保偏光纤21和第二保偏光纤22固定在锥形孔内。
[0012]请参见图2,图2揭示的是一种高消光比的保偏尾纤双芯管第二实施例,包括陶瓷管1,所述陶瓷管1是用二氧化锆制成的(用二氧化锆制成的陶瓷管具有很小的热膨胀系统,其稳定性很好,在非常温条件下,对光纤基本不会产生影响),所述陶瓷管1的中孔11为从一端到另一端孔径逐渐缩小的锥形孔,之所以采用锥形孔是为了方便光纤的穿入,光纤可以很方便地从大孔一侧向小孔一侧穿入;所述陶瓷管1的锥形孔的小孔111所在的陶瓷管端面12为平面,在所述锥形孔内设有第一保偏光纤21和第二保偏光纤22,所述第一保偏光纤21靠所述小孔111一侧具有第一光纤端面,所述第二保偏光纤22靠所述小孔111一侧具有第二光纤端面,所述第一光纤端面、第二光纤端面与所述陶瓷管端面12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光纤端面、第二光纤端面与所述陶瓷管端面12之所以设在同一平面内是为了提高保偏尾纤双芯管的输入或输出性能,在所述锥形孔内的剩余空间设有粘胶141,所述粘胶141从远离所述陶瓷管端面12的一端面13溢出形成溢出胶体14,所述溢出胶体14覆盖在所述端面13上,本实施例中,粘胶可以将第一保偏光纤21和第二保偏光纤22更好地固定在锥形孔内。
[0013]在不脱离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凡应用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各种等效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消光比的保偏尾纤双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管(1),所述陶瓷管(1)的中孔(11)为从一端到另一端孔径逐渐缩小的锥形孔,所述陶瓷管(1)的锥形孔的小孔(111)所在的陶瓷管端面(12)为平面,在所述锥形孔内设有第一保偏光纤(21)和第二保偏光纤(22),所述第一保偏光纤(21)靠所述小孔(111)一侧具有第一光纤端面,所述第二保偏光纤(22)靠所述小孔(111)一侧具有第二光纤端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波刘兆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