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9947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包括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头一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夹持杆的前端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限制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通过转动调节环使得一号调节杆、二号调节杆带动两组夹持杆夹住连接环从而使得主钳口受到控制达到便于主钳口均匀下压的目的,从而避免主钳口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


[0001]本技术涉及超声刀
,特别涉及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

技术介绍

[0002]超声刀是一种高频电外科设备,主要用于生物组织的切割与血管闭合等操作。具有出血少、对周围组织伤害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其作用于人体组织起到切割与凝闭的作用,不会引起组织干燥、灼伤等副作用,刀头工作时也没有电流通过人体,在手术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无血手术刀之称;传统的超声刀有一些缺点,在使用时,由于传统的超声刀的钳口过于灵活,从而使得两组钳口的压力不能较好的受到控制,故而导致两组钳口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包括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头一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夹持杆的前端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限制架,所述限制架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内侧螺纹设置有一号螺纹杆,所述调节环的内侧靠近一号螺纹杆的后侧螺纹设置有二号螺纹杆,所述一号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号调节杆,所述一号调节杆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二号螺纹杆的候带固定设置有二号调节杆,所述二号调节杆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动轴。
[0006]优选的,所述夹持杆的后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架的外侧活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主钳口。
[0007]优选的,所述夹持杆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杆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所述连接块的后端与另一组夹持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形状为凹字形,所述连接块的形状为凸字形,所述一号调节杆的外侧与移动槽的内侧活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二号调节杆的外侧与另一组移动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延伸至夹持杆的内部中,所述转动轴与夹持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轴延伸至另一组夹持杆的内部中,所述活动轴与另一组夹持杆之间活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轴延伸至固定架的内部中,所述固定轴与固定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形状为U字形,所述控制机构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控制机构均分布在安装头的一端处。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头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主刀头,所述主刀头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主手柄。
[0011]优选的,所述主手柄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主握把,所述主握把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形状为矩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握紧主握把,可以达到便于使用装置的目的,其次通过主握把下端的支撑底座,可以达到便于装置摆放在指定位置处的目的。
[0014]2、通过转动调节环使得一号调节杆、二号调节杆带动两组夹持杆夹住连接环从而使得主钳口受到控制,可以达到便于主钳口均匀下压的目的,从而避免主钳口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的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的控制机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的控制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安装头;2、主刀头;3、主手柄;4、主握把;5、支撑底座;6、控制机构;61、固定座;62、固定架;63、夹持杆;64、固定轴;65、移动槽;66、限制架;67、调节环;68、一号螺纹杆;69、二号螺纹杆;610、一号调节杆;611、转动轴;612、二号调节杆;613、活动轴;614、连接架;615、连接块;616、连接环;617、固定块;618、主钳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如图1

5所示,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包括安装头1,安装头1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机构6,控制机构6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头1一端的固定座61,固定座6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架62,固定架62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夹持杆63,夹持杆6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固定轴64,夹持杆63的前端开设有移动槽65,固定座6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限制架66,限制架66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调节环67,调节环67的内侧螺纹设置有一号螺纹杆68,调节环67的内侧靠近一号螺纹杆68的后侧螺纹设置有二号螺纹杆69,一号螺纹杆68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号调节杆610,一号调节杆610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动轴611,二号螺纹杆69的候带固定设置有二号调节杆612,二号调节杆61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动轴613。
[0023]本实施例中,夹持杆63的后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架614,连接架614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连接块615,连接架614的外侧活动设置有连接环616,连接环61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
块617,固定块61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主钳口618,夹持杆63的数量有两组,两组夹持杆63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连接块615的后端与另一组夹持杆63的前端固定连接,连接架614的形状为凹字形,连接块615的形状为凸字形,一号调节杆610的外侧与移动槽65的内侧活动连接,二号调节杆612的外侧与另一组移动槽65的内侧活动连接,转动轴611延伸至夹持杆63的内部中,转动轴611与夹持杆63之间活动连接,活动轴613延伸至另一组夹持杆63的内部中,活动轴613与另一组夹持杆63之间活动连接,固定轴64延伸至固定架62的内部中,固定轴64与固定架62之间活动连接,固定架62的形状为U字形,控制机构6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控制机构6均分布在安装头1的一端处。
[0024]具体的,首先转动调节环67,使得调节环67在限制架66的内侧中旋转,由于调节环67与一号螺纹杆68之间为螺纹连接、调节环67与二号螺纹杆69之间为螺纹连接,所以调节环67的旋转使得调节环67分别带动一号螺纹杆68、二号螺纹杆69移动,从而使得一号螺纹杆68、二号螺纹杆69分别带动一号调节杆610、二号调节杆612移动,并且使得一号调节杆610、二号调节杆612分别通过转动轴611、活动轴613拉动两组夹持杆63,并且使得两组夹持杆63分别在两组固定架62的内侧中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包括安装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头(1)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机构(6),所述控制机构(6)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头(1)一端的固定座(61),所述固定座(6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架(62),所述固定架(62)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夹持杆(63),所述夹持杆(6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固定轴(64),所述夹持杆(63)的前端开设有移动槽(65),所述固定座(6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限制架(66),所述限制架(66)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调节环(67),所述调节环(67)的内侧螺纹设置有一号螺纹杆(68),所述调节环(67)的内侧靠近一号螺纹杆(68)的后侧螺纹设置有二号螺纹杆(69),所述一号螺纹杆(68)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号调节杆(610),所述一号调节杆(610)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动轴(611),所述二号螺纹杆(69)的候带固定设置有二号调节杆(612),所述二号调节杆(61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动轴(6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63)的后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架(614),所述连接架(614)的内侧活动设置有连接块(615),所述连接架(614)的外侧活动设置有连接环(616),所述连接环(61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617),所述固定块(61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主钳口(6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超声刀钳口压力均匀度的超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君马胜利刘素娥刘新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兰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