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995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尿管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导尿管,包括管体、主管道、出液管头、注水管头、止液器和防溅组件;管体为双腔导尿管;所述管体由主管道、出液管头和注水管头组成;出液管头设置于主管道的出液口处,注水管头设置于主管道出液口的一侧,注水管头的连接端与主管道内部连通设置,从而组成所述双腔导尿管;止液器套设安装于主管道外;防溅组件可拆卸套设安装于出液管头外;本申请不仅可以有效的对导尿管出液口进行止液工作并且可以有效的解决在将引流袋的接入插口从导液管的出液口处拔离时出现尿液四溅的问题。管的出液口处拔离时出现尿液四溅的问题。管的出液口处拔离时出现尿液四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操作的导尿管


[0001]本技术涉及导尿管
,具体是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导尿管。

技术介绍

[0002]导尿管是一种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管道,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对于多种原因引起尿潴留,经常需要进行导尿操作,引流出来的尿液收集在引流袋内部,当引流袋集满尿液后,需及时进行更换;但是,现有的导尿管在更换引流袋时操作不便,在将引流袋接入插口和导尿管出液口处分离时,医务人员会事先使用夹子将导尿管管部夹住,阻止尿液继续朝向导尿管出液口处流动,然后再将引流袋的接入插口从导液管的出液口处拔离并更换新的引流袋,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架子夹持导液管时会出现夹持不牢固持续漏液或者夹持过渡将导流管夹坏的现象出现,没有专业的止液器,就会出现一夹多用的现象,比较不卫生而且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并且在将引流袋接入插口从导液管出液口处拔离时还会出现出液口处少量尿渍溅出的情况,为护理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不便;
[000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不仅可以快速对导尿管进行止液还可以有效解决在更换新的引流袋时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作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主管道(1a)、出液管头(1b)、注水管头(1c)、止液器(2)和防溅组件(3);管体(1)为双腔导尿管;所述管体(1)由主管道(1a)、出液管头(1b)和注水管头(1c)组成;出液管头(1b)设置于主管道(1a)的出液口处,注水管头(1c)设置于主管道(1a)出液口的一侧,注水管头(1c)的连接端与主管道(1a)内部连通设置,从而组成所述双腔导尿管;止液器(2)套设安装于主管道(1a)外;防溅组件(3)可拆卸套设安装于出液管头(1b)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止液器(2)包括矩形板(2a)、通孔(2b)、第一止液槽(2c)、第二止液槽(2d)和第三止液槽(2e);通孔(2b)贯穿开设于矩形板(2a)表面;通孔(2b)靠近矩形板(2a)的一端设置;第一止液槽(2c)、第二止液槽(2d)和第三止液槽(2e)沿着矩形板(2a)的长边方向依次贯穿开设于矩形板(2a)的表面,第一止液槽(2c)的一端与通孔(2b)连通设置,第一止液槽(2c)、第二止液槽(2d)至第三止液槽(2e)的内部槽宽由大到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君马胜利刘素娥刘新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兰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